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区、载频、小区、频点、NCGI、PLMN

本文介绍了5G网络的频段划分,重点讨论了Sub6G(FR1)和毫米波(FR2)的区别与应用。5G的FR1主要集中在3.5GHz和2.6GHz频段,适合广泛覆盖;而毫米波由于频率高、衰减快,适用于热点区域的高速率需求。中国未选择毫米波的主要原因是建设成本高、穿透性差以及关键器件依赖进口。此外,还提到了5G小区的构成和NCGI(网络细胞全局标识)的概念。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扇区、载频和小区

一个基站支持的小区数=扇区数×每扇区载频数
扇区(Sector)是指覆盖一定地理区域的最小无线覆盖区
每个扇区使用一个或多个无线载频(Radio carrier)完成无线覆盖
每个无线载频使用某一载波频点(Frequency)
扇区和载频组成了提供UE接入的最小服务单位,即小区(Cell)

5G NR的频段

Sub6G(FR1)、毫米波(FR2)
FR1是5G的核心频段,以3.5GHz(又称C波段)附近的频谱资源作为5G部署的黄金频段,其次2.6GHz; FR2由于频率高、衰减快,作为5G的辅助频段,用于热点区域速率提升

=> 5G频率和小区带宽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1398026

FR1450MHz ~ 6000MHz
FR224250MHz ~ 52600MHz

5G NR频点计算

=> 5G NR频段划分和频点计算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507/15/250434_910762622.shtml

_{_{}}N_{REF}=N_{REF-Offs} +(Freq - F_{REF-Offs}) / \Delta F_{Global}

毫米波

毫米波和Sub-6GHz是目前全球采用的两种不同5G频段,美国和俄罗斯使用了毫米波技术;我国三大运营商、欧洲国家及地区则普遍采用Sub-6GHz频段。

毫米波是指波长在1-10mm之间的电磁波,毫米波频率高(30-300GHz)在传输信号时速度快,存储容量也更大

我国没有选择毫米波的原因
1、毫米波的建设成本高
毫米波要做到和Sub-6G一样的覆盖水平,基站密度需要是Sub-6G基站的5倍
2、毫米波穿透性差
3、关键器件毫米波天线、功率器件等主要部件都要依赖进口

NCGI

=> 4G、5G的CGI(Cell Global Identity) https://zhuanlan.zhihu.com/p/151632546?from_voters_page=true
5G的NCI由gNB ID和Cell ID组成
5G的NCGI组成 MCC+MNC+NCI => MCC+MNC+gNBID+CellID 

PLMN

移动国家代码(MCC)、移动网络代码(MNC)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