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8程序设计之PWM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359bde0100y6we.html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也常常会用到PWM 信号输出,例如电机转速的控制。现在很多高档的单片机
也都集成了PWM 功能模块,方便用户的应用。
对于PWM 信号,主要涉及到两个概念,一个就是PWM 信号的周期或频率,另一个就是PWM 信号的
占空比。例如一个频率为1KHZ,占空比为30%,有效信号为1 的PWM 信号,在用示波器测量时,
就是高电平的时间为300uS,低电平的时间为700uS 的周期波形。
在单片机中实现PWM 信号的功能模块,实际上就是带比较器的计数器模块。首先该计数器循环计数,
例如从0 到N,那么这个N 就决定了PWM 的周期,PWM 周期=(N+1)*计数器时钟的周期。在计数
器模块中一定还有一个比较器,比较器有2 个输入,一个就是计数器的当前值,另一个是可以设置的
数,这个数来自一个比较寄存器。当计数器的值小于比较寄存器的值时,输出为1(可以设置为0),
当计数器的值大于或等于比较寄存器的值时,输出为0(也可设置为1,与前面对应)。
了解了这个基本原理后,我们就可以使用STM8 单片机中的PWM 模块了。下面的实验程序首先将定
时器2 的通道2 设置成PWM 输出方式,然后通过设置自动装载寄存器TIM2_CCR2,决定PWM 信号
的周期。在程序的主循环中,循环修改占空比,先是从0 逐渐递增到128,然后再从128 递减到0。
当把下面的程序在ST 的三合一板上运行时,可以看到发光二极管LD1 逐渐变亮,然后又逐渐变暗,
就这样循环往复。如果用示波器看,可以看到驱动LD1 的信号波形的占空比从0 变到50%,然后又从
50%变到0。
同样还是利用ST 的开发工具,生成一个C 语言程序的框架,然后修改其中的main.c,修改后的代码
如下。
// 程序描述:用PWM 输出驱动LED
#include "STM8S207C_S.h"
void CLK_Init(void);
void TIM_Init(void);
// 函数功能:延时函数
// 输入参数:ms -- 要延时的毫秒数,这里假设CPU 的主频为2MHZ
// 输出参数:无
// 返回值:无
// 备注:无
void DelayMS(unsigned int ms)
{
unsigned char i;
while(ms != 0)
{
for(i=0;i<250;i++);
for(i=0;i<75;i++);
ms--;
}
}
// 函数功能:初始化时钟
// 输入参数:无
// 输出参数:无
// 返回值:无
// 备注:无
void CLK_Init()
{
CLK_CKDIVR = 0x11; // 10: fHSI = fHSI RC output/ 4
// = 16MHZ / 4 =4MHZ
// 001: fCPU=fMASTER/2. = 2MHZ
}
// 函数功能:初始化定时器2 的通道2,用于控制LED 的亮度
// 输入参数:无
// 输出参数:无
// 返回值:无
// 备注:无
void TIM_Init()
{
TIM2_CCMR2 = TIM2_CCMR2 | 0x70;// Output mode PWM2.
// 通道2 被设置成比较输出方式
// OC2M = 111,为PWM 模式2,
// 向上计数时,若计数器小于比较值,为无效电平
// 即当计数器在0 到比较值时,输出为1,否则为0
TIM2_CCER1 = TIM2_CCER1 | 0x30;// CC polarity low,enable PWM output */
// CC2P = 1,低电平为有效电平
// CC2E = 1,开启输出引脚
//初始化自动装载寄存器,决定PWM 方波的频率,Fpwm=4000000/256=15625HZ
TIM2_ARRH = 0;
TIM2_ARRL = 0xFF;
//初始化比较寄存器,决定PWM 方波的占空比
TIM2_CCR2H = 0;
TIM2_CCR2L = 0;
// 初始化时钟分频器为1,即计数器的时钟频率为Fmaster=4MHZ
TIM2_PSCR = 0;
// 启动计数
TIM2_CR1 = TIM2_CR1 | 0x01;
}
main()
{
unsigned char i;
CLK_Init(); // 初始化时钟
TIM_Init(); // 初始化定时器
while(1) // 进入无限循环
{
// 下面的循环将占空比逐渐从0 递增到50%
for(i=0;i<128;i++)
{
TIM2_CCR2H = 0;
TIM2_CCR2L = i;
DelayMS(5);
}
// 下面的循环将占空比逐渐从50%递减到0
for(i=128;i>0;i--)
{
TIM2_CCR2H = 0;
TIM2_CCR2L = i;
DelayMS(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