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种业并购史 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起底农化巨头构架

世界种业并购史 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起底农化巨头构架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经信研究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哲商对话 万权采编:“世界种业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并购史。”谋定研究中国智库:对话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研读表明:全球种业巨头除了持续布局传统的种子、植保、农化等领域,更已纷纷聚焦到数字化农业这一领域中来,纷纷通过与中国合作伙伴建立并深化合作关系,加大对中国数字化农业的布局。

图示:整合陶氏和杜邦农业业务后成立的科迪华农业科技

万祥军说:“大浪淘沙,强者恒强。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种企业绩逐年承压,国际种业市场进入资源整合的强强联合时代。”他表明,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陶氏和杜邦合并,拜耳正式收购孟山都。世界种业历史上的第三次并购大浪潮落下帷幕。

1、陶氏杜邦——科迪华

合并重组历程

2015年底,陶氏化学和杜邦宣布达成对等合并协议。

为完成合并,杜邦出售了其部分植保、农药业务及全球研发业务,陶氏化学出售了其部分化工业务。

2017年8月31日,陶氏化学与杜邦“合二为一”——正式合并为陶氏杜邦,并于次日正式上市,总市值达15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工公司。

此后陶氏杜邦“一分为三”——分拆为三家相互独立的上市公司——包括专注于农业的科迪华、专注于特种产品的杜邦和专注于材料科学的陶氏。

2019年6月3日,新的农业公司科迪华农业科技重新独立上市。

架构与布局

新成立的科迪华公司主要包括杜邦植保、杜邦先锋和陶氏益农三大业务,涵盖杜邦和陶氏化学的作物种子和植物保护两大市场领域。

公司业务范围覆盖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设立了150多个研发机构。在大中华区设有三个办公室及办事处,分别位于北京、上海和台北,拥有超过3000家渠道用户和1000名员工。

未来的业务由三大方向组成——种子、植保和数字化农业,科迪华将从这三个方向开展业务和研发。

图示:合并孟山都后的拜耳作物科学

图示:新的先正达集团

2、拜耳(孟山都)

合并重组历程

2018年6月7日,拜耳以630亿美元的价格正式收购美国农业公司孟山都。

拜耳宣布收购后,将不再采用“孟山都”这个名字,原孟山都旗下的产品名称将保持不变,而前缀则由“Monsanto”改为“Bayer”。存在了117年的著名农业巨头孟山都退出了人类历史。

为了达成这一交易,除支付高昂的收购费用外,为满足监管方的反垄断调查,拜耳还剥离了原有的种子、除草剂等相关业务,共作价76亿欧元出售给巴斯夫。

架构与布局

交易完成后,拜耳在作物科技方面的盈利能力得到极大的加强,孟山都在转基因育种方面的技术积累也使拜耳在该领域获得极大的优势。拜耳因此一跃成为国际农化巨头,成为全球最大的种子和杀虫剂生产商。

在这项收购完成后不到半年的时间,拜耳的业务整合以及战略调整策略也随之出台,业务整合后,拜耳的业务范围大大收缩,拜耳计划未来将主要以生命科学为核心业务。

如今,拜耳拥有三个事业部,即处方药、健康消费品和作物科学。其中作物科学事业部涉及种子、作物保护和非农业虫害控制。未来,拜耳将加快中国数字化农业布局。

3、新的先正达集团

合并重组历程

2017年6月27日,中国化工宣布完成对先正达的收购。

2019年6月27日,中化工农业科技公司成立,为中国化工集团全资子公司

2020年初,“两化”——中国化工和中化化肥宣告双方的农业业务合并,并成立新的先正达集团。即中化工农业科技公司更名为先正达集团,“两化”农化板块业务相继注入该公司。

2020年6月18日,新的先正达集团正式成立,整合了瑞士先正达股份、安道麦、扬农化工及中化化肥等“两化”旗下核心的农化资产,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农化公司。

架构与布局

由中国化工和中化集团的农化业务重组而成的先正达集团是全球第一大植保公司和第三大种子公司,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48000名员工。

新成立的先正达集团包括先正达种业(总部设立在瑞士巴塞尔)、先正达作物保护(总部设置在美国芝加哥)、安道麦(总部设立在以色列特拉维夫空港城)、先正达集团中国(总部设立在中国上海)等四大业务单元。

其中,先正达集团中国这一业务板块为新设立部分,包括植保(扬农化工、先正达植物保护中国、安道麦中国)、种业(三北种业、先正达植物种业中国、荃银高科和中国种子集团)、作物营养(包括中化化肥)、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MAP)及数字农业(中化现代农业)。

先正达集团中国是中国最大的农业投入品供应商以及领先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平台运营商。在中国拥有员工近14000名,2019年销售额达56亿美元。

4、合并重组后的三大农化巨头

随着新的先正达集团的正式成立,全球农化行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总体来看,全球形成了中国先正达、美国科迪华、德国拜耳作物三足鼎立之势。

合并孟山都后,拜耳作物占全球种子市场份额的40%,占全球农药市场份额的23%。2019年,拜耳农业业务(拜耳作物科学事业部)销售额达到215亿美元(约合1600亿人民币)。其中农药业务销售额为117.84亿美元,种子业务销售额为86.45亿美元,在三巨头中均位列第一。

而从2019年的规模来看,新的先正达集团在全年的作物保护业务规模约为135.82亿美元(约合948亿元人民币)。其中农药业务101.18亿元,在三巨头中位居第二,种子业务销售额为30.83亿元,位居第三。

科迪华包括农药(作物保护产品)和种子在内的总销售额为138.46亿美元(约合963亿元)。其中,农药销售额为62.56亿美元,在三巨头中位居第三,种子业务销售额为75.90亿美元,仅次于拜耳作物,位居第二。

从上可看出全球种子市场出现三大种业巨头三分天下的格局,未来种业市场格局应该会相对稳定。

另一方面,数字农业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新兴领域。在中国,数字化农业发展潜力巨大,加上中国高度重视农业数字化发展,目前来看,三大种业巨头均已在中国布局数字农业,实现在地化深耕发展。

由于中国在植保和农艺的实施、操作方面进展较快。科迪华已在飞防、卫星数据服务和生物科学等领域与中国本地合作伙伴建立了比较广泛的合作,未来科迪华将在数字农业领域有更大的投入,寻求构建一个满足中国农业市场需求的智慧农业模式。

作为全球农化巨头,德国拜耳公司在数字化农业方面也颇有建树。目前,拜耳已与蚂蚁区块链达成战略合作,还与首农食品集团合作数字化项目,计划在大田作物领域探索种植数字化指导及农场数字化管理。

近日,先正达集团中国的MAP与数字农业事业部与阿里巴巴数字农业事业部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再度联手,将在全国共建15个数字农业基地,开展基于数字农业的战略合作。

世界种业并购史 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起底农化巨头构架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