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基础理论

1、基础理论

软件定义: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软件的分类:按功能分为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设备驱动程序等)、支撑软件(协助用户开发软件的工具性软件,如微软可视化开发平台工具)、应用软件(为特定目的服务的软件,如财务管理软件);按工作方式分为实时处理软件、分时软件、交互式软件和并行处理软件

软件的特征:抽象性、复杂性、维护长期性、高成本性

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一共7条,主要的4条: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坚持进行阶段评审、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结果应能清楚的审查

软件生命周期:问题定义(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验收与运行、维护升级、废弃等多个阶段。基线是软件生存期各开发阶段末尾的特定点,也称为里程碑,包括3种基线:功能基线、分配基线、产品基线

软件过程:瀑布模型

 软件过程:V模型

 软件过程:迭代模型

 2、软件开发阶段

1)需求分析

需求:客户问题(why) + 解决方案(what)

需求层次:业务需求(business requirements)、用户需求(user requirements)、功能需求(functional requirements)、非功能需求(none-functional requirements)

需求描述方式:DFD数据流图、IPO、Use Case, 软件需求说明书(SRS)是需求分析阶段的成果

2) 软件设计

概要设计:将完整的软件划分为模块,并确定模块间接口。常用的方法有层次图、结构图等。

详细设计:定义函数/方法,并描述函数/方法的实现逻辑。常用的方法有流程图、伪代码等。

基本原则:高内聚、低耦合、高扇入、低扇出

3)软件编码

 

 4)软件测试

 

 

3、软件开发语言

软件开发入门需要了解的基础编译原理和语言知识

  • 0
    点赞
  • 2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软件测试是指对软件的程序、数据和文档进行检查、验证和评估的过程,以确保软件的质量和正确性。软件测试贯穿于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维护阶段。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发现软件中的错误和缺陷,并评估和提高软件的质量。 软件测试的充分性准则指出,对于任何软件都存在有限的充分测试集合。如果一个软件系统在一个测试数据集合上的测试是充分的,那么再多测试一些数据也应该是充分的。但即使对软件的所有成分都进行了充分测试,也并不表示整个软件的测试已经充分。同样,即使对软件系统整体的测试是充分的,也并不意味着软件系统中各个成分都已经充分地得到了测试。软件测试的充分性与软件的需求和实现都相关,而且软件越复杂,需要的测试数据就越多。然而,进行越多的测试,进一步测试所能得到的充分性增长就越少。 软件测试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其中,单元测试是对软件中的最小可测试单元进行检查和验证的测试,它需要从软件的内部结构出发设计测试用例。多个模块可以独立地进行测试。其他常见的软件测试分类包括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等。 在软件测试过程中,还有一组测试原则可以参考。这些原则旨在寻找软件的错误和缺陷,评估和提高软件的质量。这些原则包括测试的目标明确、测试应该在代码编写之前开始、测试用例应该覆盖所有可能的情况、测试应该是可重复的、测试应该独立于开发团队、测试应该进行验证和验证等。这些原则有助于确保软件测试的有效性和全面性。<span class="em">1</span><span class="em">2</span><span class="em">3</span><span class="em">4</span>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