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一、前言
- 二、硬件选型
- 三、安装Python环境
- 四、设计后端服务器与前端页面
- 五、 ESP8266-WIFI模块调试过程
- 五、STM32代码设计
- 六、如何使用本项目?
- 七、使用STM32代码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项
- 八、代码移植更改
- 九、 ESP8266-WIFI模块调试过程
- 十、微波雷达模块调试
- 十一、雷达模块数据处理
一、前言
1.1 项目介绍
【1】项目开发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主题。睡眠作为人类生活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信息化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人群出现睡眠质量问题,如失眠、浅睡、频繁醒来等症状。研究表明,睡眠质量与多种健康问题密切相关,包括心血管疾病、代谢紊乱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等。因此,监测和改善睡眠质量已成为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目标。
传统的睡眠监测方法主要依赖于通过接触式传感器,如心率带、脑电波监测设备等。这些方法虽然能够提供较为精确的数据,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佩戴不舒适、影响睡眠、复杂的操作等。因此,非接触式睡眠监测技术逐渐受到关注,特别是毫米波雷达技术和红外温度传感器的应用,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性。
毫米波雷达技术利用60GHz频段的雷达波,通过探测人体的微小运动(如呼吸、心跳等生理信号),实现对睡眠状态的监测。这种技术具有非接触、非侵入、无辐射等优点,非常适合在睡眠环境中应用。与传统的睡眠监测方法相比,毫米波雷达技术不仅可以提供高精度的数据,还能消除佩戴设备的麻烦,使人们在完全自然的状态下进行睡眠监测。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