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S(广度优先搜索)的理解与代码实现

BFS理论

BFS,宽度优先搜索(又称广度优先搜索)是最简便的图的搜索算法之一,这一算法也是很多重要的图的算法的原型。Dijkstra单源最短路径算法和Prim最小生成树算法都采用了和宽度优先搜索类似的思想。其别名又叫BFS,属于一种盲目搜寻法,目的是系统地展开并检查图中的所有节点,以找寻结果。换句话说,它并不考虑结果的可能位置,彻底地搜索整张图,直到找到结果为止。

——百度百科

说人话:BFS就是从一个点出发,找跟他相邻的所有点,再从相邻的点去找相邻的点(重复点不要再遍历),直到遍历完整张连通图。

很多人会拿DFS和BFS做比较学习,下面就是我做的图:

DFS类似于树的前序遍历,BFS类似于树的层次遍历。我的图也用树形结构展现。当然我们得知道,树是特殊的图,两个算法对图也成立。

代码实现

从理论到代码,自古是数据结构的难题。就像我学了半年的数据结构,除了会解数学题,实际上数据结构的应用,也就是代码实现,还差得远。

BFS的理论核心就是“层次遍历”,那么怎么去实现所谓的“层次”呢?这就需要队列的帮助。
如果你不知道队列是什么,队列的核心就是先进先出,比如排队打饭。详细了解可以看其他文章。

从A入手,A能遍历到BC,那么BC入队。接着找队首元素B,DE入队,B出队,此时队列包含CDE;再遍历队首元素C,FG入队,C出队,此时队列包含DEFG......最后DEFG分别出队,无入队成员。

不需记层的bfs

#include<queue>自动帮你实现队列,我们只需要记住三个函数:
q.push();//入队
q.pop();//出队
q.empty();//是个会返回值的函数,如果是空返回1,如果非空返回0

此外,就是pair类型。
make_pair(x,y)是2个数据组合成一组数据。
C++ pair的基本用法总结(整理)_c++ pair用法-CSDN博客
p.first表示第一个元素,p.second表示第二个元素。

search是四周发散的搜索,(x,y)是原点坐标,(px,py)是相邻点的坐标。
dx,dy数组就是题目需要的方向,可以随时调整。

int dx[5]={0,1,-1,0,0};
int dy[5]={0,0,0,1,-1};
bool s[105][105]={0};
queue<<int,int> > p;

void bfs(int startx,int starty)
{
	q.push(make_pair(startx,starty));//startx,starty是起始位置 
    while(!height.empty()){//如果队列非空
	    search(q.front());//队首元素四周发散搜索
	    q.pop();//队头元素pop掉
    }
	return ;
}
void search(pair<int,int> pos)
{
	int x=pos.first,y=pos.second;
	for(int i=1;i<=4;i++){
		int px=x+dx[i],py=y+dy[i];
		if(px<1||px>n||py<1||py>m||s[px][py])//越界或者已经标记过那么跳过 
			continue;
		
		s[px][py]=1;//标记为已阅 
		p.push(make_pair(px,py));//新点入队 
	} 
	return ;
}

需要记层的bfs

需要记录层数,那么会多一个“层数”的设置,我们设置为depth。
比如最上面这张图,A是第一层,BC是第二层,DEFG是第三层。
那么我的解法是,A后面放一个0,BC后面放一个0,DEFG后面放一个0。
碰见0,那么需要跳出循环,然后层数增1,再开启下一个点的遍历。
所以我采用了两层循环(但是实际上这是一个线性复杂度),第一层就是空则退出循环,第二层就是遇见0则退出循环。
当然,退出循环后,0也得出队,这是一个细节。

然后记录层数,我用s1数组表示已遍历,用s数组记录层级。
剩下的就是细节问题了。

void bfs(int x,int y){
    s[x][y]=0;//初始位置是0 
    s1[x][y]=1;//已经搜索过 
    xy.push(make_pair(x,y));
    
    while(!xy.empty()){
    	xy.push(make_pair(0,0));
    	while(xy.front().first!=0){
			search(xy.front());
    		xy.pop();
		}
		xy.pop();//不然(0,0)这一对会一直留在原地没法弹出来 
		
		depth++;//增加层数 
	}
    return ;
}
void search(pair<int,int> pos)
{
	int x=pos.first,y=pos.second;
	
	for(int i=1;i<=4;i++){
		int px=x+dx[i],py=y+dy[i];
		if(px<1||px>n||py<1||py>m||s1[px][py])//越界或者已经标记过
			continue;//bfs思维和dfs不一样!他不是递归形式 
		
		s1[px][py]=1;
		s[px][py]=depth;
		xy.push(make_pair(px,py));//这里是入队而不是再一次bfs,这是广搜 
	} 
	return ;
}

典例

以下是一个需要记录层数的例子:
数据结构实验——基于广度优先搜索的六度空间理论验证-CSDN博客
以下是bfs发散的例子:
(大一萌新都能听懂的)蓝桥杯 第九届(2018)1.2.3.7真题思路复盘-CSDN博客(跳到第七题)
此外就是洛谷上面的题单了,刷完就会对bfs的代码实现有一个质的飞跃。


(数据结构学的皮毛都不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