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ree 命令显示系统内存的使用情况,包括物理内存、交换内存(swap)和内核缓冲区内存。
2、如果加上 -h 选项,输出的结果会友好很多:
3、有时我们需要持续的观察内存的状况,此时可以使用 -s 选项并指定间隔的秒数:
$ free -h -s 3
上面的命令每隔 3 秒输出一次内存的使用情况,直到你按下 ctrl + c。
由于 free 命令本身比较简单,所以本文的重点会放在如何通过 free 命令了解系统当前的内存使用状况。
输出简介
下面先解释一下输出的内容:
Mem 行(第二行)是内存的使用情况。
Swap 行(第三行)是交换空间的使用情况。
total 列显示系统总的可用物理内存和交换空间大小。
used 列显示已经被使用的物理内存和交换空间。
free 列显示还有多少物理内存和交换空间可用使用。
shared 列显示被共享使用的物理内存大小。
buff/cache 列显示被 buffer 和 cache 使用的物理内存大小。
available 列显示还可以被应用程序使用的物理内存大小。
我想只有在理解了一些基本概念之后,上面的输出才能帮助我们了解系统的内存状况。
buff/cache
先来提一个问题: buffer 和 cache 应该是两种类型的内存,但是 free 命令为什么会把它们放在一起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做些准备工作。让我们先来搞清楚 buffer 与 cache 的含义。
buffer 在操作系统中指 buffer cache, 中文一般翻译为 “缓冲区”。要理解缓冲区,必须明确另外两个概念:“扇区” 和 “块”。扇区是设备的最小寻址单元,也叫 “硬扇区” 或 “设备块”。块是操作系统中文件系统的最小寻址单元,也叫 “文件块” 或 “I/O 块”。每个块包含一个或多个扇区,但大小不能超过一个页面,所以一个页可以容纳一个或多个内存中的块。当一个块被调入内存时,它要存储在一个缓冲区中。每个缓冲区与一个块对应,它相当于是磁盘块在内存中的表示(下图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