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Python版》编程作业题思路以及自我总结·第四~六章
——————
这几天从第四章一直学到了第六章,感觉有必要小结一下,同时也和大伙分享一下自己的设计思路遇到的坑和收获到的经验,欢迎交流!
ps: Markdown 编辑模式感觉有点像 LaTeX,哈哈。
——————
第四章
1. 有序队列
题目内容
一开始给出了一个由小写字母组成的字符串 S。我们规定每次移动中,选择最左侧的字母,将其从原位置移除,并加到字符串的末尾。这样的移动可以执行任意多次。
返回我们移动之后可以拥有的最小字符串(注:在Python3中,字符串的大小可用不等号比较)。输入格式
S。S为仅含有小写字母的字符串,长度不超过100000。
输出格式
一个与S等长的字符串。
输入样例
“cba”
输出样例
acb代码模板(建议复制粘贴使用):
def func(S): # your code here return output S = eval(input()) print(func(S))
思路:
1. 起初按照贪心策略(课件第六章会提到),也就是从第一个字符开始,依次比较大小,然后找到最好的结果。但是这样存在很多问题。
例如:由于检索的字符串是循环的,因此容易造成比较的死循环;再如,如果字符串是’abcd…vwxyabcd…vwxyz’的话,也不易比较。
2. 更改策略:将整个字符串直接进行比较。由于字符串均为小写,因此最小的一定是以‘a’开头。可以先找到‘a’的位置,然后比较‘a’开头的字符串。同时借鉴了讨论区里大家的思路,用了切片。
代码:
def func(S):
min = []
# 找到所有'a'的字母位置
for index in range(len(S)):
if S[index] == 'a':
min.append(index)
# 比较字符串
final = min[0]
for i in min[1:]:
if (S[i:] + S[:i]) < (S[final:] + S[:final]):
final = i
# 输出结果
return (S[final:] + S[:final])
测试结果
用例 | 时间(ms) | 内存(kb) |
---|---|---|
用例1通过 | 36 | 4500 |
用例2通过 | 33 | 4516 |
用例3通过 | 33 | 4492 |
用例4通过 | 121 | 5148 |
2. 最近的请求次数
题目内容
计算每个事件发生之时,往前算10000毫秒内有多少个事件发生,包含当事件;也即对于列表中的每个元素k,算出整个列表中有多少个元素介于k-10000和k(两端均含)之间。输入格式
一个已排序列表mylist,所有元素为非负整数,记录各个请求的发生时间,单位为毫秒。
输出格式
一个与mylist等长的列表。
输入样例
[0,10,100,1000,10000,20000,100000]
输出样例
[1,2,3,4,5,2,1]代码模板(建议复制粘贴使用):
def func(mylist): # your code here return output mylist = eval(input()) print(func(mylist))
思路:
- 一开始觉得,既然时间是从左到右递增的,那么只要检查这个数前面的、在给定时间范围内的数字就好。但是,这样忽略了一种情况,即当同一时刻出现多组数据的情况。
- 于是在代码中添加了向后查找,同时计数。但是这样会导致最后一个用例超时。说明还有优化的余地。
- 在看过讨论区以及一位网友贴出的代码后,找到原因,即在统计数字过程中“不够偷懒”:
假设 第 10 个数字之前有 4 个满足条件,即第 [9,8,7,6] 个数字,那么在查找第 11 个数字时,直接从第 6 个数字开始即可,无需从头。
如此一来,减少了比较的数据量,从而减少了读写次数,提高了效率。 - 此外如果从列表末尾向前查找的话,既能够保证上面第 1 条提到的问题,又可以减少一次查找,优化了第 2 条的情况。
- 其实这个"用列表存储"的思路在第 6 章中特别讲到,是一个“牺牲空间来缩短时间”的方法。
代码:
def func(mylist):
# 新建输出列表, index 表示上一次循环得到的距离10000的位置
output = [0]*len(mylist)
index = len(mylist) - 1
# 遍历每个输入数
for id in range(len(mylist) - 1,-1,-1):
# 和上一个数字进行对比,相同则直接赋值
if id < len(mylist) - 1 and mylist[id] == mylist[id + 1]:
output[id] = output[id + 1]
else:
while mylist[id] - mylist[index] <= 10000 and index >= 0:
index -= 1
output[id] = id - index
return output
mylist = eval(input())
print(func(mylist))
测试结果
用例 | 时间(ms) | 内存(kb) |
---|---|---|
用例1通过 | 30 | 4484 |
用例2通过 | 32 | 4496 |
用例3通过 | 34 | 4484 |
用例4通过 | 43 | 6780 |
3. 基数排序
题目内容
实现一个基数排序算法,用于10进制的正整数从小到大的排序。
思路是保持10个队列(队列0、队列1…队列9、队列main),开始,所有的数都在main队列,没有排序。
第一趟将所有的数根据其10进制个位(0~9),放入相应的队列0~9,全放好后,按照FIFO的顺序,将每个队列的数合并排到main队列。
第二趟再从main队列队首取数,根据其十位的数值,放入相应队列0~9,全放好后,仍然按照FIFO的顺序,将每个队列的数合并排到main队列。
第三趟放百位,再合并;第四趟放千位,再合并。
直到最多的位数放完,合并完,这样main队列里就是排好序的数列了。输入格式:
一个列表mylist,其中mylist包含一些需要排序的正整数,正整数互不相同且均不超过100000,且个数在1至1000之间。
输出格式:
一个与mylist等长的列表。
输入样例:
[8, 91, 34, 22, 65, 30, 4, 55, 18]
输出样例:
[4, 8, 18, 22, 30, 34, 55, 65, 91]代码模板(建议复制粘贴使用):
def func(mylist): # your code here return output mylist = eval(input()) print(func(mylist))
思路:
- 这道题感觉根据题目描述完成就可以了,没有太大问题。
- 需要注意的是 OJ 系统没有
list.clear()
方法,可以用list = []
的方法清空列表
代码:
# 基数排序法,OJ 没有list.clear() 方法,会报错,可使用其他方法重置 @yolmes
# 判断各个位数的值
def judge(number, p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