锂电池规格
现在人们日常使用的电子产品,它的续航都是依赖可以充放电的锂电池。锂电池的能量是其续航能力的重要指标。电池规格书中有一个词SOC(State Of Charge),意思是电池的荷电状态,表示电池中剩余电量的百分比。比如SOC为100%表示满电状态,0%为电量耗尽了。
锂电池表面贴的标签,通常印有多少mAh,多少V,以及多少Wh这些字样,哪它们代表什么意思,还有哪些参数需要知道?
额定容量 —— 485mAh
电池容量通常以毫安时(mAh)或安时(Ah)为单位。它代表了电池能够存储的电荷量。例如,一个 3000mAh 的锂电池,理论上可以以 3000 毫安的电流持续放电 1 小时。电池容量决定了在特定条件下电池能够为设备提供电力的时长。
标称电压 —— 3.85V
电池电压一般以伏特(V)为单位。这是电池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输出电压。例如,常见的锂离子电池标称电压为 3.7V。设备的设计通常会根据电池的标称电压来确定其电源管理系统的参数,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且不会因电压过高或过低而损坏。
存储能量 —— 485x3.85约为1.87Wh,即以1.87瓦时功率可以工作1个小时,这是锂电池续航能力的重要指标
电池本身是有内阻的,例如,内阻 —— 不大于220mΩ。
电池试验环境:
温度 —— 25℃±3℃
相对湿度 —— 45-85% RH
大气压强 —— 86-106 kPa
规格描述中的C代表什么?
“C”是一个倍率单位,也叫C率,表示电池充放电电流与电池容量的比值。
1C 代表按照电池容量数值大小的电流进行充放电。
例如,一个 1000mAh 的电池,以 1000 mA的电流进行充电或放电,其充放电倍率为 1C。较高的充放电倍率意味着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充放电,在一些需要快速充放电的应用场景中,但也可能会对电池的寿命产生一定影响。规格书中通常会标明电池的最大充电倍率和最大放电倍率,以指导用户在安全范围内使用电池。
0.2C 表示以电池容量的 0.2 倍电流进行充放电。对于1000mAh 的电池,0.2C 的放电电流为 200mA,充电电流也为 200mA。
较低的充放电倍率(如 0.2C)通常对电池的寿命更有利,因为它产生的热量较少,减少了电池内部的压力和化学反应的剧烈程度。
一、充电参数
充电就是通过外部电源给锂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
以某型号锂电池规格为例。
充电限制电压 —— 4.4V
这是电池在充电过程中所能承受的最高电压。超过这个电压可能会对电池造成损害,影响电池的性能和寿命。例如,锂离子电池的充电限制电压通常为 4.2V。在选择充电器时,必须确保充电器的输出电压不超过电池的充电限制电压。
充电温度范围 —— 0到55℃
最大充电电流 —— 2C,2x485mA=970mA
推荐充电电流 —— 0.5C,0.5x485=242.5mA
- 充电环境及电流要求:
温度 | 充电电流及电压 | 相对湿度 |
---|---|---|
0℃≤T≤15℃ | 0.5C(4.4V) | 90%RH |
15℃≤T≤45℃ | 2.0C(4.4V) | 90%RH |
45℃≤T≤55℃ | 0.5C(4.4V) | 90%RH |
二、放电参数
放电就是给系统正常工作所提供电能。
放电终止电压 —— 3.0V
这是电池在放电过程中,当电量耗尽时的最低电压。如果电池的电压低于放电截止电压继续放电,可能会导致电池过度放电,对电池造成不可逆的损坏。设备的电源管理系统通常会在电池电压接近放电截止电压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提醒用户充电或自动关机,以保护电池。
放电截止电压 —— 2.7V
最大放电电流 —— 1C,1x485mA=485mA
推荐放电电流 —— 0.2C,0.2x485=97mA
放电温度范围 —— -20到60℃
超出这个温度范围,电池的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出现安全问题。在使用锂电池时,应尽量确保其工作环境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以保证电池的性能和安全。
- 放电环境及电流要求:
温度 | 放电电流及电压 | 相对湿度 |
---|---|---|
-20℃≤T≤0℃ | 0.2C(3.0V) | 90%RH |
0℃≤T≤60℃ | 1.0C(3.0V) | 90%RH |
三、充电过程
锂电池充电的4个过程分为预充电、涓流充电、恒流充电、恒压充电。
预充电和涓流充电只发生在电池电量比较低的时候,比如过放欠压了。
充电详细过程:
给欠压的锂电池充电时,一开始是预充电,涓流充电,即用小电流充电的,电池电压会慢慢升高,到电压达到涓流截止电压时,切换到恒流充电,就是以大电流进行充电,此过程中,因为大电流,电压会上升比较快,很快就达到满电电压了,接着切换到恒压充电,就是保持满电电压进行充电,这个过程电流开始逐渐减小,直到到达充电截止电流,充电就完成了。
有一个标记 3.85V 485mAH的锂电池,它满电电压可以达到4.4V,其1C充电电流就是485mA。
给这个电池进行大电流充电,把实际数据生成图表。
从实际充电数据来看,恒流充电是以大电流充电,当电压上升到满电电压,其实电池容量只有365mAH(70%容量),继续以恒压充电,直到电流减小至充电截止电流,此时电池容量才是513mAH(100%)。
所以充电过程中,不能以电池电压大小来判断其电量百分比,而是要分恒流和恒压两种情况进行计算,恒流充时以电压判断电量百分比,恒压充时以电流判断电量百分比。
四、计算充放电过程剩余电量
充电过程中,电池端电压必须高于电池实际电压才能充进电,拔了充电器后,电池电压会逐渐回落到实际电压,因此只根据电池端的电压计算电池当前的电量是不准确的。在充电过程中,准确计算SOC值比较复杂,因为它会受到电池的化学特性、温度、充放电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过,结合电压和电流来计算的值更加接近实际电量,方法是使用电流积分法(库仑计数法),结合充电曲线计算更准确。
库仑计数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流经电池的电流来估算电池剩余电量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的电池管理系统。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或电源管理芯片)监测电流的流入和流出,来计算电池中的电荷变化。
库仑计数法的步骤:
1、电流测量
2、积分计算
3、基准点设置
4、误差修正
库仑计数法的核心是根据电流随时间的积分公式,计算出电池充电或放电的电荷量。
d
Q
=
I
t
∗
d
t
dQ = It*dt\,
dQ=It∗dt
dQ 是电池经过某一段时间后积累的电荷量(单位是mAH),I 是时间t上的电流值。dt越小,计算的电荷量越接近实际值。
积累的电量百分比 = (dQ / Qn)*100%,Qn是电池标称容量
库仑计数法需要一个已知的电池容量基准点,通过基准点追踪电量的变化,准确计算剩余电量。
该方法也存在因BMS系统微小误差而累加误差问题,所以系统需要定期进行校准,通常是在电池完全充满或完全放电时重置电量计数,减少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