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虚拟线程,用JDK21的虚拟线程大幅度提升程序性能

作者: John 

前言

    2023年9月19日,oracle 宣布JDK21发布release版本,这是继JDK17之后的一个新的长期支持版本(LTS)。JDK 21 号称有数千项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改进,今天我就来和大家简单说说不少Javaer翘首以盼的一项新技术:虚拟线程。看看它到底是什么,以及它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改变?

    虚拟线程是怎么回事,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有它?想完全了解这个问题,让我们把时钟拨回30年前,随着个人电脑的技术发展,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你就能清楚为什么会有虚拟线程技术了。

单进程时代

    首先我们回到了30年前,那是Dos的时代,单进程时代。下图就是你们熟悉Dos系统。

在Dos的时代,整个操作系统只能运行一个程序,如果你想让电脑一边打字,一边播放音乐,对不起不支持,一台电脑同时只能运行一个程序是不是很浪费?

多进程,多线程时代

    大家看到单进程的局限性,如果能把CPU充分利用起来,让多个进程一起工作,那效率就能大大提高。于是各位大神开始发力,努力让PC计算机支持多进程(当然Unix此时早就支持了)。最终2位大家熟悉的选手脱颖而出,们是:Linux 和Windows.  这时候一个操作系统终于可以同时运行多个进程了,得益于软件和硬件的飞速发展,我们可以在电脑上一边打字,一边听音乐了。究其本质,操作系统让每个进程都使用一部分时间片,让我们认为所有的进程都在并发运行。

    随后大家更进一步,开始了多线程的时代,多线程把一个进程内的资源分得更细,每个线程都独立运行,进程内的资源可以共享,效率更高,提高计算机系统CPU的利用率。相信各位小伙伴对它们非常熟悉。

高性能程序的秘密:

    人类如此努力地推动计算机发展,从单进程到多进程再到多线程,目的就是获得更高的性能。更高的性能意味着可以完成更多的工作,但是你知道高性能程序的秘密是什么吗?

    我觉得答案来自 “Numbers Everyone Should Know”(Jeff Dean) 请看下列一系列计算机的操作时间:

没什么感觉?我把所有的数字乘以10亿让你有个直观的理解。

    如果我们的CPU用1秒执行了一条语句,然后开始等待一个从美国发往欧洲的数据包,它需要等待了4.8年数据包才到来。如果程序什么都不做,那么CPU就被浪费了4.8年,那么一个高性能的程序会怎么做呢?高性能程序当然会在等待数据到来的4.8年里,让CPU都去干别的工作啊。高性能程序设计的本质,CPU太快,IO操作太慢,让CPU尽量地工作,而不是等待浪费。

在过去的日子里,大家总结了2种高性能程序的方案,它们分别是

  1. asynchronous style

    这种方案在程序需要IO等待的时候,将流程切走,等IO操作完成后,再切回来继续操作,有很多高效而成功的例子,比如nginx。但是它的问题是对开发人员极度不友好。随着业务的不断复杂,可怕的回调地狱就出现了。

  1. thread per request

    另一种方案就是大家常用的线程模式,我们用线程池来处理大量的请求,线程模式的好处,每个线程的处理是同步的,不存在复杂的烧脑回调,对程序员友好。但是它也有下面2个缺陷

  1. 线程的资源消耗,不能无限扩展。每个线程都消耗一定资源,想开海量线程还做不到。
  2. 线程间的切换代价太大,线程切换由操作系统介入完成的,代价很大。如果真的存在海量线程,操作系统管理起来也很困难。

虚拟线程解决方案

     我们已经知道目前开发高性能程序的方案和它们各自的缺点,asynchronous style 使用回调,性能高,但是对开发人员不友好, thread per request 对开发友好,同步编程,但是存在资源限制和切换成本。

    如有一个方案能兼顾2者的优点,那不就能解决问题了?

    对,虚拟线程就是这样一个方案。虚拟线程最大的优点就是 它保持了同步开发模式,在发生IO的时候,又能主动切换走了CPU,获取非常高的性能。同时因为它使用的资源非常小,可以开上100万个虚拟线程也完全没问题,所以虚拟线程在某些场景有远超普通线程的能力。

    正常情况下一个函数运行的时候,我们并不能将流程终止切走。运行的流程是按照左边的图进行的,而虚拟线程可以按右边的工作方式运行。

举个例子,正常情况下我们运行a() b() 2 个函数。

结果是这样的。

     我们用下面的代码模拟虚拟线程的工作流程。在下面的例子里,在函数a() 运行到第4行的时候,需要等待一个比较耗时的IO操作,这时候我们将流程切走,运行b()函数,等b()运行到第12行的以后,再切回第6行进行,这样就可以交替运行提高性能,也保持了同步开发的模式,减轻了开发者的心智负担。

      最后我们就能看到下面的运行结果,2个函数的输出内容是交叉在一起的,非常神奇。

牛刀小试

让我举个例子看看虚拟线程的威力吧。在下面代码里,我们准备了1万个任务,每个任务内容都是休眠0.5秒,我们分别用虚拟线程,100个线程,200个线程,400个线程,800个线程来完成这1万个任务,让我们看看差距吧。

 

输出结果:

时间对比

    从这个小小的例子里,我们已经能看出虚拟线程的威力了,它的效率轻松超过普通的800个线程,可以说是威力非凡。

    通过我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虚拟线程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当然虚拟线程也不是万能的银弹,它特别适合的场景是有海量IO请求的服务,如果是计算密集型的业务则不会有太多优势。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大家都会把它用在恰当的地方,让程序的效率更高效,让开发工作更轻松。

  • 22
    点赞
  • 1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