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团队的几个小伙伴昨日闲聊,冷月说要开学了,她家宝正在快马加鞭赶作业,进度虽然得到了保证,但质量不忍直视。
冷月面对批阅后的作业上醒目的红叉叉,直接崩溃。
她又看到娃的笔盒里,各种各样的笔,圆珠笔、水笔、铅笔,大部分已经破烂不堪,有的笔缺水,有的笔已没有笔帽;铅笔已成铅笔头;橡皮擦被笔芯捣鼓地千疮百孔。
不是没有钱买,是娃懒于有条理的收纳。
看此景,冷月更是火上加火,要求娃当即断舍离,立刻,马上!真是差生文具多!
“差生文具多”,这句话有意思。
想想我自己学英语不就是这样子的吗?
一看到各种英语学习技巧,就想尝试,两天没见效果就考虑换方法,而且想的太多,做的太少,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谷雨一直也没说这个方法好,哪个方法好,人家直接开干,拿着《经济学人》练精翻,天天在朋友圈打卡。
就这样已经默默干两年了,你说有这份劲头儿,谁还能不成功?!
大家可以找谷雨(guyu299),共同交流英语学习经验。
为什么选择《经济学人》?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作为精读的学习资料,咱们就要选用牛哄哄的刊物。
它创刊于1843年, 是英国供世界上层人士阅读的大型综合性周刊,它与《金融时报》同属皮尔逊父子公司,名气响亮。
《经济学人》不搞“文责自负”,一律不署名,刊物为每篇文章负责。每期约以一半篇幅刊载国际政治及时事文章,其社论深受重视,另一半专刊工商、金融、科学类稿件及书评。
181年来,《经济学人》 始终忠实于创始人确定下的编辑方针:立场鲜明,避免客观报道。不仅报道国际事务和经济新闻,还刊登一篇观点犀利的分析文章,穿插辛辣争论,以粗俗的妙语等来吸引读者。
这家新闻周刊,虽然外表平淡无奇,成就却光彩夺目。畅销欧美,有口皆碑。之所以国际声誉卓著,是因为它的编辑质量高,提供了“所有值得阅读的新闻”。
《经济学人》定位的读者群体是 “the most sophisticated” —— 即英语国家受过较高教育的人群,这就意味着文章的单词量很大,遣词造句非常考究,涉及的语法面非常广,这些对读者本身的英语基础提出了一定要求。
英语学习,哪有什么好技巧,大道至简,就在于勤。这如同减肥,看的再多的方法,都不如“管住嘴,迈开腿。”
我从年初三也决定了,每天做一件事,倒逼自己看英语。
即,将“经济学人早报”的内容更新到“知识大航海”。
这样我在复制粘贴的同时,可以阅读一遍,强迫自己学习。
2024年的春天已经来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啊,有的是时间,有的是希望,新的一年,不要再蹉跎岁月,就在这时,可以开搞英语啦!
欢迎找谷雨(guyu299),看看她朋友圈的英语学习打卡的亮点。前段时间她自个儿跑去了伊朗,说要感受中东文化。
好吧,我只能佩服她,这倒也符合她敢闯敢做的辣妹子的性格。
欢迎找我陈楚(chenchu727),咱们一起相互鼓励,相互打气,让2024年英语学习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