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谋定生态农村-农业大健康·万祥军:太阳能改革生产方

光伏谋定生态农村-农业大健康·万祥军:太阳能改革生产方式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经信研究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为助力光伏扶贫和乡村振兴建设,山东省太阳能行业协会和大会组委会组织了多家企业在展会现场对山东部分贫困县、贫困村进行了乡村振兴光伏电站捐赠活动。”谋定研究: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与会嘉宾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对记者表示:近年来,随着新能源的推广,太阳能作为应用最广泛的新能源,在我国特别时农业农村已开始全面应用。



第15届中国(济南)

太阳能利用大会在济南开幕

7月3日,以“金色阳光 绿色能源”为主题的“2020年第15届中国(济南)太阳能利用大会暨多能互补展览会(简称:太阳能利用大会)”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展会的举办,旨为推动绿色能源的深度开发利用,以促进我省能源结构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

捐赠活动,山东绿城光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固德威电源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苏爱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向临沂市的兰陵县和郯城县捐赠了四个5千瓦的户用光伏电站,山东省太阳能行业协会和济宁农信通新能源有限公司向泗水县高峪镇土门庒村捐赠了一个20千瓦的户用光伏电站。在捐赠仪式上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经信研究国研智库主任、中国经信研究国情讲坛主持人万祥军说:太阳能的利用,不仅是当前生态农村、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因地制宜实施乡村振兴、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抓手;而对于工商企业和居民小区,可助力进行节能减排,并对企业的降本增效发挥重要作用。

展会同期还举办“噢力(诺)奥(太)联盟暨国网电商论坛”、“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五省省协会渠道光伏座谈会”,以及一对一精准对接会和多场企业新产品发布会。万祥军表明,本届“太阳能利用大会”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国内绿色能源领域举办的第一个专业化、综合性的行业展会。现场以展销结合、展洽一体的形式进行,以推动供需对接,助力多方合作,开启了能源行业发展的新篇章。

本届“太阳能利用大会”展示面积3万平方米,来自国内的300家绿色能源领域领军企业盛装亮相。展示内容以太阳能利用为重点,现场集中展示太阳能光伏、光热、生物质能、电能、储能等综合能源方面的优势产品、技术和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为能源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图示:贵州安龙县大秦光伏农业科技园光伏发电场景。近年来,安龙县利用农村土地和闲置劳动力,引进贵州大秦光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150兆瓦光伏农业科技大棚项目。目前,一期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已建成装机容量30兆瓦太阳能光伏电站一座,完成农业科技大棚和光伏农业育苗大棚建设,已运行并网发电,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助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刘朝富摄

图示:近年来,福建省政和县因地制宜发展光伏农业,一个“棚上发电,棚下种植”的现代光伏农业园已在政和县东平镇初步建成。该项目占地约2000亩,集光伏发电、农业生产、农业观光于一体,年发电量约9000万千瓦时,所发电量并入国家电网,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开辟了新途径。这是政和县东平镇现代光伏农业园(7月28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摄

光伏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新途径

万祥军指出:将太阳能发电、现代农业种植和养殖、高效设施农业相结合,光伏农业是一场实现农场变工厂、田间变车间的生产方式的变革。他说:“将太阳能发电、现代农业种植和养殖、高效农业设施三者高效结合,光伏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形式,当前在农业领域正广泛应用,涵盖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最常见的就是光伏农业大棚,此种模式已经成为当下投资的一个热点。”

广义上讲,光伏农业就是将太阳能发电广泛应用到现代农业种植、养殖、灌溉、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机械动力等领域的一种新型农业。它以薄膜太阳能设施农业一体化并网发电站为核心,集薄膜太阳能发电,农业光电子工程应用推广,现代农业种植和养殖、加工和综合利用,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交流推广,人才培训、观光农业、农产品物流等功能于一体。

农业和光伏的结合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5年首台光伏水泵面世,但光伏农业的发展一直受光伏电池组件成本高昂制约,直到近年来随着电池组件成本不断降低,光伏农业才迅速发展。

万祥军说:“我国光伏产业最初面向国外市场,受到制约后转向国内,发展光伏农业是经受欧美封锁后冷静考虑的结果,是光伏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同时,农业也需要进行结构调整,需要以科技化、信息化的智慧农业代替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他表明:此外,随着政策环境越来越公平、透明,以前“捆住”光伏产业发展的光伏“路条”审批、电力接入到相关具体措施开始逐步完善,也为光伏农业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随着国家主管部门对新型能源的不断重视和扶持,光伏发电在国内应用出现一个新的高潮,大量的企业和社会资本不断涌入,光伏应用市场逐渐增大。同时,可利用从事光伏电站建设的荒地、荒山、荒滩以及屋顶等也越来越少,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光伏农业这个新产业开创性地将光伏产品应用在了农业种植、渔业养殖、农业观光旅游等方面。

我国是农业设施大国,未来光伏农业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光伏农业是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棚顶太阳能发电、棚内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型光伏系统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万祥军表明,它通过把光伏发电、农业生产、生态保护和观光旅游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提高土地的单位产出,增加农户收益,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增加生态和社会收益。

不破坏土地性质,节约资源。光伏农业大棚发电组件安装在棚顶,不占用地面,不改变土地性质,光伏大棚可以直接在原来种植土地上直接建设,有利于现代化农业项目的开展。是光伏农业大棚最显著的优点之一。其次时可根据作物需要创造生长环境。农业大棚上架设不同透光率的太阳能电池板,可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进行采光及温度调节,实现反季种植及精品种植,还可以种植名贵苗木等附加值高的作物。

再就是、光伏农业可满足农业用电需求,产生发电效益。棚顶光伏发电可以满足农业大棚的温控、灌溉、照明补光等电力需求。如果实现规模化大棚生产,还可以将产生的多余电量销售给电网公司,实现收益。同时,可发展观光科技农业。光伏农业是新兴的科技农业,具有较高的观光价值。如果结合交通区位优势、生态环境优势,依托高价值的观赏作物种植及有机农产品生产采摘旅游等,可发展多种形式的观光、休闲和体验等旅游项目,形成特色化、规模化的光伏观光农业。

光伏农业是现代化农业与清洁能源紧密结合的产物。与传统农业相比,光伏农业更重视科技要素的投入,更加注重经营管理,对劳动者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结合光伏农业,将农业活动、科技示范等元素融为一体,可极大地发挥产业集群效应,繁荣地区经济。

太阳能杀虫灯、新型太阳能生态农业大棚、太阳能光伏养殖场、新型农村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污水净化系统、农用太阳能小产品等是光伏农业几类极具代表性的、可实际运用的光伏产品。实际上,光伏农业还在其他很多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光伏农业具有四大模式。即光伏种植:将光伏和种植业结合在一起,具体包括光伏蔬菜、光伏花卉、光伏苗木、光伏食用菌、光伏中药材、光伏茶园、光伏果园、光伏林业等;光伏养殖:将光伏和畜牧养殖结合在一起,具体模式有光伏畜牧(牛、羊、猪、鸡、鸟类等),以及光伏渔业(淡水养殖、海水养殖及水面光伏等);光伏水利:将光伏和水利设施相结合,包括农业灌溉、人畜饮水、林业灌溉及荒漠化治理。最后就是光伏村舍: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把光伏应用到农村建筑中。

光伏扶贫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光伏扶贫作为国务院扶贫办2015年确定实施的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为带动农村富裕,帮助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发挥了积极作用。”万祥军说:透过田间地头的新模式、新亮点、新变化,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电力能源提升了贫困户的经济收入。

“尽管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运行产生明显影响,但协鑫新能源各农光电站防疫不忘保春耕,抢抓农时不放松,及时、有效地组织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们复工返岗,投入到农光电站的劳作中去。”协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张耀邦告诉记者。

@、“授之以渔”的长效扶贫机制

光伏扶贫充分利用了贫困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开发太阳能资源、连续25年产生的稳定收益,实现了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相结合。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张耀邦对记者表示,协鑫新能源积极策应国家战略,大力发展光伏扶贫电站。在发展光伏扶贫电站的同时,积极探索光伏扶贫模式,建立“授之以渔”的长效扶贫机制,并付诸实施。

“为切实担当社会责任,协鑫新能源还将光伏扶贫触角延伸到每一个光伏农业项目上,光伏农业发展到哪里,扶贫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并创立了协鑫光伏扶贫3.0‘鑫模式’。”张耀邦说。截至2018年年底,协鑫建成及持有指标的光伏扶贫电站规模达1196.5MW,位居全国第一,可帮扶约3.3万贫困户,承诺20年扶贫资金达约22.3亿元。

光伏扶贫1.0——纯光伏扶贫电站。这种模式仅从扶贫电站中拿出一部分利润,按照国家光伏扶贫政策,给一定数量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每年每户3000元,连续20年,是一种“输血式”扶贫。

光伏扶贫2.0——光伏扶贫电站+农业。这种模式是将贫困户的土地流转给光伏电站,由光伏农业公司负责经营,贫困户参与电站农田农事务工。贫困户可获得扶贫政策、土地租金和劳务工资三项收入,同时还增强了贫困劳动力现代农业的劳动技能,是一种“造血式”扶贫。

光伏扶贫3.0——光伏扶贫电站+产业。这种模式是在深度贫困地区发展光伏农业的同时,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和仓储、物流业,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或者发展光伏材料加工工业,形成光伏产业一体化。通过光伏+产业的模式,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张耀邦告诉记者,协鑫新能源山东省郓城鑫华40兆瓦光伏扶贫电站2017年3月份并网发电,是山东省2016年第一批国家级扶贫项目,在建设之初就设计为农光互补模式。如今,这里已建成了173座三连栋大棚,保留了露天种植区,初步形成了“光伏+农业+扶贫”示范基地的规模。“该电站每年可扶持贫困户约1600户,每户可获得每年3000元的光伏扶贫政策收入,帮助侯咽集镇近40%的贫困户脱贫。”张耀邦表示。

“晒着太阳就能赚钱,日头越强收益越高。从2017年夏天到年底,竟然到手四五千元。这在以前,俺可不敢想。”山东省郓城县侯咽集镇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张桂花说。鑫华40兆瓦光伏扶贫电站租赁了她家6亩农田,每亩1200元的租金,加上张桂花务工收入和电站的扶贫款项,让张桂花逐渐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农光一体化”发展

2019年4月,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下达了“十三五”第二批光伏扶贫项目计划,总规模167万千瓦,加上之前的项目计划,基本将光伏扶贫目标贫困户全覆盖。赛迪智库集成电路研究所分析师江华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该计划原则上应在2019年年底前全容量并网,使光伏扶贫电站在2020年实现全年发电,保障扶贫收益和效果。2020年2月,财政部公布了第三批光伏扶贫项目资金补助目录,三批目录共计建设规模2186万千瓦,其中扶贫规模1410万千瓦。

“目前,协鑫新能源拥有光伏电站约7.2GW,覆盖土地面积近20万亩,其中一般农用地7万余亩,不仅承担着为社会提供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的责任,同时肩负着按照党中央要求,配合地方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张耀邦告诉记者。

他表示,光伏与农业有效复合的关键是要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光伏与农业之间争光照、争土地、争空间的“三争”矛盾,做到不伤地、不伤产、不伤农的“三不伤”,杜绝电站土地撂荒现象,促进“农光一体化”发展。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协鑫新能源制定了《光伏农业项目设计指引》和《渔光互补项目设计指引》等一系列光伏农业“鑫标准”,并在农光电站的开发、建设、运营过程中强制执行。

在农业生产上,协鑫新能源追求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平衡与统一,合理轮作、施用有机肥,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治,从而大大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促使农业生产步入良性循环,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光伏+”模式可复制

光伏扶贫是一条集产业扶贫、生态发展扶贫和清洁能源建设扶贫于一体的新路径。在光照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因地制宜开展光伏扶贫,既有利于扩大光伏发电市场,又有利于促进贫困人口稳收增收。在采访过程中,张耀邦告诉记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协鑫新能源始终秉持的发展理念,并不断创新“光伏+”模式,建立了多种可复制、可推广应用的“光伏+生态循环农业+现代物流”的“鑫方案”。

位于安徽宿州埇桥区灰古镇的协鑫埇桥4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项目总投资3.5亿余元,年均发电量约为4800万千瓦时,包括光伏大棚蔬菜、油用牡丹种植、智能温室展示区等。据了解,在安徽宿州,协鑫新能源帮助11个贫困村建设了11个60千瓦(KW)的村级扶贫电站,确保每个贫困村的村集体每年有不低于6万元的发电收入,同时保证收益可以持续25年。

张耀邦告诉记者,他们在宿州的农光互补项目还有更长远的规划:首先在光伏区大面积种植油用牡丹、中药材、瓜果蔬菜等。其次是利用建成的智能温室,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同时,还与当地符离集烧鸡知名企业合作发展光伏鸡,推动农产品深加工。而发展光伏牡丹花海、光伏异形棚采摘等休闲旅游业也在他们的计划范围内。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协鑫新能源在发展光伏扶贫农业的过程中,坚持“兴农为要,强村为基,富民为本”的目标追求,创造一个又一个光伏发电+生态循环农业+农产品现代物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成功模式,为脱贫攻坚注入了能量。而这也正是光伏扶贫的目标,让“让灿烂阳光照亮乡亲们的脱贫致富梦”。

光伏谋定生态农村-农业大健康·万祥军:太阳能改革生产方式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是一种用于将光伏发电系统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与电网进行连接的设备。它可以通过将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直流电转换为电网所需的交流电,实现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供电。 仿真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实验来观察和研究现象的法。在光伏领域,仿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光伏系统的性能和特性,优化系统设计,预测系统运行情况等。 在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仿真中,我们可以通过建立逆变器的电路模型,加入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入和电网的负载,以及逆变器本身的控制逻辑,来模拟系统的运行情况。 通过仿真,我们可以观察到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流是否符合要求,系统的功率转换效率如何,是否存在潜在的故障风险等。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需要对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总之,通过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仿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优化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情况,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促进清洁能源的应用和推广。 ### 回答2: 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是一种用于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与电网进行并网连接的装置。它具有提高太阳能发电系统效率和稳定性的重要作用。 首先,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能够将太阳能光伏电池组发出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光伏电池产生的电流是直流电,而电网供电是交流电。逆变器能够将直流电转换成与电网相同频率和相位的交流电,使得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电能能够被有效地注入到电网中。 其次,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具有电网保护功能。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连接的纽带,很大程度上保护了电网的稳定运行。逆变器可以检测电网的变化,如电压、频率等,当电网出现故障或异常时,逆变器可以立即切断与电网的连接,以避免对电网造成不利影响。 最后,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具备良好的调节性能。逆变器能够根据电网的需求,调节输出的电流和电压,并实现最佳的功率点跟踪。逆变器会根据光伏电池组的实时情况,调整输出电流和电压,以最大化发电效率。同时,逆变器还能够应对电网的变化,即使电网电压或频率发生微小变化,逆变器也能够自动调整以保持与电网的稳定连接。 综上所述,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仿真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优化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效果和运行稳定性,进一步推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回答3: 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是一种用于将太阳能光伏电池发电系统中产生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并接入电网的装置。它的主要功能是将电流和电压从可变的直流条件下进行调节,以确保光伏电站的稳定运行和电能的有效输出。 在进行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仿真过程中,可以使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如PSCAD、MATLAB)来进行模拟计算。首先需要建立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包括光伏电池的特性曲线、逆变器的电路结构和控制算法等。然后,通过输入不同的天气条件和电网负载情况,模拟出逆变器的实际工作状态。 在仿真过程中,可以观察并分析逆变器的各项性能指标,如输出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通过调整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可以优化其运行性能,提高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和电网接入质量。 此外,在仿真过程中还可以对逆变器的保护功能进行测试,如过压保护、过流保护、温度保护等。这些保护功能对于保证逆变器和光伏发电系统的安全运行非常重要。 总之,通过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仿真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为实际应用和设计提供参考。同时,仿真结果也可以作为逆变器制造商和电网运营商进行性能验证和优化的依据。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