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巡检对保障电力安全至关重要。传统人工巡检效率低、成本高,无人机巡检虽有优势但受限于技术要求和成本,且存在潜在风险。为此,目标是利用卫星遥感等高科技手段,提供宏观、全面的观测数据,增强安全感知能力,建立防控体系,降低业务成本,提升电力系统监测的信息化水平。
图片来自星图云开放平台星图云开放平台_卫星遥感数据_遥感智能解译_天气预报API接口-中科星图
一、技术支撑详解
1.产品特点:具备高空间分辨率、高频次覆盖、多种数据源、定制化编程拍摄、低成本、覆盖范围广和海量存档等特点,能够全面满足电力监测的需求。
2.信息技术:
- 基础产品生产:利用卫星和无人机数据生产基础监测产品,如正射影像图和数字表面模型,为电力设施监测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 海量智能解译样本库:构建样本库以训练AI算法,提升对电力设施及环境特征的识别精度。
- AI算法识别提取技术:运用AI技术从遥感和无人机数据中提取电力设施信息,如杆塔、线路等,实现自动化监测。
3.天空地一体化可视化监测系统:整合卫星遥感、无人机航空拍摄和地面传感器数据,构建全方位的电力监测系统。通过数据融合和可视化展示,实现对电力设施的实时监测和综合分析,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4.航天对地观测:利用多种卫星(如地球静止轨道光学遥感卫星、太阳同步轨道光学遥感卫星、雷达遥感卫星和通讯卫星)进行电力设施监测,提供高分辨率影像和多光谱数据,支持风险隐患监测、林火监测、台风路径分析和地面沉降监测等功能。
5.航空与无人机监测:结合航空拍摄和无人机技术,进行视频巡检、三维场景建模和地形测绘,提供高精度的电力设施细节数据。
6.地面监测:部署地面传感器、气象传感器、杆塔高位摄像头和GNSS位移站等设备,实现对电力设施的实时监控和环境数据采集,为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提供数据支持。
二、应用案例——某地特高压密集通道卫星监测管控模块可视化系统界面
- 通过对卫星成像计划进行编排,持续获取的特高压密集通道周边卫星遥感影像。
- 通过获取到的卫星遥感影像,采用人工智能识别的方式训练出高效率、高准确率的易飘物自动提取AI模型。通过建立起来的模型对密集通道周边环境、大棚、建筑物、堆放物等隐患体的位置和材质以及加固方式等多源数据进行提取。
- 分析特高压密集通道两边各2.5公里范围内的大棚等易飘物对通道造成的风险等级和风险量化评估。
- 研发具有卫星监测影像展示、易飘物统计与分析、卷帘分析、量测等功能的可视化系统,实现对卫星巡检数据管理及卫星监测数据的展示。
图片来自星图云开放平台星图云开放平台_卫星遥感数据_遥感智能解译_天气预报API接口-中科星图
通过这些技术的有机结合,星图云开放平台的空天一体化电力安全监测解决方案不仅提升了电力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为电力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一方案在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监测效率和保障电力供应稳定性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是电力行业迈向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