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面试经常被问到的socket的TIME_WAIT状态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和避免的办法

一查看现在time_wait的数量及浅析

         netstat -an | grep TIME_WAIT | wc -l 

发现系统存在大量TIME_WAIT状态的连接,通过调整内核参数解决,在 /etc/sysctl.conf中加入

         net.ipv4.tcp_tw_recycle = 1    (表示开启TCP连接中TIME-WAIT sockets的快速回收,默认为0,表示关闭)


建立TCP需要3次握手,而终止TCP需要4次交互;

 
主动关闭socket的一方最终为time_wait,被动关闭的则为close_wait;


为什么time_wait需要2*MSL等待时间?
MSL就是maximum segment lifetime(最大分节生命期),这是一个IP数据包能在互联网上生存的最长时间,超过这个时间将在网络中消失。
假设最终的 ACK 丢失 , server 将重发 FIN , client 必须维护 TCP 状态信息以便可以重发最终的 ACK ,否则会发送RST ,结果 server 认为发生错误。 
若要TCP可靠地终止连接的两个方向 ( 全双工关闭 ) , client 必须进 TIME_WAIT状态。
现在我们考虑终止连接时的被动方发送了一个FIN,然后主动方回复了一个ACK,然而这个ACK可能会丢失,这会造成被动方重发FIN,这个FIN可能会在互联网上存活MSL。
如果没有TIME_WAIT的话,假设连接1已经断开,然而其被动方最后重发的那个FIN(或者FIN之前发送的任何TCP分段)还在网络上,然而连接2重用了连接1的所有的5元素(源IP,目的IP,TCP,源端口,目的端口),刚刚将建立好连接,连接1迟到的FIN到达了,这个FIN将以比较低但是确实可能的概率终止掉连接2.


如何消除大量TCP短连接引发的TIME_WAIT?
1)可以改为长连接,但代价较大,长连接太多会导致服务器性能问题,而且PHP等脚本语言,需要通过proxy之类的软件才能实现长连接;
2)修改ipv4.ip_local_port_range,增大可用端口范围,但只能缓解问题,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3)客户端程序中设置socket的SO_LINGER选项;
4)客户端机器打开tcp_tw_recycle和tcp_timestamps选项;
5)客户端机器打开tcp_tw_reuse和tcp_timestamps选项;
6)客户端机器设置tcp_max_tw_buckets为一个很小的值

So_linger的作用
struct linger {
     int l_onoff; /* 0 = off, nozero = on */
     int l_linger; /* linger time */
};
其取值和处理如下:
1、设置 l_onoff为0,则该选项关闭,l_linger的值被忽略,等于内核缺省情况,close调用会立即返回给调用者,如果可能将会传输任何未发送的数据;
2、设置 l_onoff !=0 && l_linger = 0,则套接口关闭时TCP夭折连接,TCP将丢弃保留在套接口发送缓冲区中的任何数据并发送一个RST给对方,而不是通常的四分组终止序列,这避免了TIME_WAIT状态;
3、设置 l_onoff != 0 && l_linger != 0,当套接口关闭时内核将拖延一段时间(由l_linger决定)。

1、 若设置了SO_LINGER(亦即linger结构中的l_onoff域设为非零),并设置了零超时间隔,则closesocket()不被阻塞立即执行,不论是否有排队数据未发送或未被确认。这种关闭方式称为 “强制”或“失效”关闭 ,因为套接口的虚电路立即被复位,且丢失了未发送的数据。在远端的recv()调用将以WSAECONNRESET出错。 
2、 若设置了SO_LINGER并确定了非零的超时间隔,则closesocket()调用阻塞进程,直到所剩数据发送完毕或超时。这种关闭称为 “优雅”或“从容”关闭 。请注意如果套接口置为非阻塞且SO_LINGER设为非零超时,则closesocket()调用将以WSAEWOULDBLOCK错误返回。 
3、 若在一个流类套接口上设置了SO_DONTLINGER(也就是说将linger结构的l_onoff域设为零),则closesocket()调用立即返回。但是,如果可能,排队的数据将在套接口关闭前发送。请注意,在这种情况下WINDOWS套接口实现将在一段不确定的时间内保留套接口以及其他资源,这对于想用所以套接口的应用程序来说有一定影响。 


如果套接口缓冲区中仍残留数据,进程将处于睡眠状态,直到
(a)所有数据发送完且被对方确认,之后进行正常的终止序列(描述字访问计数为0)
 或(b)延迟时间到。
此种情况下,应用程序检查close的返回值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数据发送完并被确认前时间到,close将返回EWOULDBLOCK错误且套接口发送缓冲区中的任何数据都丢失。

close的成功返回仅告诉我们发送的数据(和FIN)已由对方TCP确认,它并不能告诉我们对方应用进程是否已读了数据。如果套接口设为非阻塞的,它将不等待close完成。


tcp_tw_recycle
tcp_tw_recycle选项作用为:Enable fast recycling TIME-WAIT sockets. Default value is 0.
tcp_timestamps选项作用为:TCP timestamps are used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wrapped sequence numbers. 缺省值为1。
1)快速回收到底有多快?
2)有的资料说只要打开tcp_tw_recycle即可,有的又说要tcp_timestamps同时打开,具体是哪个正确?
3)为什么从虚拟机NAT出去发起客户端连接时选项无效,非虚拟机连接就有效?
计算快速回收的时间,等于 RTO * 3.5,回答第一个问题的关键是RTO(Retransmission Timeout)大概是多少
RFC中有关于RTO计算的详细规定,一共有三个:RFC-793、RFC-2988、RFC-6298,Linux的实现是参考RFC-2988。
=====linux-2.6.37 net/ipv4/tcp.c 126================
#define TCP_RTO_MAX ((unsigned)(120*HZ))
#define TCP_RTO_MIN ((unsigned)(HZ/5))
==========================================
这里的HZ是1s,因此可以得出RTO最大是120s,最小是200ms,对于局域网的机器来说,正常情况下RTO基本上就是200ms,因此3.5 RTO就是700ms
1)快速回收到底有多快?
局域网环境下,700ms就回收;
2)有的资料说只要打开tcp_tw_recycle即可,有的又说要tcp_timestamps同时打开,具体是哪个正确?
需要同时打开,但默认情况下tcp_timestamps就是打开的,所以会有人说只要打开tcp_tw_recycle即可;
3)为什么从虚拟机发起客户端连接时选项无效,非虚拟机连接就有效?
和网络组网有关系,无法获取对端信息时就不进行快速回收;


tcp_tw_reuse
tcp_tw_reuse选项的含义如下
tcp_tw_reuse - BOOLEAN
Allow to reuse TIME-WAIT sockets for new connections when it is safe from protocol viewpoint. Default value is 0.
这里的关键在于“协议什么情况下认为是安全的”,由于环境限制,没有办法进行验证,通过看源码简单分析了一下。
=====linux-2.6.37 net/ipv4/tcp_ipv4.c 114=====
int tcp_twsk_unique(struct sock *sk, struct sock *sktw, void *twp)
总结一下:
1)tcp_tw_reuse选项和tcp_timestamps选项也必须同时打开;
2)重用TIME_WAIT的条件是收到最后一个包后超过1s。
官方手册有一段警告:
It should not be changed without advice/request of technical experts.
对于大部分局域网或者公司内网应用来说,满足条件2)都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官方手册里面的警告其实也没那么可怕:)


tcp_max_tw_buckets
参考官方文档(http://www.kernel.org/doc/Documentation/networking/ip-sysctl.txt),解释如下:
tcp_max_tw_buckets - INTEGER
Maximal number of timewait sockets held by system simultaneously. If this number is exceeded time-wait socket is immediately destroyed and warning is printed. 
官方文档没有说明默认值,通过几个系统的简单验证,初步确定默认值是180000。
官方手册中有一段警告:
    This limit exists only to prevent simple DoS attacks, you _must_ not lower the limit artificially, but rather increase it (probably, after increasing installed memory),if network conditions require more than default value.
基本意思是这个用于防止Dos攻击,我们不应该人工减少,如果网络条件需要的话,反而应该增加。

二.出现原因分析

TCP连接的终止 
TCP建立一个连接至少需要交换三个分组,也因此称之为TCP的三路握手(three-way handshake),然而在TCP终止连接时,由于双方都需要发送一个FIN分节给对端确认,因此TCP终止连接一般是需要交换四个分节。具体来看: 

1、 应用进程(active close)首先调用close,于是导致TCP发送一个FIN分节,表示数据已分送完毕,请求关闭套接字。 
2、 另一端应用进程(passive close)接受收到FIN,并由该端的TCP确认(确认的过程是TCP发送ACK分节给对端套接字)。FIN的接受也作为文件结束符传递给上层应用进程。这里的文件结束符并非应用进程的EOF,在TCP字节流中,EOF的读或写通过收发一个特殊的FIN分节来实现。 
3、 另端(passive close)应用进程在接受到文件束符后,会调用close关闭它的套接字,这导致该端的TCP也发送了一个FIN分节。 
4、 主动关闭端(active close)接受到这个FIN后,TCP对它进行确认。(TCP发送ACK分节,值得注意的是主动关闭端在未接受到FIN之前,它的状态就是TIME_WAIT)。
 

 

综上所述:TIME_WAIT状态出现场景是主动关闭端在未接受到FIN之前,它的状态就是TIME_WAIT。

二.TCP为什么如此设计

1。防止上一次连接中的包(特别是最后一个ACK包),迷路后重新出现,影响新连接  (经过2MSL(max segment lifetime),上一次连接中所有的重复包都会消失)。
2。可靠的关闭TCP连接  在主动关闭方发送的最后一个 ack(fin) ,有可能丢失,这时被动方会重新发
  fin, 如果这时主动方处于 CLOSED 状态 ,就会响应 rst 而不是 ack。所以  主动方要处于 TIME_WAIT 状态,而不能是 CLOSED 。TIME_WAIT 并不会占用很大资源的,除非受到攻击。还有,如果一方 send 或 recv 超时,就会直接进入 CLOSED 状态。


三.规避大量出现TIME_WAIT的方法

net.ipv4.tcp_tw_reuse和net.ipv4.tcp_tw_recycle的开启都是为了回收处于TIME_WAIT状态的资源。
net.ipv4.tcp_fin_timeout这个时间可以减少在异常情况下服务器从FIN-WAIT-2转到TIME_WAIT的时间。
net.ipv4.tcp_keepalive_*一系列参数,是用来设置服务器检测连接存活的相关配置。

在服务器的日常维护过程中,会经常用到下面的命令:

  1. netstat -n | awk '/^tcp/ {++S[$NF]} END {for(a in S) print a, S[a]}'    

它会显示例如下面的信息:

TIME_WAIT 814
CLOSE_WAIT 1
FIN_WAIT1 1
ESTABLISHED 634
SYN_RECV 2
LAST_ACK 1

常用的三个状态是:ESTABLISHED 表示正在通信,TIME_WAIT 表示主动关闭,CLOSE_WAIT 表示被动关闭。

ps:以上为自己总结网上各个blog的内容,方便自己掌握知识点用!


四.三次握手的详细描述

  1. 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客户端发送连接请求报文段,将SYN位置为1,Sequence Number为x;然后,客户端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的确认;
  2.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报文段。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SYN报文段,需要对这个SYN报文段进行确认,设置Acknowledgment Number为x+1(Sequence Number+1);同时,自己自己还要发送SYN请求信息,将SYN位置为1,Sequence Number为y;服务器端将上述所有信息放到一个报文段(即SYN+ACK报文段)中,一并发送给客户端,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3.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报文段。然后将Acknowledgment Number设置为y+1,向服务器发送ACK报文段,这个报文段发送完毕以后,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TCP三次握手。

完成了三次握手,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就可以开始传送数据。以上就是TCP三次握手的总体介绍。

为什么要三次握手

既然总结了TCP的三次握手,那为什么非要三次呢?怎么觉得两次就可以完成了。那TCP为什么非要进行三次连接呢?在谢希仁的《计算机网络》中是这样说的:

为了防止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突然又传送到了服务端,因而产生错误。

在书中同时举了一个例子,如下:

“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的产生在这样一种情况下:client发出的第一个连接请求报文段并没有丢失,而是在某个网络结点长时间的滞留了,以致延误到连接释放以后的某个时间才到达server。本来这是一个早已失效的报文段。但server收到此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后,就误认为是client再次发出的一个新的连接请求。于是就向client发出确认报文段,同意建立连接。假设不采用“三次握手”,那么只要server发出确认,新的连接就建立了。由于现在client并没有发出建立连接的请求,因此不会理睬server的确认,也不会向server发送数据。但server却以为新的运输连接已经建立,并一直等待client发来数据。这样,server的很多资源就白白浪费掉了。采用“三次握手”的办法可以防止上述现象发生。例如刚才那种情况,client不会向server的确认发出确认。server由于收不到确认,就知道client并没有要求建立连接。”

这就很明白了,防止了服务器端的一直等待而浪费资源。



五。四次挥手的详细描述

当客户端和服务器通过三次握手建立了TCP连接以后,当数据传送完毕,肯定是要断开TCP连接的啊。那对于TCP的断开连接,这里就有了神秘的“四次分手”。

  1. 第一次分手:主机1(可以使客户端,也可以是服务器端),设置Sequence NumberAcknowledgment Number,向主机2发送一个FIN报文段;此时,主机1进入FIN_WAIT_1状态;这表示主机1没有数据要发送给主机2了;
  2. 第二次分手:主机2收到了主机1发送的FIN报文段,向主机1回一个ACK报文段,Acknowledgment NumberSequence Number加1;主机1进入FIN_WAIT_2状态;主机2告诉主机1,我也没有数据要发送了,可以进行关闭连接了;
  3. 第三次分手:主机2向主机1发送FIN报文段,请求关闭连接,同时主机2进入CLOSE_WAIT状态;
  4. 第四次分手:主机1收到主机2发送的FIN报文段,向主机2发送ACK报文段,然后主机1进入TIME_WAIT状态;主机2收到主机1的ACK报文段以后,就关闭连接;此时,主机1等待2MSL后依然没有收到回复,则证明Server端已正常关闭,那好,主机1也可以关闭连接了。

至此,TCP的四次分手就这么愉快的完成了。当你看到这里,你的脑子里会有很多的疑问,很多的不懂,感觉很凌乱;没事,我们继续总结。

为什么要四次分手

那四次分手又是为何呢?TCP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运输层通信协议。TCP是全双工模式,这就意味着,当主机1发出FIN报文段时,只是表示主机1已经没有数据要发送了,主机1告诉主机2,它的数据已经全部发送完毕了;但是,这个时候主机1还是可以接受来自主机2的数据;当主机2返回ACK报文段时,表示它已经知道主机1没有数据发送了,但是主机2还是可以发送数据到主机1的;当主机2也发送了FIN报文段时,这个时候就表示主机2也没有数据要发送了,就会告诉主机1,我也没有数据要发送了,之后彼此就会愉快的中断这次TCP连接。如果要正确的理解四次分手的原理,就需要了解四次分手过程中的状态变化。

  • FIN_WAIT_1: 这个状态要好好解释一下,其实FIN_WAIT_1FIN_WAIT_2状态的真正含义都是表示等待对方的FIN报文。而这两种状态的区别是:FIN_WAIT_1状态实际上是当SOCKET在ESTABLISHED状态时,它想主动关闭连接,向对方发送了FIN报文,此时该SOCKET即进入到FIN_WAIT_1状态。而当对方回应ACK报文后,则进入到FIN_WAIT_2状态,当然在实际的正常情况下,无论对方何种情况下,都应该马上回应ACK报文,所以FIN_WAIT_1状态一般是比较难见到的,而FIN_WAIT_2状态还有时常常可以用netstat看到。(主动方)
  • FIN_WAIT_2:上面已经详细解释了这种状态,实际上FIN_WAIT_2状态下的SOCKET,表示半连接,也即有一方要求close连接,但另外还告诉对方,我暂时还有点数据需要传送给你(ACK信息),稍后再关闭连接。(主动方)
  • CLOSE_WAIT:这种状态的含义其实是表示在等待关闭。怎么理解呢?当对方close一个SOCKET后发送FIN报文给自己,你系统毫无疑问地会回应一个ACK报文给对方,此时则进入到CLOSE_WAIT状态。接下来呢,实际上你真正需要考虑的事情是察看你是否还有数据发送给对方,如果没有的话,那么你也就可以 close这个SOCKET,发送FIN报文给对方,也即关闭连接。所以你在CLOSE_WAIT状态下,需要完成的事情是等待你去关闭连接。(被动方)
  • LAST_ACK: 这个状态还是比较容易好理解的,它是被动关闭一方在发送FIN报文后,最后等待对方的ACK报文。当收到ACK报文后,也即可以进入到CLOSED可用状态了。(被动方)
  • TIME_WAIT: 表示收到了对方的FIN报文,并发送出了ACK报文,就等2MSL后即可回到CLOSED可用状态了。如果FINWAIT1状态下,收到了对方同时带FIN标志和ACK标志的报文时,可以直接进入到TIME_WAIT状态,而无须经过FIN_WAIT_2状态。(主动方)
  • CLOSED: 表示连接中断。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