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搞懂MVC架构中各种模型对象分类

struts 中的MVC架构如下:

View :由JSP、Struts自定义标记库、资源文件(MessageResources.properties)共同组成,通过ActionForm实现JSP表单的封装,并映射到Model部分中JavaBean的相应属性中,完成用户数据的封装。
注意:关于ActionForm,有些人认为它属于Model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事实上它 不是Model,真正的Model应该是一个封装了业务逻辑的的对象。
而ActionForm仅仅是一个form-bean,封装了用户提交的表单数据( 物理View),可以在其中进行一些非业务逻辑的验证,并没有真正的映射到模型数据,因为与层的关系比较密切,所以实际上它应该算是View层( 逻辑View)。
Action 处理器对象可以 直接对ActionForm进行读写,而不再需要和request、response对象进行数据交互。通过ActionForm组件对象实现了对View和Model之间交互的支持。M模型层,原则上来说和业务逻辑有关的东西都在这里处理。
Controller :接收客户端的request,进行业务逻辑处理,response到客户端。在Struts中Controller功能由图中 ActionServletActionMapping对象构成:核心是一个Servlet类型的对象ActionServlet(在struts-config.xml中配置),实际上是一个前端控制器(Front Controller)。ActionServlet根据ActionMapping对象的定义跳转到不同的Action,每个ActionMapping对象实现了一个request到Action对象之间的映射。
 :Controller层负责流程的控制,在处理Model层与View层之间的交互的同时,又将两者分离开来,从而实现了MVC模式。 Model层包含了应用的核心部分, 业务逻辑数据存取。View层负责应用的界面。
在上面的图中看到Action位于Controller层,但也有很多人把它归于Model层,实际上 Action 仅仅描述"做什么",与"如何做"(Model)关系不大,把它归于 Controller 层比较合适。
Model :一般Model层可以划分为三部分: 公共入口业务逻辑Bussiness Logic), 数据持久化DAO+JavaBean)。
在Spring+Hibernate的架构中,M可以用 Spring (Bussiness Interface + Bussiness Implement)表示 业务逻辑,Hibernate实现 数据持久化
 :PO/POJO/BO/DTO/VO的区别
---------------------------------------------------------
PO :persistent object持久对象
1 .有时也被称为Data对象,对应数据库中的entity,可以简单认为一个PO对应数据库中的一条记录。
2 .在hibernate持久化框架中与insert/delet操作密切相关。
3 .PO中不应该包含任何对数据库的操作。
---------------------------------------------------------
POJO :plain ordinary java object 无规则简单java对象
一个中间对象,可以转化为PO、DTO、VO。
1 .POJO 持久化之后==〉PO
(在运行期,由Hibernate中的cglib动态把POJO转换为PO,PO相对于POJO会增加一些用来管理数据库entity状态的属性和方法。PO对于programmer来说完全透明,由于是运行期生成PO,所以可以支持增量编译,增量调试。)
2 .POJO 传输过程中==〉DTO
3 .POJO 用作表示层==〉VO
PO 和VO都应该属于它。
----------------------------------------------------------
BO :business object 业务对象
封装业务逻辑为一个对象(可以包括多个PO,通常需要将BO转化成PO,才能进行数据的持久化,反之,从DB中得到的PO,需要转化成BO才能在业务层使用)。
关于BO主要有三种概念
1 、只包含业务对象的属性;
2 、只包含业务方法;
3 、两者都包含。
在实际使用中,认为哪一种概念正确并不重要,关键是实际应用中适合自己项目的需要。
----------------------------------------------------------
VO :value object值对象 / view object表现层对象
1 .主要对应页面显示(web页面/swt、swing界面)的数据对象。
2 .可以和表对应,也可以不,这根据业务的需要。
 :在struts中,用ActionForm做VO,需要做一个转换,因为PO是面向对象的,而ActionForm是和view对应的,要将几个PO要显示的属性合成一个ActionForm,可以使用BeanUtils的copy方法。
----------------------------------------------------------
DTO  (TO) :Data Transfer Object数据传输对象
1 .用在需要跨进程或远程传输时,它不应该包含业务逻辑。
2 .比如一张表有100个字段,那么对应的PO就有100个属性( 大多数情况下,DTO 内的数据来自多个表)。但view层只需显示10个字段,没有必要把整个PO对象传递到client,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只有这10个属性的DTO来传输数据到client,这样也不会暴露server端表结构。到达客户端以后,如果用这个对象来对应界面显示,那此时它的身份就转为VO。
----------------------------------------------------------
DAO :data access object数据访问对象
1 .主要用来封装对DB的访问(CRUD操作)。
2 .通过接收Business层的数据,把POJO持久化为PO。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Python面向对象编程(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简称OOP)是一种编程范式,它将数据和操作封装在对象,通过对象之间的交互实现程序的设计和开发。下面是一些关键概念,帮助你更好地理解Python面向对象编程。 1. 类(Class):类是对象的蓝图或模板,描述了对象的属性和行为。它定义了对象的特征和方法。例如,我们可以定义一个名为"Car"的类来表示汽车,其包含属性(如颜色、型号)和方法(如加速、刹车)。 2. 对象(Object):对象是类的实例,是具体的实体。通过实例化类,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对象。例如,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名为"my_car"的对象,它是基于"Car"类的实例。 3. 属性(Attribute):属性是对象的特征,用于描述对象的状态。每个对象都可以具有一组属性。例如,"Car"类的属性可以包括颜色、型号等。 4. 方法(Method):方法是对象的行为,用于定义对象的操作。每个对象都可以具有一组方法。例如,"Car"类的方法可以包括加速、刹车等。 5. 继承(Inheritance):继承是一种机制,允许我们创建一个新类(称为子类),从现有类(称为父类)继承属性和方法。子类可以扩展或修改父类的功能。继承可以实现代码重用和层次化设计。 6. 多态(Polymorphism):多态是一种特性,允许不同类的对象对同一方法做出不同的响应。多态提高了代码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7. 封装(Encapsulation):封装是一种将数据和操作封装在对象的机制,隐藏了对象的内部实现细节,只暴露必要的接口给外部使用。这样可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提供了更好的模块化和代码复用性。 通过理解这些概念,你可以更好地掌握Python面向对象编程。在实践,你可以使用类来创建对象,操作对象的属性和调用对象的方法,通过继承和多态实现代码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通过封装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