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团队详述中国月球飞船复杂救援过程

赫尔辛基——一对因发射异常而滞留的月球卫星的救援团队揭示了他们在挽救任务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中国于2024年3月13日从西昌航天发射场发射了DRO-A和DRO-B航天器,计划将这对总重581公斤的卫星送入绕月远距离逆行轨道(DRO)。这对卫星设计用于与早先发射的DRO-L卫星在低地球轨道上连接,测试星间链路并展示远距离逆行轨道的实用性——这是一种高月球轨道,航天器在其中以与月球绕地球轨道方向相反的方向运行。然而,任务中的“远征一号S”上面级出现异常,导致卫星进入了一个高度椭圆的地球轨道,其远地点(离地球最远的点)远低于计划。同时,这对卫星每1.8秒旋转一次,威胁到航天器的结构完整性及其操作和通信能力。救援行动的详细情况由中国青年报4月16日的报道披露。

团队首先消除了旋转,利用DRO-B卫星的姿态控制发动机在20分钟内纠正了旋转。然而,遥测随后显示两颗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存在问题,需要解决。接下来,包括来自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IAMCAS)和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CSU)的研究人员在内的团队在接下来的40小时内制定了救援计划。这需要考虑轨道动力学的复杂性以及地球、月球和太阳的引力扰动,以及非常有限的燃料。团队还面临着仅剩几天的截止日期,需要迅速执行第一次机动,否则将失去进入DRO的机会。

3月18日,第一次关键的发动机点火持续了1200秒,将远地点从13.4万公里提高到24万公里。随后的情况,如早先报道所述,DRO-A和DRO-B卫星在接下来的四个月内进行了四次进一步的轨道机动、重力辅助和额外的轨迹修正,以使航天器进入预定的月球轨道。这些努力在2024年7月15日结束,卫星安全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了约850万公里。卫星似乎曾远离地球超过100万公里,实现了低能量捕获并插入月球轨道。卫星于8月28日成功分离。

随后,这对卫星互相拍摄了图像,显示DRO-A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弯曲了近90度,而DRO-B的电池板则像“断翅”一样。随后,这对卫星与DRO-L建立了K波段微波星间测量通信链路,验证了跨越地月距离的三星网络。CSU研究员王文斌告诉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利用卫星跟踪其他卫星的能力,而不是依赖地面站。本质上,地面站已被转化为卫星并放置在低轨道上。这一突破为未来地月空间和深空探索的新技术进步铺平了道路。”

DRO-A还携带了一个全天探测器,用于监测伽马射线暴,类似于中国2020年发射的GECAM任务中使用的探测器。王文斌补充说,中国计划利用DRO及其长期稳定性,在量子力学、原子物理及相关领域进行基础科学研究。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