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模式

  • 属性

      属于“接口隔离”模式,在组件构建过程中,某些接口之间直接的依赖常常会带来很多问题、甚至根本无法实现。采用添加一层间接(稳定)接口,来隔离本来互相紧密关联的接口是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案。这种设计模式属于代理模式。

  • 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在面向对象系统中,有些对象由于某种原因(比如对象创建的开销很大,或者某些操作需要安全控制,或者需要进程外的访问等),直接访问会给使用者、或者系统结构带来很多麻烦。如何在不失去透明操作对象的同时来管理/控制这些特有的复杂性?增加一层间接层是软件开发中常见的解决方法。

  • 目的

      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 优点

      1、职责清晰。 2、高扩展性。 3、智能化。

  • 缺点

      1、由于在客户端和真实主题之间增加了代理对象,因此有些类型的代理模式可能会造成请求的处理速度变慢。 2、实现代理模式需要额外的工作,有些代理模式的实现非常复杂。

//不使用代理模式的代码如下:
class ISubject{
public:
    virtual void process();
};

class RealSubject : public ISubject{
public:
    virtual void process{}
};

class ClientApp{
    ISubject* subject;
public:
    ClientApp(){}

    void DoTask(){
        subject -> process();
    }
};
//使用代理模式的代码如下:
class ISubject{
public:
    virtual void process();
};

class RealSubject : public ISubject{
public:
    virtual void process{}
};

class SubjectProxy : public ISubject{
public:
    virtual void process(){
        //对RealSubject的一种间接访问
        /...
    }
};

class ClientApp{
    ISubject* subject;
public:
    ClientApp(){subject = new SubjectProxy();}

    void DoTask(){
        subject -> process();
    }
};

注意:1、和适配器模式的区别:适配器模式主要改变所考虑对象的接口,而代理模式不能改变所代理类的接口。 2、和装饰器模式的区别:装饰器模式为了增强功能,而代理模式是为了加以控制。

要点总结

     1,“增加一层间接层”是软件系统中对许多复杂问题的一种常见解决方法。在面向对象系统中,直接使用某些对象会带来很多问题,作为间接层的proxy对象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常用手段。

     2,具体proxy设计模式的实现方法、实现粒度都相差很大,有些可能对单个对象做细粒度的控制,如copy-on-write技术,有些可能对组件模块提供抽象代理层,在架构层次对对象做proxy。

     3,Proxy并不一定要求保持接口完整的一致性,只要能够实现接口间接控制,有时候损及一些透明性是可以接受的。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代理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允许通过在对象之间添加一个代理对象来控制对原始对象的访问。代理对象可以充当原始对象的接口,向客户端提供简单的访问方式,同时隐藏了原始对象的复杂性。 在Python中,可以使用类来实现代理模式。例如,可以定义一个代理类来控制对原始类的访问,以便在必要时添加额外的逻辑或限制访问。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其中包括一个接口类、一个实现类和一个代理类: ``` # 接口类 class Subject: def request(self): pass # 实现类 class RealSubject(Subject): def request(self): print("RealSubject: Handling request.") # 代理类 class Proxy(Subject): def __init__(self, real_subject: RealSubject) -> None: self._real_subject = real_subject def request(self): if self.check_access(): self._real_subject.request() self.log_access() def check_access(self) -> bool: print("Proxy: Checking access prior to firing a real request.") return True def log_access(self) -> None: print("Proxy: Logging the time of request.") ``` 在上述代码中,`Subject`是一个接口类,定义了一个`request`方法,用于请求处理。`RealSubject`是实现类,实现了`Subject`接口,并重写了`request`方法。`Proxy`是代理类,继承自`Subject`接口,并包含一个指向`RealSubject`对象的引用。当客户端调用代理对象的`request`方法时,代理对象会检查是否有权限访问实际对象,并记录访问时间。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