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
文章平均质量分 91
xiaoliuliu2050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1 人身五行 初识
人身之五脏五行为肺金、心火、肝木、肾水、脾土五行为人体五脏之能的五种活动现象。人身五行编辑宇宙间上下左右与中心五点均衡之基本动能,为能的升、降、扩散、收缩与稳定,其作用综合分别为火、水、木、金、土代表之,能的生长为阳,消耗为阴,能的助力为生,阻力为克。人为小天地,天地之五行即人身体的五行。兹以肺「金」为例:肺主气、气动即为风,风即能,金能传热(能),吸热转载 2017-06-08 14:34:19 · 1347 阅读 · 0 评论 -
肾经 穴位 和功能
足少阴肾经循经穴位:从脚小趾下边开始,斜向脚底心(涌泉穴),出于舟骨粗隆下(然谷穴、照海穴、水泉穴),沿内踝之后(太溪穴),分支进入脚跟中(大钟穴);上向小腿内(复溜穴,交信穴;会三阴交穴),出窝内侧(筑宾穴、阴谷穴),上大腿内后侧,通过脊柱(会长强穴)属于肾、络于膀胱(肓俞穴、中注穴、四满穴、气穴穴、大赫穴、横骨穴;会关元穴、中极穴)。肾经经络循经线路图 它直行的脉:从转载 2017-06-08 18:00:19 · 8945 阅读 · 0 评论 -
12 经络的走向图和说明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转载 2017-06-08 17:30:15 · 2943 阅读 · 0 评论 -
经络是怎样分类命名的?十二经脉的分布和循行
经络,是经脉、络脉的合称,其内连五脏六腑,外络肢节孔窍、皮肉筋 骨,把人体内外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经脉可分“正经”、“奇经”两大类。所谓正经,即手足三阴、三阳经脉的 总称。合为十二条经脉,故又称“十二经脉”,亦谓“十二正经”。所谓“奇” 者,异也。以其在循行路线、同内脏的联系等方面均有别于正经,故称为奇经。《圣济总录》谓: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转载 2017-06-08 17:28:28 · 2292 阅读 · 0 评论 -
五行与四季养生
从玄学相应理论。四季与五行息息相关,只有注重规律才能科学养生!春季(木)木:属春天 春天和风煦日,万物复苏,正是草木生发的时机。 日出东方,与木相似。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实际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属木的器官是肝、胆转载 2017-06-08 16:05:37 · 1054 阅读 · 0 评论 -
人体五行图
五行人体图解 一、五行: 五行特性对应人体系统对应管理系统木木能生火,被金所克免疫系统销售系统火火化为灰生土,被水所克内分泌系统营销系统土土凝聚生金,被木所克消化系转载 2017-06-08 14:55:34 · 7437 阅读 · 0 评论 -
1天 的每个时辰与 5行的关系
1.古人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依次为子时(23-1)丑时(1-3)寅时(3-5)卯时(5-7)辰时(7-9)巳时(9-11)午时(11-13)未时(13-15)申时(15-17)酉时(17-19)戌时(19-21)亥时(21-23)2.十二地支与五行的对应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水土木木土火火土金金土水原创 2017-06-08 15:16:18 · 944 阅读 · 0 评论 -
五行与四季
五行与四季五行的命名,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实践与智慧,古人是由于对一年四季的观察,而领悟到五行关系的存在。春、夏、秋、冬,每一年都在循环,这个循环从来不会被打乱,从来不会消失。五行理论也是这样,不同点在于五行是一套概念系统,而四季则是客观存在的天道。无论人类是否存在,无论人类是否有文明,无论我们是不是总结出五行理论,四季都会自然地存在。四季的变化准确而有规律,是自然法则的直接体现,是天道的代言转载 2017-06-08 15:14:24 · 1569 阅读 · 0 评论 -
五脏有问题,该怎么调理?
相生: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相克:木土水火金肝脾肾心肺肝有问题 怎么办 补肾水,水多火小 火小金多 金多木少。所以 补水也要是一个合适的量,不能 不得太多。太多了心火太弱。反而吸收不了。讲究一个平衡。原创 2017-06-08 14:49:27 · 504 阅读 · 0 评论 -
人体12个最重要的穴位图
1、合谷穴。合谷穴的取穴:用拇指第一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根据经络理论以及实践证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证。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头面上的病,如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肿、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疗。在按摩时,两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紧一转载 2017-06-09 15:50:27 · 5694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