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了方便查看博客,特意申请了一个公众号,附上二维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和我一起讨论学习,一起享受技术,一起成长。
1. 概述
本文针对单节锂离子电池采用恒定电流/恒定电压线性充电器, 可以适合 USB 电源和适配器电源工作。IC 采用了内部 MOSFET 架构,加上防倒充电路,不需要外部检测电阻器和隔离二极管。热反馈可对充电电流进行调节,以便在大功率操作或高环境温度条件下对芯片温度加以限制。充电电压固定于 4.2V,而充电电流可通过一个电阻器进行外部设置。当充电电流在达到最终浮充电压之后降至设定值 1/10 时,充电 IC 将自动终止充电循环。
关于锂电池的相关知识,参见 ------- > 锂电池相关知识
2. 应用介绍
2.1 典型电路
充电 IC 输入一般来自 USB 或者电源适配器,管脚功能如下:
编号 | 管脚 | 功能 |
---|---|---|
1 | CHRG | 漏极开路充电输出,充电状态指示 |
2 | GND | 接地 |
3 | BAT | 连接电池,充电电流输出 |
4 | VCC | 电源输入 |
5 | PROG | 充电电流大小设定 |
详细介绍可参看收据手册。
2.2 充电循环的状态
当 BAT 引脚电压升至 2.9V 以上时,充电器进入恒定电流模式,此时向电池提供恒定的充电电流。当 BAT 引脚电压达到最终浮充电压(4.2V)时, 充电 IC 进入恒定电压模式,且充电电流开始减小。当充电电流降至设定值的 1/10,充电循环结束。
充电曲线:
测量数据举例,针对 100mAh 电池,充电电流:Ibat = 100mA
充电起始电压 | 30分钟电压 | 60分钟电压 | 90分钟电压 | 120分钟电压 |
---|---|---|---|---|
3.2V | 4.12V | 4.2V | 4.2V | 4.17V |
充电起始电流 | 30分钟电流 | 60分钟电流 | 90分钟电流 | 120分钟电流 |
---|---|---|---|---|
99.4mA | 98.9mA | 59.5mA | 23.4mA | -2.9uA |
当通过电压判断锂电池是否已经充满的时,应注意恒压之后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将电池完全充满。完全充满后,CHRG 引脚变为高阻,可通过 MCU 的 GPIO 来检测,进而判断电池电量已经充满。
附图:锂电池充电过程和检测
2.3 CHRG 引脚应用
CHRG: 漏极开路充电状态输出。在电池的充电过程中,由一个内部 N 沟道 MOSFET 将 CHRG 引脚拉至低电平。当充电循环结束时,一个约 20μA 的弱下拉电流源被连接至 CHRG 引脚,指示一个“AC 存在”状态。当充电 IC 检测到一个欠压闭锁条件时, CHRG 引脚被强制为高阻抗状态。据此,我们可根据 CHRG 的状态来判断锂电池的电量是否充满。
应用原理图:
当电池充满后,CHRG 变为高电平,可通过 MCU 的 GPIO 进行检测,确定锂电池已经充满。
2.4 PROG 引脚应用
(1)充电电流设定:在该引脚与地之间连接一个精度为 1%的电阻器 Rprog 可以设定充电电流。当在恒定电流模式下进行充电时,引脚的电压被维持在 1V。
充电电流设置:
下图为 TP4054 的充电电流设置电阻值选取:
(2)PROG 引脚还可用来关断充电器。将设定电阻器与地断接,内部一个 2.5μA 电流将 PROG 引脚拉至高电平。当该引脚的电压达到 2.70V 的停机门限电压时,充电器进入停机模式,充电停止且输入电源电流降至 45μA。重新将 Rprog 与地相连将使充电器恢复正常操作状态。
上图为 MCU 通过 GPIO 来控制充电器的通断,Rprog 引脚拉至高电平。当该引脚的电压达到 2.70V 的停机门限电压时,充电器进入停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