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业对话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 菲律宾学中国还是印度?

发展农业对话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 菲律宾学中国还是印度?

《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作者 罗利·T·戴,乔恒译)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经信研究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哲商对话 万权采编:“总的来说,中国的经验有三条:增加对农业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实施农业市场营销改革改善对农民的激励机制,以及把投入品补贴改成按每公顷计算的直接收入支持。”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研读表明:菲律宾也可以借鉴这些经验。


中国和印度都是农业大国,两国在农业政策方面有什么值得吸取的经验教训?谋定研究:对话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著名农业经济学家阿肖克·古拉蒂和萨克希·古普塔撰文谈到这个话题。中印两国都有逾13亿的人口。中国的可耕地只有1.2亿公顷,而印度有1.46亿公顷。借助于灌溉手段,中国的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66亿公顷,印度为1.98亿公顷。

2018年,中国的农业总产值为9780亿美元,是印度(3940亿美元)的2.5倍。这意味着中国平均每公顷产值5900美元,而印度是1900美元。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的贫困发生率低于5%,而印度高达21%。

两国的主要政策经验教训是什么?首先,中国对农业知识和创新体系(包括农业领域科研和推广)的投入更多。2018年到2019年,中国投入了78亿美元,是印度(14亿美元)的5.6倍。其次是按生产者支持估计值衡量的农业激励机制。按截至2019年的3年平均值算,中国农民该项估值为总收入的15.3%,而印度农民是-5.7%。

第三个经验是直接收入补贴。两位作者写道:“中国把主要投入品补贴纳入单一项目,以公顷为单位向农民直接发放补贴,并在2018年到2019年为此支出了207亿美元。”这鼓励了农民种植任何作物,而不是专注于特定的作物。“投入品以市场价定价,鼓励农民合理使用资源”。

反观印度,花在直接收入补贴方面的钱只有30亿美元,却花了270亿美元用于补贴化肥、电力、灌溉、保险和贷款。这造成这些投入品使用效率低下,也引发了环境问题。

发展农业对话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 菲律宾学中国还是印度?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