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的“假如我有100w想存进银行,什么样的存储方式才是收益最大化的”阅读挺多,借此再延伸下。
根据当前社会发展速度、货币贬值趋势及银行存款利率水平,要实现“躺平”目标所需的存款金额需综合以下因素进行计算:
一、基础生活成本估算
-
基本月支出
-
若按最低生活标准(涵盖饮食、水电、物业等基础开销),一线城市约需 2000-3000元/月,二三线城市可适当降低。
-
若包含医疗、教育或意外支出,则需增加预算(例如 5000元/月)。
-
-
年化总支出
-
最低标准:2000元/月 × 12 = 2.4万元/年
-
中等标准:5000元/月 × 12 = 6万元/年
-
二、存款利息与通胀对冲
-
当前银行存款利率
-
国有银行(如农行)一年期定期利率为 1.45%,活期利率仅 0.2%。
-
以100万元存款为例,年利息收入约 1.45万元,平均每月仅 1208元,远低于最低生活需求。
-
-
货币贬值影响
-
根据M2增速(货币供应量)与GDP增速差值估算,近年货币贬值率约为 5%-8%。
-
若存款利率(1.45%)低于贬值率,实际购买力每年缩水 3.55%-6.55%。
-
三、躺平所需存款金额计算
公式推导:
假设年生活支出为 C,存款利率为 r,通胀率为 i,则需满足:
存款本金 p>c/r-i(忽略本金消耗,仅靠利息覆盖支出)
具体案例:
-
最低标准(年支出2.4万元)
-
假设通胀率 i=5%,存款利率 r=1.45%
-
所需本金 P≥2.4/0.0145−0.05=负数 → 仅靠存款无法覆盖贬值速度,需额外本金补充。
-
若考虑本金消耗(如每年提取部分本金),需至少 200万元 存款,按1.45%利息计算,年利息约2.9万元,勉强覆盖基础支出。
-
-
中等标准(年支出6万元)
-
需 400万-600万元 存款,但实际因通胀和利率下行,仍需动态调整本金。
-
四、现实制约因素
-
风险与不确定性
-
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突发支出可能大幅增加开销。
-
投资渠道有限(房产、股市风险高,理财收益不稳定),难以通过增值抵消贬值。
-
-
储蓄可行性
-
以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5.18万元计算,若储蓄50%,需 77年 才能存够200万元。
-
五、优化建议
-
动态调整策略
-
使用“躺平计算器”输入资产、年龄、通胀率等变量,模拟长期资金消耗。
-
结合低风险投资(如国债、大额存单)提高收益率。
-
-
多收入来源
-
即使躺平,建议保留被动收入(如房租、股息)或兼职,降低对单一存款的依赖。
-
结论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仅依赖银行存款实现躺平需至少200万-600万元,且需承担通胀侵蚀本金的长期风险。更稳妥的方式是结合多元化资产配置、被动收入及适度工作,而非完全依赖存款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