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ecutor、ExecutorService 和 Executors 三者的继承关系 和 不同点

一 、Executor、ExecutorService 和 Executors 继承关系和UML类图

Executor,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s 这三者均是 Java Executor 框架的类,用来提供线程池的功能。

因为创建和管理线程非常销耗资源,并且操作系统通常对线程数有限制,所以建议使用线程池来并发执行任务,而不是每次请求进来时创建一个线程。

使用线程池不仅可以提高应用的响应时间,还可以避免 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unable to create new native thread 之类的错误。

在 Java 1.5 及之前,开发者需要关心线程池的创建和管理,但在 Java 1.5 之后, Executor 框架提供了多种内置的线程池,例如:FixedThreadPool ( 包含固定数目的线程 ) 、CachedThreadPool ( 可根据需要创建新的线程 ) 等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三者的继承关系

一、线程池的体系结构:
    Executor 负责线程的使用和调度的 根接口
	|--ExecutorService  接口: 线程池的主要接口。增加了返回Future 对象
		|--ThreadPoolExecutor 线程池的实现类
		|--ScheduledExceutorService 接口: 负责线程的调度
			|--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 : 继承ThreadPoolExecutor,实现了ScheduledExecutorService
				
	
二、工具类 : Executors
ExecutorService pool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 : 创建固定大小的线程池
ExecutorService pool = Executors.newCachedThreadPool() : 缓存线程池,线程池的数量不固定,可以根据需求自动的更改数量。
ExecutorService pool = Executors.newSingleThreadExecutor() :创建单个线程池。 线程池中只有一个线程
		
ScheduledExecutorService pool = Executors.newScheduledThreadPool() : 创建固定大小的线程,可以延迟或定时的执行任务

二、Executor: 根接口

三者最主要的区别是 Executor 是一个抽象层面的 根接口

public interface Executor {
    void execute(Runnable command);
}

Executor 与 Thread 的不同:

不同于 Thread 类将任务和执行耦合在一起, Executor任务本身和执行任务分离
可以阅读 difference between Thread and Executor 来了解 Thread 和 Executor 间更多的不同。

三、ExecutorService: 接口

ExecutorService 接口, 对 Executor 接口进行了扩展,提供了返回 Future 对象,终止,关闭线程池等方法。

当调用 shutdown()时,线程池会停止接受新的任务,但会完成正在 pending 中的任务。

ExecutorService 部分代码如下:

public interface ExecutorService extends Executor {
    void shutdown();
    <T> Future<T> submit(Callable<T> task);
    <T> Future<T> submit(Runnable task, T result);
    <T> List<Future<T>> invokeAll(Collection<? extends Callable<T>> tasks,
							 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3.1、Future 接口

Future 提供了异步执行,无需等待任务执行的完成,只要提交需要执行的任务,然后在需要时检查 Future 是否已经有了结果,如果任务已经执行完成,就可以通过 Future.get() 方法获得执行结果。

Future 的方法:

返回值方法名说明
booleancancel(boolean mayInterruptIfRunning)试图取消执行这一任务。
Vget()如果有必要等待计算完成,然后获取它的结果。
booleanisCancelled()返回 true如果这个任务被取消之前完成正常。
booleanisDone()返回 true如果这个任务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Future.get() 方法是一个阻塞式的方法,如果调用时任务还没有完成,会等待直到任务执行结束。

通过 ExecutorService.submit() 方法返回的 Future 对象,还可以取消任务的执行。
Future 提供了 cancel() 方法用来取消执行 pending 中的任务。

四、Executors 是一个工具类

Executors 类似于 CollectionsArrays 等 ,是一个工具类,提供工厂方法来创建不同类型的线程池。

Executors 创建线程池的方法:

// 创建固定大小的线程池
ExecutorService  pool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 ;

// 缓存线程池,线程池的数量不固定,可以根据需求自动的更改数量
ExecutorService  pool = Executors.newCachedThreadPool();

// 创建单个线程池。 线程池中只有一个线程
ExecutorService  pool = Executors.newSingleThreadExecutor() ;
		
// 创建固定大小的线程,可以延迟或定时的执行任务
ScheduledExecutorService  pool = Executors.newScheduledThreadPool();

五、 三者的区别

5.1、Executor 和 ExecutorService 的区别:

  1. Executor 是 负责线程的使用和调度的 根接口 ; ExecutorService 接口继承了 Executor,也是接口。

  2. Executor 接口定义了 execute() 方法用来接收一个 Runnable 接口的对象,而 ExecutorService 接口中的 submit() 方法可以接受 RunnableCallable 接口的对象。

  3. Executor 中的 execute() 方法不返回任何结果,而 ExecutorService 中的 submit()方法可以通过一个 Future 对象返回运算结果。

  4. 除了允许客户端提交任务,ExecutorService 还提供用来控制线程池的方法。比如:调用 shutDown() 方法终止线程池。可以通过 《Java Concurrency in Practice》 一书了解更多关于关闭线程池和如何处理 pending 的任务的知识。

5.2、总结

下表列出了 ExecutorExecutorService 的区别:

Executor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是 java 线程池的核心接口,用来并发执行提交的任务ExecutorService 继随 Executor,也是接口,扩展了方法,提供了异步执行和关闭线程池的方法
只有 execute(Runnable command) 提交任务增加了 submit(Callable<T> task)
submit(Runnable task, T result)方法提交任务
execute() 方法 无返回值两个 submit() 返回 Future 对象,可用来获取任务执行结果
不能取消任务可以通过 Future.cancel() 取消 pending 中的任务
没有提供和关闭线程有关的方法提供的关闭线程的 shutdown() 方法

5.3、Executors 与 前面二者 的区别:

Executors 类提供工厂方法用来创建不同类型的线程池。比如::

  • newSingleThreadExecutor() 创建一个只有一个线程的线程池,
  • newFixedThreadPool(int numOfThreads) 来创建固定线程数的线程池,
  • newCachedThreadPool() 可以根据需要创建新的线程,但如果已有线程是空闲的会重用已有线程。

5.4、ThreadPoolExecutor 的推荐

当ExecutorService 线程池中的线程均处于工作状态,并且线程数已达线程池允许的最大线程数时,就会采取指定的饱和策略来处理新提交的任务。

总共有四种策略:

  1. AbortPolicy (终止执行):默认策略
    Executor会抛出一个RejectedExecutionException运行异常到调用者线程来完成终止。
  2. CallerRunsPolicy(调用者线程来运行任务):
    这种策略会由调用execute方法的线程自身来执行任务,它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反馈机制并能降低新任务的提交频率。
  3. DiscardPolicy (丢弃策略):不处理,直接丢弃提交的任务。
  4. DiscardOldestPolicy (丢弃队列里最近的一个任务):

如果 Executor 还未 shutdown() 的话,则丢弃工作队列的最近的一个任务,然后执行当前任务。

如果使用 Executors 的工厂方法创建的线程池,那么饱和策略都是采用默认的 AbortPolicy ,所以如果我们想当线程池已满时,使用调用者的线程来运行任务,就要自己创建线程池,指定想要的饱和策略,而不是使用 Executors

所以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创建 ThreadPoolExecutor ( ExecutorService 接口的实现类 ) 对象,自定义一些参数,而不是调用 Executors 的工厂方法创建。

当然,在使用 Spring 框架的项目中,也可以使用 Spring 提供的 ThreadPoolTaskExecutor 类来创建线程池。ThreadPoolTaskExecutorThreadPoolExecutor 类似,也提供了许多参数用来自定义线程池,比如:核心线程池大小,线程池最大数量,饱和策略,线程活动保持时间等等。

<think>嗯,用户想了解Java中Callable、ExecutorServiceFuture的使用示例及原理分析。首先,我得回忆一下这几个类之间的关系。记得CallableRunnable类似,但可以返回结果抛出异常,而ExecutorService是用来管理线程池的,Future则用来获取异步任务的结果。 首先,我应该先给出一个简单的示例,展示如何创建Callable任务,提交到ExecutorService,并通过Future获取结果。比如,计算阶乘的任务,这样代码比较直观。代码里需要用到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来创建线程池,然后submit任务,最后用future.get()获取结果。 然后,需要解释每个组件的作用。比如Callable接口的call方法,返回结果;ExecutorService的submit方法返回Future对象;Future的get方法会阻塞直到任务完成。可能还要提到异常处理,比如Callable可以抛出异常,而Future.get()会抛出ExecutionException。 接下来,原理分析部分要说明线程池的工作机制,比如任务提交后进入队列,线程池中的线程从队列中取任务执行。Future的实现原理可能涉及状态的跟踪,比如是否完成、结果存储等。这里可能需要参考引用的资料,比如引用[5]提到Callable需要提交给执行器或包装成FutureTask执行。 还要注意比较RunnableCallable的不同,比如Callable有返回值,能抛出异常。ExecutorService的优势在于资源管理任务调度,比如避免频繁创建线程的开销,这点在引用[1][3]中都有提到。 用户可能还想知道如何处理多个任务的结果,比如使用ExecutorService.invokeAll方法,并配合Future列表来收集结果。这部分可以加一个示例,比如同时计算多个数的阶乘,展示批量提交结果获取的过程。 另外,异常处理也是重点,需要说明在Callable中抛出的异常会被包装在Future中,调用get()时才会抛出。可能还需要提到超时处理,使用future.get(timeout, unit)来避免长时间阻塞。 最后,注意事项部分应该涵盖线程池的关闭,避免资源泄漏;Future.get()的阻塞特性;以及合理配置线程池大小。这些内容在引用[2][4]中有所涉及。 确保所有代码示例使用正确的语法,比如线程池的创建、任务的提交结果的获取。同时,要检查引用标记是否正确对应,比如引用[5]提到Callable的执行机制需要ExecutorService或FutureTask。 可能用户的实际需求是希望在自己的项目中实现异步任务处理,所以需要强调这些组件如何配合提高程序性能,以及如何处理返回结果异常。同时,相关问题部分可以引导用户进一步了解性能优化或高级用法,比如使用CompletionService或者CompletableFuture。</think>### Java中Callable、ExecutorServiceFuture使用示例及原理分析 #### 一、基础使用示例 ```java // 创建线程池(核心组件)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3); // 定义Callable任务(可返回结果) Callable<Integer> factorialTask = () -> { int result = 1; for(int i=1; i<=5; i++) result *= i; return result; }; // 提交任务并获取Future对象 Future<Integer> future = executor.submit(factorialTask); // 获取异步计算结果(阻塞方法) Integer result = future.get(); // 返回120 ``` #### 二、核心组件解析 1. **Callable接口** - 定义可返回值的异步任务 - 必须实现`call()`方法,支持泛型返回类型 - 可抛出检查异常(与Runnable的核心区别)[^2] 2. **ExecutorService** - 线程池管理接口(`newFixedThreadPool`/`newCachedThreadPool`) - 任务提交方法: - `submit()`:返回Future对象(支持Callable/Runnable) - `invokeAll()`:批量提交任务[^3] 3. **Future机制** - 异步计算结果容器(状态跟踪:未完成/已完成) - 关键方法: - `get()`:阻塞获取结果(支持超时参数) - `isDone()`:检查任务状态 - `cancel()`:尝试取消任务[^5] #### 三、工作原理示意图 ``` [任务提交] → ExecutorService → [任务队列] ↓ [工作线程] → [执行call()] ↓ [结果封装] → Future对象 ``` #### 四、高级应用场景 **多任务并行处理示例:** ```java List<Callable<String>> tasks = Arrays.asList( () -> fetchDataFromAPI("api1"), () -> processImage("img1.jpg"), () -> calculateStatistics() ); List<Future<String>> futures = executor.invokeAll(tasks); for(Future<String> f : futures) { System.out.println(f.get()); // 顺序获取结果 } ``` #### 五、异常处理机制 ```java try { Future<Object> future = executor.submit(() -> { if(errorCondition) throw new CustomException(); return normalResult; }); Object data = future.get(); } catch (ExecutionException e) { Throwable rootCause = e.getCause(); // 获取原始异常 } ``` #### 六、性能优化建议 1. 根据任务类型选择线程池类型: - CPU密集型:固定大小线程池(n+1) - IO密集型:缓存线程池[^1] 2. 使用`Future.get(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避免死锁 3. 配合`CompletionService`实现结果优先处理 #### 七、注意事项 1. **必须关闭线程池**: ```java executor.shutdown(); // 或 executor.shutdownNow(); ``` 2. **避免过度阻塞**: ```java if(future.isDone()) { result = future.get(); } ``` 3. **资源竞争处理**: ```java FutureTask<Integer> futureTask = new FutureTask<>(callable); new Thread(futureTask).start(); // 替代方案 ``` : 线程池类型选择需考虑任务特性 : Callable支持返回值与异常抛出 [^3]: invokeAll实现批量任务提交 : FutureTask的底层实现机制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