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中学生古诗文大会(初中组):单选题真题和独家解析

我们继续来做中学生古诗文大会(初中组)——简称初中生古诗文大会的一些真题,让大家了解初中生古诗文大会的考察内容和形式,并且提供了我独家的题目解析和答案,供初中的同学们学习和参考。

有家长朋友问初中生古诗文大会和小学生古诗文大会有什么不同,除了题型略有不同外,最主要的是考察的内容深度和广度不同,初中的题目中对于文言文的考察大幅增加,而小学生古诗文大会的题目还是偏向诗词,包括内容和作者,诗词方面的内容有些题目在小学和初中都会考到。所以,要在初中古诗文大会中取得好成绩,平时要加强对文言文的学习和理解。

以下题目截取自我独家制作的在线真题集,都是来自于历届真题,去重、合并后,每道题都有参考答案和解析,部分还提供了拓展知识,孩子无需再寻找资料,就能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掌握题目背后的知识。

*1. 下列诗词与重阳节有关的一项是()。

A.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B.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C.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D.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答案:C。A七夕。B元宵。D七夕。【知识拓展】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也是关于重阳节的诗,常考。

*2.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元宵节旧俗以元夜张灯为戏,故又称“灯节”

B.端午一般认为起源于纪念屈原

C.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天,起源于晋文公悼念儿子的事

D.重阳节在九月初九,九是阳数,故称“重阳”

答案:C。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知识拓展】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3. 下列著作与编撰者对应不正确的是()。

A.《韩诗外传》——韩婴

B.《战国策》——刘安

C.《礼记》——戴圣

D.《梦溪笔谈》——沈括

答案:B,B选项的编撰者是刘向,其他正确。

*4. 以下不是屈原的作品的一项是()。

A.《九歌》

B.《离骚》

C.《橘颂》

D.《书愤》

答案:D。《书愤》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知识拓展】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等。《橘颂》是《九章》中的一篇。

*5. 以下不属于送别诗的是()。

A.《送灵澈上人》

B.《赠汪伦》

C.《别董大》

D.《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答案:D。《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知识拓展】送别诗指朋友远行,自己作诗送之。情感表达的较为丰富,常见的情感有:离愁别绪、激励劝勉、安慰宽解、关心忧虑、思恋盼归。留别诗指自己远行或去别处发展,自己作诗留给友人或事物。

*6. 以下成语不是出自《列子》的是()。

A.愚公移山

B.朝三暮四

C.歧路亡羊

D.杞人忧天

答案:B。B朝三暮四,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庄子·齐物论》。这则成语原指一养猴人以果子饲养猴子,施以诈术骗猴的故事,后用以比喻变化多端,捉摸不定,反复无常。含贬义。

*7. 以下句中的"谢"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薛谭乃谢求反

B.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

C.父斥之,儿谢

D.帝怒,群臣谢去

答案:A。A是认错、道歉的意思。BCD告辞、告退、告别。

*8. 以下选项中的连词"而"的作用解释错误的是()。

A.张丞相好草圣而不工(表转折)

B.侄惘然而止(表修饰)

C.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表并列)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表承接)

答案:C。C选项“而”的作用表转折。

*9. 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写的是()。

A.纪昀

B.蒲松龄

C.吴承恩

D.许仲琳

答案:B。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写妖魔鬼怪比平常人高一等,对贪婪的讽刺入骨三分。

*10. 在下列古地别称中,指今天成都市的是()。

A.金陵

B.广陵

C.姑苏

D.锦官城

答案:D。ABC分别代表南京、扬州、苏州。多首古诗中提到的锦城、锦官城均指成都。这个知识点常考,在多首诗中出现锦官城,或锦城。


推荐学习资源:初中古诗文大会配套学习资源,帮助孩子提高备考效率、夯实语文和古诗文知识储备,语文考试和中考多得好几分

欢迎找我获得免费样题一份,免费体验在线真题集。

  • 21
    点赞
  • 2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由于蓝桥杯省赛的试题不允许公开,因此我们无法提供完整的试题及答案解析。以下是部分题目及答案解析供参考: 1. 两个数的和 题目描述: 输入两个整数,求它们的和。 输入格式: 共一行,包含两个整数。 输出格式: 共一行,包含一个整数,表示两个整数的和。 Java代码: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in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a = in.nextInt(); int b = in.nextInt(); System.out.println(a + b); } } 2. 等差数列 题目描述: 输入一个整数n和一个整数d,输出1到n的等差数列,公差为d。 输入格式: 共一行,包含两个整数n和d。 输出格式: 共n行,每行一个整数,表示等差数列中的一个数。 Java代码: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in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n = in.nextInt(); int d = in.nextInt(); int x = 1; for (int i = 0; i < n; i++) { System.out.println(x); x += d; } } } 3. 最长上升子序列 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长度为n的整数序列,求它的最长上升子序列的长度。 输入格式: 共一行,包含n个整数,表示整数序列。 输出格式: 共一行,包含一个整数,表示最长上升子序列的长度。 Java代码: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in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n = in.nextInt(); int[] a = new int[n]; int[] f = new int[n]; for (int i = 0; i < n; i++) { a[i] = in.nextInt(); f[i] = 1; } int ans = 1; for (int i = 1; i < n; i++) { for (int j = 0; j < i; j++) { if (a[j] < a[i]) { f[i] = Math.max(f[i], f[j] + 1); } } ans = Math.max(ans, f[i]); } System.out.println(ans); } } 以上是部分题目及答案解析,仅供参考。建议考生在备战蓝桥杯省赛时,认真复习基础知识,多做题、多思考,提高解题能力。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好真题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