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卡数据结构

M1卡数据结构:

Mifare Classic提供1k-4k的容量,现在国内门禁采用的多数是Mifare Classic 1k(S50)[后面简称M1卡]。

M1卡有从0到15共16个扇区,每个扇区配备了从0到3共4个段,每个段可以保存16字节的内容,每个扇区的第4个段(也就是3段)是用来保存KeyA,KeyB和控制位的,因为M1卡允许每个扇区有一对独立的密码保护,这样能够更加灵活的控制数据的操作,控制位就是这个扇区各种详细权限计算出来的结果。

每张M1卡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UID号,这个UID号保存在卡的第一个扇区(0扇区)的第一段(0段),也称为厂商段,其中前4个字节(就是前8位,两位一个字节)是卡的UID,第5个字节是卡UID的校验位,剩下的是厂商数据。并且这个段在出厂之前就会被设置了写入保护,只能读取不能修改,当然也有例外,有种叫UID卡的特殊卡,UID是没有设置保护的,其实就是厂家不按规范生产的卡,M1卡出厂是要求要锁死UID的。下图很清晰的列出了M1卡的结构。

 

 

M1卡种类:

        IC(Integrated Circuit)卡是1970年由法国人Roland Moreno发明的,他第一次将可编程设置的IC芯片放于卡片中,使卡片具有更多功能。“IC卡”和“磁卡”都是从技术角度起的名字,不能将其和“信用卡”、“电话卡”等从应用角度命名的卡相混淆。自IC卡出现以后,国际上对它有多种叫法。英文名称有“Smart Card”、“IC Card”等;在亚洲特别是香港、台湾地区,多称为“聪明卡”、“智慧卡”、“智能卡”等;在我国,一般简称为“IC卡”。

        如图,普通IC卡,0扇区不可以修改,其他扇区可反复擦写,我们使用的电梯卡、门禁卡等智能卡发卡商所使用的都是 M1 卡,可以理解为物业发的母卡。其他IC卡都是后门卡,可通过各种写入方法修改0扇区,实现复制母卡的目的。

 

知识延伸

 

IC卡数据0扇区0块的第6字节代表着芯片类型,普通的IC卡SAK类型为:08,CPU模拟卡为:28,纯CPU卡为:20

以下图片收集了一些其他不常见的类型卡供大家参考。

关键字
ATQA Answer To Request acc. to ISO/IEC 14443-4
ATS Answer To Select acc. to ISO/IEC 14443-4
DIF Dual Interface (cards)
COS Card Operating System
CL Cascade Level acc. to ISO/IEC 14443-3
CT Cascade Tag, Type A
n.a. not applicable
NFC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PCD Proximity Coupling Device (“Contactless Reader”)
PICC Proximity Integrated Circuit (“Contactless Card”)
PKE Public Key Encryption (like RSA or ECC)
REQA Request Command, Type A
SAK Select Acknowledge, Type A
Select Select Command, Type A
RID Random ID, typically dynamically generated at Power-on Reset
RFU Reserved for future use
UID Unique Identifier, Type A
NUID Non-Unique Identifier

当读卡器检测到了卡片就会发送REQA请求命令,在感应区内的卡片接收到REQA,将会反馈ATQA消息。
第六位的SAK表明PICC卡是否符合ISO/IEC14443-4 标准。

 

 

### 回答1: M1是一种非接触式IC,而Ving是一种基于M1的智能电子标签系统。Ving数据格式示例如下: 1. 标签信息:标签ID、标签名称、标签类型、标签状态等信息。 2. 读写器信息:读写器ID、读写器名称、读写器类型、读写器状态等信息。 3. 事件信息:事件类型、事件时间、事件地点、事件描述等信息。 4. 用户信息:用户ID、用户姓名、用户部门、用户权限等信息。 例如,一个Ving标签的数据格式可能如下: 标签信息: ID:001 名称:会议室1 类型:会议室 状态:可用 读写器信息: ID:001 名称:会议室1读写器 类型:读写器 状态:正常 事件信息: 类型:进入 时间:2021-08-01 10:00:00 地点:会议室1 描述:用户A进入会议室1 用户信息: ID:A001 姓名:用户A 部门:研发部 权限:普通用户 ### 回答2: M1是一种常用的智能,它采用非接触式射频技术,广泛应用于门禁、公交、停车场等领域。M1的数据格式是指其存储的信息的组织方式和编码规则。 在M1中,采用了一种称为“ving”(也叫“Wiegand”)的数据格式。ving数据格式是一种常见的用于读器与控制器之间通信的标准,它规定了数据的传输方式和结构,通常包括号和其他相关信息。 具体来说,在ving数据格式示例中,通常会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号:这是M1上唯一的标识符,用于识别不同的片。号可以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如十进制、十六进制等。 2.片类型:ving数据格式还可以存储片的类型信息,用于区分不同种类的片。比如,在门禁系统中,可以区分普通员工和管理人员。 3.校验位: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ving数据格式通常会添加一个校验位。校验位可以通过一定的算法计算得出,用于检测数据是否被篡改或传输错误。 举个例子,假设M1号是12345678,片类型为普通员工,校验位为3。那么,通过ving数据格式示例,可以将这个数据编码为如下格式:12345678103。 总之,M1的ving数据格式示例包括号、片类型和校验位等信息。这种格式的设计可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和保护片信息的安全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