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会更新在主站深入浅出区块链社区
原文链接:深入理解Plasma(一)Plasma 框架
这一系列文章将围绕以太坊的二层扩容框架,介绍其基本运行原理,具体操作细节,安全性讨论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等。本篇文章作为开篇,主要目的是理解 Plasma 框架。
Plasma 作为以太坊的二层扩容框架,自从 2017 年被 Joseph Poon(Lightning Network 创始人)和 Vitalik Buterin (Ethereum 创始人)提出以来[1],一直是区块链从业人员关注的焦点[2]。首先需要明确的是,Plasma 实质上是一套框架,而不是一个单独的项目,它为各种不同的项目实际项目提供链下(off-chain)解决方案。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对 Plasma 感到疑惑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在缺乏实际应用场景的情况下很难将 Plasma 解释清楚。
因此,理解 Plasma 是一套框架是理解 Plasma 的关键。
从区块链扩容谈起
在介绍 Plasma 之前,不得不先介绍区块链扩容。我们都知道,比特币(Bitcoin)和以太坊(Ethereum)作为目前最广泛使用的区块链平台,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可扩展性(Scalability)。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区块链中的可扩展性问题并不是单独特指某个问题,而是区块链想要实现 Web3.0[3] 的愿景,为亿万用户提供去中心化服务所要克服的一系列挑战。虽然以太坊号称是“世界计算机”,但这台“计算机”却是单线程的,每秒钟只能处理大约 15 条交易,与目前主流的 Visa 和 MasterCard 动辄每秒上万的吞吐量相比实在相形见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