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中语音业务的实现以及相关探讨

转自:http://www.gsta.com/news/16198.html

转自:http://www.huawei.com/cnapp/198/hw-082812.htm

李文苡:LTE语音,运营商的难题

摘要:随着LTE网络的发展,本文对移动网络语音业务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并介绍了LTE网络上的多种语音业务解决方案,包括通过LTE网络和2G/3G网络的互操作实现语音业务的方案以及LTE网络上直接提供语音业务的方案,以及这些方案对运营商网络的影响,梳理了各种方案的使用场景,建议运营商选择方案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LTE 语音业务 互联网业务 电路域语音 VoLTE

作者:李文苡,高级工程师,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移动通信研究部一级工程师

1 引言

随着2012年共有146个LTE商用网络、近七千万LTE用户数(GSA统计)的发布,LTE已经开始大踏步地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全球移动通信开始了沸沸扬扬的“4G”时代。以下是摘自GSA网站截止到2013年7月16日的统计数据,194个商用网络,预计到2013年底为260个:

截止2013年7月16日的LTE商用网络数

LTE网络提供高速数据业务的设计初衷,完全迎合了移动宽带互联网应用的发展势头,LTE的商用步伐正所谓势不可挡。如何利用LTE在互联网领域一展拳脚,与纷繁复杂、眼花缭乱的互联网应用进行竞争,如何提高数据流量营收,纷纷成为了全球各移动运营商的重中之重。

2 移动网络的语音业务

我们看到,在今天这个世界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种互联网语音工具、聊天工具、OTT应用等如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用户使用业务的习惯正悄然发生着从量变到质变的改变,从单一的音频通话向多媒体通话转变,从缴费使用向免费使用转变。可以预见,在LTE时代,作为运营商的基础业务——语音业务会进一步萎缩。但是,语音业务不同于多媒体业务的优势是“随机通信”,即不管何时何地,用户可以随时发起通话。而互联网的多媒体通信,则必须在通信双方两端都同时在线时才可进行通话。因此,不管互联网应用如何发展,对于运营商来说,语音仍然是移动网络首要的、用户默认的业务,而且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互联网的语音业务无法完全替代运营商的基础语音业务,语音业务依然是运营商业务收入稳定的来源。

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问题:LTE网络是为提供高速数据业务设计的,那么运营商的语音业务在LTE时代如何继续开展呢?我们在LTE网络上该如何打电话呢?

本文中,我们就以语音业务来进行方案的探讨,但需要说明的是,电路域的短信业务和语音业务类似,同样也会存在这些问题,因此以下的技术探讨以语音为主,但是方案中也包括了短信业务的解决。

3 语音业务类型

目前,不同的运营商根据不同的网络发展策略、市场策略以及网络情况,设定出了很多种LTE语音的解决方案。虽然方案众多,运营商在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选择,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其实每种方案的选择都是有特定的依据的。

各种LTE网络语音解决方案提供的语音业务主要分为两大类:

- 第一类依托原有的2G/3G网络,继续提供原来移动网络上普遍服务的电路域语音;

- 第二类是承载在IP网络上,使用包交换的IP语音,即俗称的VoIP。Skype类的语音工具提供的就是典型的互联网上的VoIP。由于LTE网络就是一张全IP网络,因此承载在LTE网络上的语音也属于VoIP的一种,称为VoLTE。

对于小的运营商、新的运营商或者虚拟运营商,因为没有现网的负累,可以直接部署LTE网络,因此,这些运营商的语音策略就是VoLTE。大的运营商,虽然在现阶段有2G/3G网络,但是长期发展趋势,也是逐渐以发展LTE网络为主,特别是CDMA运营商,会逐渐淘汰掉已有的CDMA网络,以LTE全覆盖网络提供全业务,因此,VoLTE也是大运营商的终极目标。

那么,第一类LTE网络的语音业务——依托原有2G/3G网络提供电路域语音,是拥有2G/3G移动网络的运营商——特别是大的移动运营商,在未达到LTE全覆盖的时候,为了能继续在LTE网络上提供语音业务才会考虑的场景。这些运营商在考虑网络演进的同时,由于已投资建设的网络的覆盖和质量都已非常成熟,用户群基数庞大,在LTE的演进路程中,除了保护投资,还要保证众多用户的业务体验,必然要继续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为LTE时代的用户提供业务。

4 LTE语音解决方案

基于LTE网络不同的语音业务类型,行业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下面就具体分析下各种语音解决方案。

4.1 电路域语音方案

对于第一类电路域语音,目前有四种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的共同点都是使用LTE网络承载高速数据业务,CS域网络承载语音业务。

第一种,CSFB(电路域回落)方案。对于WCDMA/GSM网络来说,语音回落到WCDMA CS域或GSM网络;对于CDMA网络来说,语音回落到cdma 1x CS域。为了区别,通常回落到WCDMA/GSM网络的方案称为CSFB,回落到cdma 1x网络的方案称为1xCSFB。

这种方案的终端是单收单发的LTE和CS域的多模终端,LTE和CS域只有一套收发信机,终端只能在一个网络待机,只和LTE网络或CS域网络进行通信,因此。LTE网络和CS域网络之间要增加互通网元或接口,通过LTE网络隧道传递CS域网络的消息,达到终端即使驻留在LTE网络待机或数据业务时依然可以感知CS域网络的要求、进行CS域的语音主、被叫业务以及短信业务的目的。

由于WCDMA/GSM和LTE都是3GPP标准组织制定的通信技术,因此,LTE网络和WCDMA/GSM网络之间的接口和互操作流程浑然天成,对网络的要求不高。另一方面,WCDMA网络的CS域和PS域可以支持语音和数据业务的并发,因此当有语音需要从LTE回落到CS域时,数据业务也可以同时切换到PS域,依然可以保证数据业务的连续性,保证语音和数据业务的并发。终端方面,因为只有一套收发信机和射频芯片,对终端的物料成本、功耗等要求都适中。从这几个方面来说,WCDMA/GSM阵营的运营商基本都选择的是CSFB方案,包括苹果的iPhone终端。

由于终端方面的优势,比如硬器件少可以减少终端成本、减少干扰、减小终端体积和重量,单网待机减少终端功耗等,因此有部分CDMA运营商也选择了CSFB方案,如KDDI。

第二种,SVLTE(语音和LTE并发)方案。

这种方案的终端是双收双发的LTE和CS域的多模终端,LTE和CS域各有一套收发信机,终端能同时在两个网络待机,实现双待,也可以同时和LTE网络、CS域网络进行通信。由于通过终端就实现了和两个网络的交互,因此该方案对LTE网络和CS域网络都没有任何要求,属于纯终端的方案。

对于CDMA运营商来说,由于CDMA和LTE是不同标准组织的通信技术,使用1xCSFB方案对网络有一定的改造要求,而且由于CDMA网络不支持语音和数据业务的并发,使用1xCSFB方案也不能解决业务并发问题。从发展的要求看,CDMA运营商的最终目标是能摆脱CDMA产业链,同时为了考虑和对手的竞争要提供业务并发能力,因此CDMA运营商大部分选择的是SVLTE方案,特别是CDMA阵营中最具有影响力的Verizon。对于选择了CSFB的CDMA运营商,为了业务并发的需求,同时也提供SVLTE终端。

也是考虑了SVLTE终端方面的劣势,因此基本没有WCDMA/GSM运营商选择SVLTE方案。

第三种,CSFB with Dual Rx(双收CSFB)方案。

需要一提的是,这个方案是CDMA运营商候选的一种方案,对于WCDMA/GSM运营商来说,3GPP规范是没定义的。该方案的初衷也是因为CDMA运营商选择SVLTE方案,又发现SVLTE方案对终端要求太高,因此提出的一种折中方案。

该方案与前面两种方案的差异在于终端是双收单发的LTE和CS域多模终端,同SVLTE方案,终端在LTE和CS域各有一套接收信机,终端能同时在两个网络待机,实现双待;不同于SVLTE方案,终端只开启一套发射信机,只能和LTE网络或CS域网络进行通信。该方案可以同时接收LTE网络和CS域网络的信息,因此不需要像1xCSFB方案那样在网络侧增加网元和接口;终端离开LTE回落到CS域进行语音业务时,需要像1xCSFB方案那样通知LTE网络。因此,该方案对网络没有硬件要求,有软件要求。

可以看到,该方案对终端的要求,因为单发而没有干扰,没SVLTE方案要求高;对网络的要求,因为不增加网元和接口,没1xCSFB方案要求高。

目前只有极少数CDMA运营商网络中采用了这种方案,如MetroPCS早期LTE网络上就曾发布过Dual Rx终端,但是因为SVLTE方案和1xCSFB方案终端日益增多,而Dual Rx终端因为需求少、产业链弱而始终没有发展起来,因此该方案目前不是CDMA运营商的主流选择。

第四种,iPhone方案。

很好理解,这是苹果公司的终端方案,主要应用于CDMA运营商的LTE网络中。终端上只有一套收发信机,可以同时接收LTE网络和CS域网络的信息,在两个网络待机,实现双待,但是只能和LTE网络或CS域网络进行通信。终端在离开LTE回落到CS域进行语音业务时,需要像1xCSFB方案那样通知LTE网络。

可以看到,iPhone方案其实和CSFB with Dual Rx方案非常相似,不同的只是苹果公司在终端上的私有化处理,减少了一些硬器件,使得终端更小巧轻便些。因此,这两种方案,现在业界有一个统一的名称,称为SRLTE(Single Radio LTE)方案。

由于苹果的品牌效应,基本上CDMA运营商都采购了iPhone终端,因此也都根据和苹果公司的协议在网络上对iPhone方案进行了软件适配。

4.2 VoLTE语音方案

对于第二类VoLTE语音,语音其实就是LTE网络上跑的一种数据,网络像承载其它数据媒体一样承载语音媒体。

本文开始就提到过,VoLTE其实就是一种VoIP,互联网上的VoIP应用同样可以移植到LTE网络上,成为移动互联网的VoIP。

移动互联网VoIP现在比较火的应用就是Skype、微信、米聊等,只需一个应用服务器,开放一个客户端软件,用户下载客户端注册后即可使用此类业务。此类业务有如下特点:

- 业务由第三方开发和提供,运营商的网络只是通道,网络不保证业务质量,即可以随时中断、语音断续、时延大等,但是因为免费使用,用户基本能接受;

- 用户使用业务基本免费,只需支付运营商流量费用即可;

- 可与通讯录、用户状态呈现、消息业务等多媒体手段融合,客户端能提供很好的业务体验,可以预见,这种融合的方式未来可以更宽泛,业务形态会更多样化;

- 大部分应用的语音通话基本在同一个圈内进行,不能与运营商的语音业务互通,不同应用之间的语音互通也不能实现,比如微信和QQ;

- 用户必须登录运营商网络和应用服务器才可进行语音通信。

互联网语聊应用的如火如荼,分流了运营商部分语音业务。运营商不甘心沦为只是管道,纷纷也投入到业务转型中,或自研开发、或与第三方合作推出类似的OTT应用,凭借拥有的海量用户群,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抢占一席之地,与互联网服务商一争高低。这其中有中国电信的“翼聊”、中国移动的“飞信”、中国联通的“沃友”。

如果说此前的这类互联网应用还存在技术开发复杂、具有一定的私有性等问题,那么由Google倡导的开源WebRTC(Web based Real-Time Communications)技术的出现,将Web浏览器中的实时通信作为免费技术开放给大量的Web开发者,则彻底降低了富媒体应用的开发门槛。WebRTC是一项在浏览器内部进行实时视频和音频通信的技术,其目的是让Web开发者能够基于浏览器(如Chrome、FireFox等),利用各种标准的API接口(下图中深紫色部分)轻易快捷开发出丰富的实时多媒体应用(下图中淡紫色部分即代表了各种应用),而无需下载安装任何插件,Web开发者也无需关注多媒体的数字信号处理过程,只需编写简单的Javascript程序即可实现。

WebRTC架构

在LTE时代,互联网VoIP的趋势将愈演愈烈,运营商必然也会利用LTE网络的优势继续拓展此类VoIP业务。

除此之外,移动运营商还有一种标准的VoLTE解决方案——基于IMS的VoLTE。

IMS方案是GSMA和3GPP指定的、LTE网络达到全覆盖时的终极语音解决方案。

IMS方案通过IMS域实现语音业务的信令控制、计费控制和业务控制,通过此方案可以提供如CS域语音同样要求的VoLTE语音,即可以实现电信级的基础语音业务、以及补充业务、紧急呼叫,可以与其他的电信网络如PSTN、CS域、其他运营商的LTE网络进行互通,可以在不同运营商的LTE网络内漫游,也可以通过RCS(Rich Communication Suite,富媒体通信业务套件)方案与通讯录、状态呈现、消息类业务等融合提供类似互联网VoIP的业务体验,可以提供高清语音,甚至还可以提供与CS域的切换方案——在LTE覆盖不足的时候,从VoLTE切换到CS域语音,保证语音业务的连续性体验,减少掉话。

可以看出来,IMS方案就如电信行业的其他业务一样,设计的是如此完美,考虑的是如此周全,电路域语音该有的能力,基于IMS方案提供的VoLTE语音都能做到,完全可以和电路域语音媲美。但是,也正因为如此,IMS方案也带来了一定的复杂度,不如互联网VoIP业务开放和灵活。

2012年底,基于IMS方案的VoLTE已在移动网络上开始商用,如MetroPCS、韩国的三家运营商,包括WCDMA阵营的SK和KT,CDMA阵营的LG U+。即将准备商用的运营商有Verizon、T-mobile、NTT DOCOMO。

5 运营商选择方案需考虑的因素

面对两类LTE语音和多种解决方案,各种方案带来的优势和劣势,移动运营商该如何选择呢?

首先,运营商要确定网络演进策略。

对于CDMA运营商,最明显的就是Verizon,为了摆脱CDMA产业链的约束,Verizon的策略明确,步伐激进。拥有低频段建网的优势,Verizon在建网的最初两年内就迅速铺开网络建设,以全覆盖为目标,减少和CDMA网络之间的纽带关系,因此先选择了SVLTE方案,对网络没有任何要求,后来引入的iPhone方案,对网络架构也没有任何改动。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VoLTE的试验,解决VoLTE规模部署的问题。Verizon已宣布2014年初商用VoLTE。

大运营商如Verizon,小运营商如LG U+,更是可以快速推进LTE进程,全网覆盖,商用VoLTE,迁移CDMA业务和用户。

因此,运营商的网络演进策略是最关键的因素,演进过程可以分阶段,不同阶段可以选择不同方案,各时期的技术路线要能有承接性。

其次,运营商要预测业务发展趋势。

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迅速发展,对运营商的业务分流不可避免。运营商是否还需要大规模地改造网络、增加设备投资来提供业务,是否还需要保护网络投资、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开展业务,以及是否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提供何种类型的业务,这些都是运营商在选择方案时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再者,运营商要考虑产业链的现状和发展。

这一点对CDMA运营商来说特别重要。根据上述的方案分析可以看出,WCDMA运营商的方案较为统一,产业链集中,不论从设备产品还是终端,都已经有一定的商用规模。但是对CDMA运营商,可选择的方案较多,目前各运营商的选择差异也非常大,进一步地分化了本已不是很强壮的CDMA产业链,其实是很不利于CDMA产业发展的。

对于弱势的CDMA产业链,CDMA运营商一方面还要依靠它,一方面又想要摆脱它,这是CDMA运营商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因此,CDMA运营商在选择方案时,必然要考虑尽量减少LTE网络与CDMA网络的耦合度,在保护已有的网络投资和加快LTE网络发展两个方面做好权衡。

6 结束语

LTE网络不同于原有的2G/3G网络,是一张纯分组域IP网络,没有2G/3G网络的电路域。LTE网络的发展,必然绕不开这样的问题:原有2G/3G网络上的基础业务——语音和短信业务,如何通过LTE网络承接下来?未来移动网络的语音业务到底将呈现何种态势进行演化?这些问题,就成为了目前各种LTE语音方案涌现的源头。

虽然方案众多,但是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各种方案都有其适用的场景,满足一定的运营需求。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说,LTE语音方案选择这道多选难题,没有正确的答案,只有合适的答案。运营商需要考虑的是网络演进的策略、业务发展的趋势、已有网络的条件、技术的可行性、产品的成熟性等等多维因素,才能在众多的选择中理清头绪,解开这道题。

参考文献:

1. GSA,Live LTE networks approach 200 confirms GSA in latest Evolution to LTE report,2013-7-17

2. RTCWeb/WebRTC研究报告

3. WebRTC:扰动电信运营商和OTT的新游戏改变者

 

CDMA向LTE演进面临的选择

TextStart

  在全球无线网络都向LTE演进的形势下,CDMA运营商不仅要面对成本、新兴频段的利用、数据业务剧增导致的巨大带宽需求等方面的挑战,还要面对相对较弱的产业链、国际漫游、GSM/UMTS挤压等带来的压力。这些压力与挑战,使得CDMA运营商对LTE更为关注,并推动着CDMA更快地向LTE演进。

  当LTE真正到来,并开始实质性建网规划的时候,摆在CDMA运营商面前的是一系列的选择题:如何合理分配频谱资源?如何利用CDMA/LTE提供融合的语音业务?如何保证数据业务的吞吐量和覆盖?如何选择最合适的基站演进策略?

频谱方案的选择

  用户黏度、网络覆盖的保证,以及LTE语音解决方案的不成熟等诸多因素,决定了运营商从CDMA到LTE的道路将是演进,而不是革命。也就是说,LTE将是对CDMA的补充,而不是推翻CDMA。

  在CDMA向LTE演进过程中,频谱如何规划成了一道必选题。比较合理的选择应该是LTE占用5M以上的带宽,而1x和DO也要占用一定的带宽以保证对CDMA业务的支持。LTE小带宽应用并不适合CDMA运营商,因为CDMA EV-DO可以充分利用小带宽来提供数据业务。对LTE而言,带宽越大,意味着LTE系统可以调度的RB数越多,通过调度产生的增益也越大,从而系统的性能会更优。

  目前,业界仍然在探索如何较好地实现LTE对语音业务的支持。主要包括两种技术:CSFB(Circuit Switching Fall Back)和VoIP(Voice over IP)。对大多数运营商而言,不管是CSFB还是VoIP,都离不开1x网络的补充。1x技术(尤其是在未来引入1x advance之后)在语音方面的优势,即使是LTE VoIP也无法超越。用户在由LTE+CDMA覆盖的区域向CDMA覆盖的区域移动时,要通过SRVCC(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技术把语音业务从VoIP切换到1x网络。CSFB更是严重依赖于1x网络,一旦终端需要进行语音呼叫,需要到1x网络发起或者接收语音业务。

  由于1x在语音业务上的优势以及LTE对1x网络的依赖,为了保证老用户在网络升级过程中不受影响,1x必须占用一定的带宽。DO同样也有存在的价值,DO载频的存在将保证网络覆盖以及老用户业务的平滑升级。

  CDMA运营商可以根据其网络规模选择适合其网络发展需求的频谱策略。对于中小型运营商,如果CDMA运营商有5-8个CDMA频点,可以拿出4个连续频点即5M带宽引入LTE业务,其他的1-4个频点承载CDMA业务。大型运营商应尽量选择大于10M的LTE带宽来承载LTE业务,以提供更好的业务体验,并满足用户业务发展的需求。LTE频谱与CDMA频谱的分配也是影响网络形态尤其是基站形态的一个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在LTE Advanced标准中,载波聚合等技术将使得运营商对频谱资源的利用更加灵活。载波聚合可以把不连续的载波通过统一的调度算法进行联合调度,以增强对频谱资源的利用率。载波聚合同时还为上下行带宽的灵活配置提供了可能。运营商可以根据网络上下行吞吐量的比例灵活配置上下行带宽,使频谱效率达到最优。

语音业务方案的选择

  在演进过程中,针对语音业务的一种解决方案是CSFB。

  在LTE建网初期,一些运营商将LTE业务定位为纯数据业务,而语音业务则由CDMA网络进行补充。对于这种运营思路,运营商可以采用CSFB方案。

  CSFB是3GPP定义的标准解决方案,要求终端可以提供双模、单待能力,或者双模、双待能力。单待手机同时使用双网业务,其最大的问题就是:当驻留某个网络或者使用某个网络的业务时,如何处理来自另一个网络的寻呼。CSFB方案引入IWS(Interworking Solution)节点,可以把来自CDMA网络的寻呼消息封装在LTE网络的消息中,通过LTE网络告知终端,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寻呼问题。双待手机的优势是不需要对网络进行任何改动,完全通过终端完成两个网络的配合,但缺点也同样显而易见,终端定制化要求高,对手机电池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针对CSFB方案,3GPP R9/R10进行了优化。优化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性能、数据切换。在R9中,在建立CDMA语音业务时,LTE网络透传部分CDMA呼叫信令,提前进行呼叫建立操作,使业务建立的时间大为缩短,从而业务性能大为提升。

  根据理论计算,R9中CSFB主叫的呼叫建立时间缩短至略大于1秒,被叫呼叫建立时间略大于2秒,而R8相应的时间分别为4秒、4.5秒。在R10中,CSFB的流程允许正在进行的LTE数据业务切换到CDMA网络,以保证用户在使用语音的时候维持数据业务,而R8中CSFB不支持数据业务切换,用户使用CDMA语音业务的时候,LTE数据业务被挂起,直到完成了语音业务,终端才重新接入到LTE网络并恢复数据业务。

  在演进过程中,针对语音业务的另一种解决方案是LTE VoIP+SRVCC。

  有些综合运营商同时拥有固网业务和移动业务,目前基于IMS的VoIP已经在固网中得到了应用,这类运营商对VoIP在LTE中的应用也很关注。而且,随着LTE的成熟,最终所有的移动业务都将迁移到LTE,此时VoIP将成为主流。

  3GPP专门针对VoIP业务建立了一个QCI(QoS Class Identifier),以保证LTE VoIP能够提供较好的用户体验。为了让LTE具备更强的VoIP能力,业界目前引入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技术,比如RoHC(Robust Header Compression)、半静态调度、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Bundling等技术。这些技术保证了LTE可以提供较好的VoIP业务,但在实际建网中,LTE往往达不到2G/3G网络的覆盖。如何使VoIP用户在走出LTE网络覆盖区域时保证语音业务的连续性?SRVCC提供了解决之道。

  SRVCC是3GPP标准定义的方案,此方案适用于已经计划建设IMS网络以提供LTE VoIP业务的CDMA运营商。SRVCC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不同无线制式之间的切换,实现语音业务的连续性。

  利用SRVCC,运营商可以提供LTE与传统无线技术(如CDMA/GSM/UMTS甚至Wi-Fi)的融合语音业务方案。当用户在LTE覆盖范围之内发起语音呼叫时,终端使用LTE VoIP业务,这样能够充分利用LTE的大吞吐量数据能力。当用户走出LTE覆盖范围的时候,为保证语音业务不中断,LTE网络和CDMA网络会通过IWS节点进行协商,然后由IMS网络(语音业务链路信息存储在IMS网络中)控制CDMA网络建立一条替代原来VoIP通路的链路,以保证语音业务的连续性。

  相比于CSFB方案,SRVCC方案网络更加复杂,并需要IMS的支持,但符合VoIP的发展趋势,因而受到了更多的关注。2009年年底,多家运营商和设备厂商联合发表OneVoice Specification,对略显复杂的IMS协议系统进行了简化,从而使产业链可集中力量推动LTE VoIP语音业务的发展。

  总之,在LTE建网初期,CSFB方案虽然性能略差,但由于对现网的改动较小,作为一种过渡方案会得到一定规模的应用;随着VoIP技术的成熟,LTE VoIP+SRVCC方案将会得到大规模应用。

数据业务方案的选择

  对数据业务而言,LTE网络比CDMA网络具有更强大的能力。但初期LTE网络覆盖有限,在LTE覆盖范围之外,必须通过CDMA网络进行补充。两个网络的数据业务互操作形式,取决于运营商放号模式。

  如果放号时明确终端只在LTE覆盖范围内移动,此时不需要进行CDMA、LTE网络的互操作,也不需要双模终端,两网独立运营。如果LTE数据业务为游牧形式,客户可能会在不同的地方接入。这些地方可能没有LTE覆盖,需要CDMA进行补充。这个时候需要双模终端,但不需要进行两个网络的互操作。

  当运营商计划不仅在热点区域提供LTE数据业务,同时还保证即使用户走出LTE覆盖区域也能享受数据业务(利用广覆盖的CDMA网络)时,需要支持LTE向CDMA的切换,以保证数据业务的连续性。目前业界有两种切换协议——非优化切换、优化切换。

  非优化切换对网络的改动相对较少,需要将PDSN升级成HSGW(HRPD Serving GateWay,HRPD:High Rate Packet Data),以支持S2a接口与LTE PDN 网关的连接。同时,整个网络的其他网元,如BTS/BSC等,需要一些软件升级。当终端从LTE网络切换到CDMA网络的时候,它必须先接入CDMA网络,然后执行完整的呼叫建立流程。这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导致切换时业务的中断时间较大。

  优化切换在性能上有明显优势,但是实现相对较复杂。优化切换相对于非优化切换,引入了S101和S103接口,可以在切换之前通过S101接口透传部分CDMA呼叫。当终端切换到CDMA网络的时候,使语音业务的建立时间减少,业务中断时间更短。同时,通过S103接口进行数据转发,降低了丢包率。

  此外,SON功能中的IRAT ANR(Inter-RAT Automatic Neighbor Relation,RAT:Radio Access Technology)和负载均衡技术,可使LTE网络和CDMA网络的互操作更便利、有效。IRAT ANR可以减少建网过程中对Neighbor List的配置工作。负载均衡技术通过基于负载的切换,实现了当CDMA网络或LTE网络负载较重时,可以将一部分Idle态甚至Active态的终端转向另一个网络。

  总之,目前业界的观点是:由于LTE提供的业务是基本的数据业务,非优化切换的性能虽然略差,但可以快速建设,适合在建网初期使用;当LTE网络成熟后,可以采用优化切换,同时采用负载均衡等技术提升网络性能,保证LTE/CDMA网络能提供大吞吐量、广覆盖的数据业务。

基站形态的选择

  对于CDMA运营商而言,基站形态的选择将是一个主要的考虑。运营商需要根据自己的现网资源、重用策略和网络性能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基站形态。

  拥有一张完善CDMA网络的领先运营商往往不太希望对网络进行任何改动。这时候,运营商可在CDMA网络之外独立建LTE网络。这种LTE网络建网成本较高,而且两网需要独立的运维,CAPEX和OPEX均无优势。

  但是,大部分CDMA运营商则希望最大化地利用同一个硬件平台来提供CDMA和LTE业务,以降低成本。这时,SDR技术更适合此类运营商。

  对于CDMA和LTE分别使用不同频段的情形(如CDMA用传统的800MHz或者1900MHz,而LTE用700MHz或者2.6GHz),目前业界并无可以同时支持两个相隔较远频段的、成熟的射频模块。这时,CDMA和LTE可以共用基带单元,但使用不同的射频单元,其优势是:一方面,共用基带单元可以很方便地重用传输设备;另一方面,使用不同的射频单元和不同的天馈系统保证了CDMA和LTE网络可以独立地进行网络优化,尤其是天线角度和下倾角。

  对于Refarming的情形(CDMA和LTE使用相同的频段,如CDMA和LTE都在800MHz或者1900MHz),由于CDMA和LTE的带宽往往不会很大,可使用同一个射频模块。在硬件平台的选择上,许多厂商的CDMA、LTE、GSM、UMTS和WiMAX使用同一硬件平台。但基于CDMA子平台开发LTE系统的一个问题是:传统的CDMA标准没有MIMO(多发多收)应用,所以基于CDMA射频模块的LTE只支持单路发射,但这种限制也可能更适合需要重用资源的运营商。在初始阶段只进行热点覆盖的运营商,往往会考虑对现网中热点地区的DAS(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系统进行重用,而现网DAS往往也支持单路发射,从而能够与此射频模块很好地匹配。如果运营商对LTE双路发射有很强烈的需求,可以选择基于LTE子平台的双模射频模块,或者增加一个同频段的CDMA射频模块进行双拼支持LTE,双拼的优势是可以提供更高的发射功率。

TextEnd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