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演说:用幻灯片说服全世界


书的内容不多,一共260多页,而且每页文字很少,一下午就可以看完,但包装精致,给人一种很用心设计的感觉

全书没有讲任何工具(如PowerPoint、Keynote)的具体操作和技巧,更多的是传达简洁高端的理念,而且每章节结束前都有几个非常漂亮的案例,起点较高,下面说说读完书的收获。

一、树立全新的理念

准备一次演说所需的时间预估,以30页,1小时的演说为例
6-20小时:调研,收集信息
1小时:建立目标观众需求图
2小时:在便利贴上记下你的创意
1小时:组织思路
1小时:和同事讨论
2小时:勾勒框架或叙事线索
20-60小时:设计幻灯片
3小时:排练,随时随地,浴室、车上、床上、上下班途中
一共需要约36-90小时

重视演说:多数情况下,演说是在谈判结束前对对方施加影响的最后机会,西方人非常重视演说,总看美国电影的人会发现,经常靠一场精彩的演讲就能力挽狂澜。
明确目的:(演说前,想想为什么别人要来听)演说的目的是传达你的思想,让别人理解你,而不只是你说出你想说的。
思考:作为演说者,要多想想成功的感觉,而别太在意别人会如何评价你的演说细节。想想我们自己作为观众时,有多少次纠结要中途离场,甚至扪心自问为何要来听呢。

演说生态系统:信息、传达、视觉故事。
信息:大部分人只关注了信息,很多信息都罗列出来,而没有视觉故事,传达也就效果一般了。
传达:沟通是让别人接收你的观点,帮助他们理解你,如果要做的只是陈述事实和数据,那么取消演说,给他们一份数据报告得了。演说必须简单,用以支撑沟通,而不是沟通本身。
视觉故事:人们可以边看图形边听,不可能边仔细阅读边听。观众只会从听演说和阅读幻灯片中选一样,问自己你想要哪个,演说还是阅读幻灯片?(75字左右的是文档,50字左右的是读稿器,图文的才是演说)

观众:7个问题描绘观众(形成人物模型,在ppt前,放一页听众模型图)
1、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2、他们为何来听演说(他们想从演说中得到什么?自愿还是被迫?)
3、他们担心什么(他们的问题在哪)
4、你有什么解决之道(你怎么提供的,你准备怎么让他们过的更好)
5、你希望他们做什么(试着回答“嗯,然后呢?”这个问题,也就确定了观众清楚地指导他们以后要做什么)
6、如果他们不认同怎么办(什么会阻止他们采纳你的建议,并拒绝行动)
7、怎样才能更好地和他们沟通(房间布置,索取资料方式等)

二、创意优先
这里的创意不是幻灯片做的多么新颖绚烂,而是你要讲的内容或任何能想到与演说有关的
工具:一定是最简单,最容易的,肯定不是软件,绘图工具等,一是要让自己完全不用费心琢磨如何使用工具;二是所见即所得,如:笔纸、便签贴;
画什么:可以是思维导图,可以一个便签一个创意;
环境:不要打开演示软件然后绞尽脑汁,找个轻松的,如躺在浴缸里面;
关注点:怎么做不重要,重要的是快速记录创意,可以随时涂鸦。
有了足够的创意后,再一一分类、过滤、筛选,形成能引起共鸣的主题思想。

原则:
(1)不要过早筛选创意
(2)想法越狂野夸张越好
(3)本阶段数量重于质量
(4)记录每个参与者的想法
(5)每个人的每个想法都是有价值的


三、展示数据

文字要独立化,讲内容分散到多张幻灯片中层层阐释,减少项目符号的幻灯片;
照片要真实,可能不好看,但是却非常可信,所带来的震撼效果也是图库照片无法比拟的(照片底下最好有标注,时间、拍摄人等信息)。
数据要形象化、生动,要清晰展示,数据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时数据要传达的含义,5个法则

1、实话实说(很多分析师、工程师、科学家,这类人通常以怀疑的眼光看待数据)
2、直击重点(重点想表达的可以醒目颜色,提示等方式,次要的用灰色等)



3、选择合适的工具
要清楚各种图表的作用,如
饼图:适用于展示数据比例之间的差异性,尤其百分比差异,还有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注意,第一组数据一定从正中心开始,不能超过8个部分,饼图整体加和应该是100%)(适用,占有份额,xx分布等情况)
柱状图:比饼图更精确,要表达精确关系和比较时用,不能比较百分比等
图片:图片的感染力极强,如针对健康的水源,你可以一系列的标题+柱状图显示数据,也可以几个水污染的照片,后者更能让观众有所触动。原始的,真实的图片更具有感染力,好好找一下能再情感上引起共鸣的图片。要让数据具有感情,就不能用内置的图表软件等




图像主要分为:照片和插图,应该建立自己的图像库,公司建立公司的图像库



4、标注重点
目的不是数据,而是数据的内涵,传达的意思
背景+数据展示+突出重点的强调(可以是数据,也可以是从数据中得出的结论)=结果,如下图:




5、简单!简单!
正常的人都喜欢一眼望穿的展示方式,如下图:




四、像设计师一样思考
每一个决定都是有意图的,每个视觉元素排列背后都有其理性的思考,每种排序和结构都表达不同的含义,任何一个细节变化,无论多么细微都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都会必然影响观众的理解。所有的设计都应该用来帮助对方更好地理解信息。
简单说,包装和设计师两码事,不是说把幻灯片设计的多么绚烂,设计不是装饰,设计是想办法尽可能让沟通变的更容易,更清晰。
设计高效的幻灯片3个关注点:
1、布局:对比、层次、一致、空间、间距、流程
2、视觉元素:背景、颜色、文字、图像
3、动画:时间、节奏、距离、方向、视觉流


五、布局
对比:迅速定位重点
流程:决定信息传达顺序
层级:看出元素间关系
一致:感知信息结构,统一风格,网格等
间距:从位置中发现意义(元素位置)p5
留白:给视觉留下呼吸的空间


六、视觉元素
幻灯片就像广告牌(一下子就看懂,记住)
背景:首先一定要抛开模板,放下成见。背景是舞台,是表面,是幕布,但绝不是焦点,千万不能用图片或照片,因为观众看不清时候会总琢磨究竟是什么样子,越看不清越想弄明白  
颜色:一种基调,要考虑目标观众避讳和喜欢,行业的忌讳,个人的风格(可以固定)
文字:三秒定律,一下就要让人理解,字体,字号、排版等都要考虑,字体多少合适(小技巧,缩放到66%仍可以看清)

小技巧,开场前可以加一些简单的动画效果,而不是上来就第一页
小技巧,没有图片,需要设计师设计时和设计师交接要注意,告诉他们我要讲的时什么“故事”,而不是告诉他们怎么去画,他们时间,他们才是专家,不要优柔寡断

颜色




七、设计动画
如果要用动画,那么一定要自然生动,如果不会,尽量少用,越炫反倒越容易失败,不能为了动画而动画,软件中自带的动画,大部分是不符合我们想要的,做动画时,推移尽量采用裸版(没有页码,没有修饰,没有标题等)。
可以多从电影中学习




总结:
幻灯片的本质——演说者的视觉辅助——应帮助观众理解并记忆演说者传达的信息。

图片代替文字

你是否经历过演说结束后还有一大堆人冲上来恳请你下次多讲一会的经历,应该没有吧

演说者既是讲故事的能手,也是创意高手,既是旅行家,也是画家

限制投影仪的使用,相信自己可以少用幻灯片,演说才是本身,幻灯片知识辅助

思考,所有幻灯片处理成黑白,并点缀一点红色,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小技巧,在演说中适当使用人像及对白(一个人说话,有台词),在每一个小节开始或结束时插入,能使正常演说一气呵成。
更简化



最后,演说力的5大定律:
1、观众就是上帝(他们不是探访你的,而是想知道你能为他们做什么,多多从受众的角度思考自己的表达)
2、传播思想,影响他人(运用强有力的可视化工具传播你的思想,最终让人民接受它,尽量做到每一次演示都包含启发性的有创意的思想观点,多看TED)
3、所说即所得(像设计师一样思考,用容易理解的方式引导观众接纳思想。不仅仅用言语打动他们,同时也从视觉上让他们感同身受)
4、练习设计,而非修饰(运用熟知但常被忽略的经验来设计,不要只写优雅的辞藻,相反要把复杂信息简洁地呈现出来)
5、培养健康关系(演说者、幻灯片、观众三者之间的良好关系,不光是考虑自己需要什么样的视觉效果作为演说的辅助,内容要与观众紧密相连,尝试引起受众情感的共鸣,建立心灵的联系)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