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Socket CAN的理解(2)——【Socket的原理及使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Righthek 谢谢!

           为了能够对Socket CAN的深入理解,我们需要了解Socket的机制。

         Socket的中文翻译为“插座”,在计算机世界里称为套接字。Socket最初是作为网络上不同主机之间进程的通信接口,后来应用越来越广,在同一主机上的不同进程之间通信也可以用Socket。简单来说,当网络上不同主机之间的两个进程(A、B)采用Socket进行通信时,那么它们之间需要建立一个通信端点,即创建Socket,创建Socket时就分配端口号和网络地址。当进程A向进程B发送数据时,那么进程A必须要知道进程B的网络地址及端口号。

         Socket采用C/S模型进行设计的,即Client/Server,面向客户端—服务器模型。

         每一个Socket都用一个半相关描述:

         {协议,本地地址,本地端口}

         一个完整的Socket则用一个相关描述:

         {协议,本地地址,本地端口,远程地址,远程端口}

 

        一、Socket的类型

        Socket有三种类型:

        1、字节流套接字(SOCK_STREAM)

        字节流的套接字可以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面向连接的通讯流。数据按何种顺序发送,就按何种顺序接收。例如,当我们按顺序发送A-B-C,那么在数据到达接收端时,它的顺序也是A-B-C。字节流套接字采用的是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协议。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2、数据报套接字(SOCK_DGRAM)

      数据报套接字定义了一种无连接的服务。所谓无连接服务,简单来说,即在发送数据时,无需在收发两端建立类似TCP那样的握手连接,在发送时,将数据打包,然后加上远程IP地址,即可把该数据包发送出去。

      数据通过相互独立的报文进行传输。并且是无序的、不可靠的传输。

                                                           

        3、原始套接字(SOCK_ROW)

       原始套接字是我们需要关心的,因为我们的Socket CAN采用的即是原始套接字。该接口允许对较底层协议进行操作,如IP、ICMP等。原始套接字常用于检验新的协议实现或访问现有服务中配置的新设备。

      套接字的工作流程如下:

      先启动服务器,通过调用socket()函数建立一个套接字,然后调用bind()函数将该套接字和本地网络地址联系在一起,再调用listen()函数使套接字做好侦听的准备,并规定它的请求队列的长度,之后就调用accept()函数来接收连接。客户端在建立套接字之后就可调用 connect()和服务器建立连接。连接一旦建立,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就可以通过调用recv()/recvfrom()函数和send()/sendto函数来进行发收数据。最后,待数据传送结束后,双方调用close()函数关闭套接字。

         下面我们来写两个简单的基于Socket的CAN应用程序,但是我们采用的是SOCK_ROW,因此在套接字工作流程上有区别于SOCK_STREAM和SOCK_DGRAM。由于Socket采用C/S模型进行设计的,所以我们的这两个程序也分别为Server和Client。

         首先是server端的程序,我们需要写一个服务器的程序,该程序接收来自客户端发来的数据,代码如下:

         int can_recv()

        {

                int sock_fd;

               unsigned long nbytes, len;

               struct sockaddr_can addr;

               struct ifreq ifr;

              /*为了能够接收CAN报文,我们需要定义一个CAN数据格式的结构体变量*/

              struct can_frame frame;

              struct can_frame *ptr_frame;

             /*建立套接字,设置为原始套接字,原始CAN协议 */

             sock_fd = socket(PF_CAN,SOCK_RAW,CAN_RAW);

            /*以下是对CAN接口进行初始化,如设置CAN接口名,即当我们用ifconfig命令时显示的名字 */

            strcpy(ifr.ifr_name,"can0");

            ioctl(sock_fd, SIOCGIFINDEX, &ifr);

            printf("can0 can_ifindex = %x\n",ifr.ifr_ifindex);

            /*设置CAN协议 */

           addr.can_family = AF_CAN;

           addr.can_ifindex = 0;

         /*将刚生成的套接字与网络地址进行绑定*/

         bind(sock_fd, (struct sockaddr*)&addr, sizeof(addr));

         /*开始接收数据*/

         nbytes = recvfrom(sock_fd, &frame, sizeof(struct can_frame), 0, (struct sockaddr *)&addr, &len);

        

         /*get interface name of the received CAN frame*/

         ifr.ifr_ifindex = addr.can_ifindex;

         ioctl(sock_fd, SIOCGIFNAME, &ifr);

         printf("Received a CAN frame from interface %s\n",ifr.ifr_name);

        /*将接收到的CAN数据打印出来,其中ID为标识符,DLC为CAN的字节数,DATA为1帧报文的字节数*/

         printf("CAN frame:\n ID = %x\n DLC = %x\n" \

                    "DATA = %s\n",frame.can_id,frame.can_dlc,frame.data);

         ptr_frame = &frame;

         return 0;

       }

 

         接下来是CAN的发送程序,即客户端,代码如下:

         int can_send()

        {

               int sock_fd;

               unsigned long nbytes;

               struct sockaddr_can addr;

               struct ifreq ifr;

               struct can_frame frame;

              /*建立套接字,设置为原始套接字,原始CAN协议 */

              sock_fd = socket(PF_CAN,SOCK_RAW,CAN_RAW);

              /*以下是对CAN接口进行初始化,如设置CAN接口名,即当我们用ifconfig命令时显示的名字 */

             strcpy((char *)(ifr.ifr_name), "can0");

    ioctl(sock_fd, SIOCGIFINDEX, &ifr);

    printf("can0 can_ifindex = %x\n", ifr.ifr_ifindex);

    addr.can_family = AF_CAN;

    addr.can_ifindex = ifr.ifr_ifindex;

    /*将刚生成的套接字与CAN套接字地址进行绑定*/

     bind(sock_fd, (struct sockaddr*)&addr, sizeof(addr));

     /*设置CAN帧的ID号,可区分为标准帧和扩展帧的ID号*/

     frame.can_id = 0x1122;

     strcpy((char *)frame.data,"hello");

     frame.can_dlc = strlen(frame.data);

     printf("Send a CAN frame from interface %s\n", ifr.ifr_name);

     /*开始发送数据*/

     nbytes = sendto(sock_fd, &frame, sizeof(struct can_frame), 0, (struct sockaddr*)&addr, sizeof(addr));

     return 0;

}

        上面两个程序看完后,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这两个程序没有listen()和accept()函数呢?其实这两个程序是独立的运行的,并不像字节流套接字(SOCK_STREAM)和数据报套接字(SOCK_DGRAM),需要先运行服务器进行侦听。SOCK_STREAM和SOCK_DGRAM的两个server和client程序是通过网络相互收发数据。而CAN的socket的server和client程序收发数据的对象是CAN总线。server从CAN总线上接收数据,client将数据发到CAN总线上,当CAN总线上有数据时,server才能接收数据,当CAN总线空闲时,client才能将数据发送出去。

 

        以上是对套接字的简单理解,并附上socket CAN的简单上层应用代码,如有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在Linux操作系统下,可以使用SocketCAN来进行CAN总线通信。SocketCAN是一个通用的CAN设备驱动和套接字接口,它提供了一种基于套接字的API来访问CAN设备。 首先,需要确保系统内核中加载了CAN设备驱动。可以通过modprobe命令来加载对应的内核模块。例如,对于CAN设备驱动“can0”,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加载该模块: ``` sudo modprobe can sudo modprobe can_raw sudo modprobe vcan ``` 接下来,需要创建一个CAN设备接口,在这个接口上进行通信。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创建一个CAN设备接口: ``` sudo ip link set can0 type can bitrate 250000 sudo ifconfig can0 up ``` 上述命令中的“can0”为设备接口名称,可以根据需要自行指定。而“bitrate 250000”设置了CAN总线的波特率为250kbps,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波特率。 在CAN设备接口创建成功后,就可以使用SocketCAN来进行CAN总线通信了。可以使用C语言或者其他编程语言进行开发。 在C语言中,可以使用socket函数创建一个套接字,并调用相应的API函数来发送和接收CAN消息。具体的代码实现可以参考SocketCAN的官方文档和示例代码。 总之,通过使用SocketCAN,可以很方便地在Linux系统下进行CAN总线通信,实现CAN消息的发送和接收。同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开发,以满足特定的应用场景。 ### 回答2: 在Linux下,使用SocketCAN可以进行CAN总线通信。SocketCAN是Linux内核中的一种CAN总线子系统,它提供了一组API函数,使开发者可以通过套接字接口访问CAN总线。 首先,在使用SocketCAN之前,需要确保Linux内核已经加载了can和can-raw的驱动模块。可以通过执行命令`sudo modprobe can`和`sudo modprobe can-raw`加载这两个模块。 接下来,可以使用`socket()`函数创建一个套接字,并使用`bind()`函数将该套接字与CAN总线上的某个接口进行绑定。例如,可以使用`AF_CAN`作为地址族参数,使用`struct sockaddr_can`结构体来指定CAN接口的名称和其他参数。然后,使用`recvfrom()`函数从套接字中接收CAN帧数据,使用`sendto()`函数将CAN帧数据发送到套接字。在`recvfrom()`和`sendto()`函数的参数中,需要使用`struct can_frame`结构体来描述CAN帧的数据。 除了基本的接收和发送功能外,SocketCAN还提供了一些其他的功能,比如设置过滤器来屏蔽或接收特定ID的CAN帧,以及设置CAN总线的位速率等。这些功能可以通过使用`setsockopt()`函数,并指定`SOL_CAN_RAW`或`SOL_CAN_FILTER`等选项来实现。 总之,使用SocketCAN可以方便地在Linux下实现CAN总线通信。通过使用SocketCAN提供的API函数和结构体,开发者可以在Linux系统中直接使用套接字接口进行CAN数据的接收和发送,同时也可以利用SocketCAN提供的其他功能来优化CAN总线通信的处理。 ### 回答3: SocketCAN是一个开源的Linux内核网络层协议栈,它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接口,用于在Linux中进行CAN总线通信。它能够实现CAN硬件的底层访问和CAN消息的发送和接收,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工具和库,方便开发人员进行CAN总线应用程序的开发。 在Linux中使用SocketCAN进行CAN总线通信,首先需要加载CAN网络驱动模块。然后,可以使用工具如candump和cansend来发送和接收CAN消息。candump用于监听CAN总线上的消息,而cansend用于发送CAN消息。 另外,SocketCAN还提供了一组C语言库函数,可以用于在程序中进行CAN总线通信。这些库函数可以方便地创建和绑定CAN套接字,发送和接收CAN消息。通过设置套接字的选项,还可以实现CAN过滤和接收超时等功能。 使用SocketCAN进行CAN总线通信的好处是,它可以提供高性能和低延迟的数据传输。此外,SocketCAN还支持多个CAN网络接口的管理,可以同时与多个CAN总线通信。 总而言之,使用SocketCAN进行CAN总线通信可以方便地在Linux中开发和调试CAN总线应用程序,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硬件访问、消息发送和接收的工具和库函数。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