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敏捷环境中用wiki高效地组织测试用例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敏捷环境中使用wiki有效地组织测试用例,通过精简表格列,明确测试点,分类管理,以及优化语言表达,提高测试效率。测试用例通常包括序号、测试点、预设条件/测试数据、步骤和预期结果,通过分类和序号系统避免了新增用例时的序号重排问题,并强调了清晰的测试角度和语言简洁性的重要性。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在此我想介绍一种在wiki中组织测试用例(Testcase)的方式,遵照以下几点可以清晰地列举测试点,较立体地体现覆盖面,便于发现覆盖漏洞。在规模较小的敏捷团队中,wiki页面适合用来组织需求变化频繁的功能测试用例,避免设计改变导致的频繁更新。随着需求和功能趋于稳定,就可以把用例转移到更利于跟踪和管理工具中,例如基于Jira的Zephyr、TestLink等。

用表格来组织case是常用做法,能否高效地利用页面空间展现case内容会直接影响日后进行测试时效率——设想表格宽度由于存在很多列而超出浏览器显示宽度,那么执行时总要来回拖拽会很闹心的。所以,设计列是一门学问。做过测试的都知道,测试用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序号,标题,测试点描述,预设条件和测试数据,测试步骤以及预期结果6大元素。经过很多的操练,我发现标题和描述是可以合并在一起的,只要能清楚写明用例的测试点即可,这样可以少一列,列就叫测试点(Test Point)。预设条件和测试数据(Preconditions/Test Data)可以写在一起,因为他们都是执行之前需要准备好的。另外我习惯把每一步的预期结果(Expectation)用步骤编号标明。


在此我想特别强调序号,为什么呢?因为它是用来有效组织的索引,也是可以在别的case中引用的对象。首先,如果你体会过添加新用例会导致序号需要重排这种痛,不妨把用例分类,每个大类用序列号1,2,3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