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高考物理大题和其他的难题不同,在理综考试中的物理大题,需要在20分钟内完整正确的解答,而且题目通常是精心设计的改编题,所以对阅读理解要求也很高。从这点意义上来说具有较大的难度。
而且如果用时短,且时间快,那么对于
以前的全国卷大题的特点,题干直接了当,人为处理的痕迹不中,下面来看几道
这道题目是典型的几何题,物理过程并不复杂,但图很难画,短时间做出的难度大,以前的全国卷很喜欢这种题目。
这里用解析几何来做,M点坐标为(0,d),圆的方程是
x^2+(y-d-R)^2=R^2 (1)
OL的直线方程是y=x/sqrt(3), (2)
圆的切线方程是
xx0+(y-d-R)(y0-d-R)=R^2 (3)
由题意有Rx0-(d+R)(y0-(d+R))=R^2 (4)
由(1)(2)(4)可以将d解出来。
圆心角用弦长以及半径可以做出来。
这种做法完全将这道题目变成一道数学题,也是这一道题目的本质。
这种做法如果答案算错,能得到多少分,需要取决于解题的书写,因为标答肯定不是这种方法。
建议关键的方程列出来,最后联立,多用字母表示。
这道题目是一道对竞赛党极其友好的题目,熟练的可以在5分钟之内做出,所以高考不太可能再出这种题目。这里就不讲了。
这道题目和上一道相同,旋转切割对竞赛党友好,熟练的5分钟解决。以后也不会再出了。
第一问要标准的平抛套路
v0t=OA*cos(30)
1/2gt^2=OA/2
建立起OA与v0的关系,然后再用动能定理
mgh=1/2mvy^2
就可以解决(1)
第二问:第一问建立起的v0和OA的关系成功将初动能全部换成了mgOA的形式,这个形式在第第二问中特别有用。
Ex*OAcos(30)+Ey*OA0.5+mgh*0.5OA=2Ek0
Ey*1.5OA+mgh*1.5OA=5Ek0。
由于(1)问中已经Ek0换成mgh的形式,Ey就能解出来,Ex也能就出来,Ex/Ey就知道。
总结:第一问按标准的平抛套路做,将动能换成OA的函数,为第二问的解题作铺垫,第二问只需用到动能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