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技巧以及学习方法的总结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凡学习做事无非此理。器具不利,事情不顺,反之,一旦器具利,做起事情则得心应手。基于此,在这些天里,也读了不少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技巧的书,以下做出总结,希望能够在接下来的行事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

我将分两部分进行总结。第一部分是学习技巧部分,第二部分是事务管理部分。学习技巧能够大幅度提升单位时间内的产出以及转化,而事务管理部分则能够获取更多的时间去进行自己真正所需要做的事情。

★★★★★★★★★★★★★★★★★★★★★★★★★★★★★★★★★★★★
一、学习技巧
我们的学习本质说来是对外界信息处理的过程。我将这一个过程抽象成三个步骤:信息输入,信息处理以及信息输出。信息输入包括阅读、听音乐、看视频等,信息处理则包括记忆、理解以及转化等,信息输出则将已经处理过的信息向外界阐述、解释以及撰写相关文档等。

因此,提升学习技巧则需要从这三方面入手。


(一)信息输入
大众的信息输入的主要渠道包括阅读、听音乐、看视频。这里仅作阅读的总结。
【阅读准备】
1.迅速掌握书籍的主题、简要和条理,并将书籍分类。
这一步是十分重要的。具体的方法是查看书籍的封面、前言、目录以及后记等能获取书籍是怎么样一本书的线索。然后简单地将这本书进行一个分类。
一般来说,目前我都会将书籍大致分为理论性书籍、实践性书籍以及文学类书籍(目前这三类的阅读方法有所不同和侧重)。

2.关联知识体系,并明确读书的问题以及目的。
可以选择一页A4白纸,开始进行头脑风暴。结合目录,将这本书和某个分类以及自身的知识体系关联在一起,写下这本书或许会涉及到的方面,如果会思维导图,可以画出简单思维导图。这么做主要是对自己已有的一个知识体系的梳理,同时也为我们接下来的书籍阅读做好准备,这样我们就会能够全面去看一本书,而不是徘徊在作者为我们设置的细节当中。这个过程很快,应该保证在5分钟以下。
紧接着,在所写下的笔记当中,写下你所要在这本书解决的问题以及你为什么选择读这本书。以我读《如何阅读一本书》为例,我会写下:1.这本书里面提及的阅读方法是什么?2.这本书所谓的略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以及主题阅读主要怎么操作?

【开始阅读】
3.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简单说来,就是囫囵吞枣地阅读完一本书。在阅读的过程中,哪怕是遇到难题也置之不理。尽管看起来有点敷衍了事的感觉,但事实上这么做是有道理的。假定我们的知识体系无法让我们顺利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时,这时候如果我们纠结此处,我们也就只能运用书本前面的知识去解决,但是一旦我们跳过此处,继续往下阅读后,再返回我们这个难题时,我们就能利用后面获取到的知识进行解决了。同时,尽管我们表面忽略了这个难题,但是在我们潜意识的工作区间里,其实也会一直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4.分析阅读与批判性阅读
一旦完成检视阅读,我们就能决定这本书是否读下去的必要了,如果有必要读下去,那么就可以进入分析阅读的流程:
(1)对书籍进行分类,尽管这个过程已经在略读有所体现,但是在这里,我们能对书籍进行更进一步的细致分类。
(2)归纳性总结,用自己的一句话或者一段话描述重点段落作家要表达的意思。(核心)
(3)将书中的重点篇章罗列出来,查看作者是如何有效的组织这些内容。(分支)
以上三部是理解作者的观点。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不应该去轻率的否定任何作者的观点,尽管我们支持批判性思维,但是批判的前提是能够准确无误的理解别人的含义。
当我们完成上述的三个步骤,这时候我们就能够结合自己的知识体系,有选择性的进行批判性接收这些书籍信息了。
关于批判性阅读这里不展开描述,可以参考《学会提问》这本书,个人感觉这本书已经讲的十分详细了。

5.评估阅读图书。满足自己的评估准线的书可以简要记录书本内容概括,并加入下一次阅读的清单。

【关于阅读技巧】
这里讲述下一些阅读技巧
(1)利用工具进行辅助阅读。
将自己的手指顺着一行一行文字移动下去,速度需要比你眼睛感觉的还要快一点,强迫自己的眼睛跟着手部的动作移动。一旦适应,则继续增快手的动作。
(2)从每行的第三个字开始看,到倒数第三个字为止。利用眼睛的余光阅读这六个字。如果习惯,可酌情增加余光里的字数。

【关于笔记】
在略读和检视阅读过程中,建议不要做笔记。无论略读还是检视阅读都要求对阅读速度进行速度控制,这时候进行笔记,很容易打断进程,影响阅读速度。一旦略读和检视阅读完成,我们对全书有个较好的全局把握,这时候在进入分析阅读时,我们就可以对重点进行笔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笔记记录方式,但总体来说,一般人记录笔记都会选择记录线性笔记。并非说线性笔记不好,但线性笔记记录有着自己的局限性。
(1)关键词模糊。关键词往往埋没在非关键词中。
(2)无法激发想象。
(3)存在过多额外的信息,不方便记忆

选择思维导图做笔记是一个好主意。这部分会在信息输出部分总结。

(二)信息处理
我们在进行信息输入后,都会进行有意识的或者无意识的信息处理。一般来说,我们对信息的处理都会包括:加工、存储以及整理。

要提升存储的效率,我们需要了解哪些东西更方便我们记忆。一般说来,以下一些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提升我们的记忆效率:
1)首因效应。学习开始阶段的开始部分。
2)近因效应。学习开始阶段的结束部分。
3)和我们所存储的发生关联的。
4)能够强烈刺激到我们感官的。
5)本人特别感兴趣的。
6)格式塔。我们会强制对某些缺漏的信息进行补充。

基于上述的原则,我们可以这么加工我们录入的信息:
(1)冗余信息合并、删减,并提取主要枝干,构建简单的固定体系。比如阅读完一本书后,可以根据5W1H原则(WHEN,WHERE,WHO,WHAT,WHOM,HOW)进行记忆。由于长期采用某种体系,我们很容易就进行关联,并会强制对缺漏的部分进行补缺。
(2)通过想象,将信息转化为图像。这种能力需要通过一定的练习。当我们单独去记忆信息时,信息是零散的,根据大块原则,整块的信息更加方便我们去记忆。而这些零散的信息显然是不利于我们去记忆的。因此通过一定的关联手段,将信息转成图像则更加容易去记忆。举个例子,我们闭上眼,想象蒙娜丽莎的微笑,我们可以一下子说出许多信息:女人,黑色,发型,微笑等等的,如果我们不停止我们会一直将它说下去。这里的图像最好是越夸张越好,越夸张我们记忆的越加深刻。
(3)构建思维导图。这部分在信息输出部分讲。

尽管基于上述的原则,能让我们更加快速地记忆某些知识,同时也延长我们记忆消退的时间,这些都是属于短期记忆的范畴,一旦我们平日里没有去应用或者重新唤醒他们,他们也会消失在我们的大脑里。
因此对于重要的信息,我们需要采取4个1的原则。即一个小时后、一天、一周以及一个月后复习一次。这样重要的信息就会从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不那么容易遗忘了。


(三)信息输出
目前选择信息输出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与具备同样的知识框架以及信息体系的人进行交流讨论。
(2)撰写文章,梳理自己的思路。
(3)画思维导图。
(4)其他方式

这里着重讲讲思维导图。
在这之前由于需要用上思维导图,所以在很多地方找寻思维导图的模版,然而说实话,感觉这些模版都没有掌握到思维导图的精髓。
思维导图是什么?说到底他是一个图像。思维导图的创始人东尼·博赞先生提出思维导图的时候就明确地指出人记忆图像的效率远远大于记忆零散文字的,不仅如此,图像能够激发我们的想象力,触发的我们的联想。然而现在的很多思维导图为了贪图方便则直接将图片改回了文字,这不得不说买椟还珠。当然我也嫌麻烦,除非有些特别好的书籍需要做笔记,否则我也是用文字了。

我个人认为思维导图有两个优势:
(1)比起线性记录它更方便记忆
(2)它能触发联想以及想象。
第一个优势常令他运用于笔记、整理他人的观点当中,第二个优势则令他更容易运用决策分析中。
这里不更多谈论思维导图的原理以及优势,以下说说具体要怎么画思维导图。
(1)一定需要中央图像。
(2)由中央图像展开分支,分支上是中央图像激发联想的子主题。这些分支应该具有不同颜色,允许不同形状。
(3)分支生成分支,这些分支上的子主题之间需要有联系性。子主题可以是图像,如果需要文字,可以采用关键词。减少整句出现的可能性。

构建思维导图是比较费时间的,这里推荐用Xmind的专门思维导图生成工具。他上面有提供模版,可以有效的节省时间。
这里提供两种思维导图的模版:六要素法(时间、地点、任务、事件、经过、结果),SWOT(优势、弱势、机遇、挑战)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