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朋友圈里的母亲节,爱真的到位了吗?
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朋友圈总会被铺天盖地的母亲节祝福刷屏。那些精心挑选的文案,搭配着或温馨或唯美的图片,字里行间都是对母亲的感恩与爱意。“妈妈,您辛苦了”“感谢您给予我的一切”“愿时光温柔以待,爱您永不止息”…… 诸如此类的话语,满屏皆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爱意浓浓的海洋 。
然而,当我们从这看似热闹的朋友圈场景中抽离出来,回归到现实生活,却不禁要问:朋友圈里的孝顺,真的能等同于我们对母亲的爱吗?在这满屏的祝福背后,又有多少人真正将对母亲的关怀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呢?
很多人平时因为工作繁忙、生活琐碎,与母亲的联系仅仅局限于偶尔的电话问候,甚至有时候连电话都打得少之又少。等到母亲节这一天,才突然想起要表达对母亲的爱,于是赶忙在朋友圈发一条状态,似乎这样就能弥补平日里对母亲的忽视。但对于母亲而言,她们真正渴望的,是孩子实实在在的陪伴,是在她生病时递上的一杯热水,是在她疲惫时为她分担家务的行动,是在日常相处中耐心倾听她的唠叨,而不是一条朋友圈里的祝福。
我有个朋友,平日里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母亲节那天,我看到他在朋友圈发了一段很长的文字,言辞恳切,表达着对母亲的思念与感恩,还配上了母亲年轻时的照片,引得一众好友点赞。可没过多久,我偶然和他母亲聊天,老人家言语间满是对儿子的牵挂,说已经很久没见到儿子了,只能通过电话听听声音,最近身体不太舒服,也不想让儿子担心,就没告诉他。那一刻,我不禁感到有些悲哀,朋友圈里的深情款款,在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这种 “朋友圈孝顺” 现象的背后,折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