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IT领域那些忽悠过的概念

概念1:

大数据。

这个概念出现的较早,只是在我国实际上变得口口相传实在2010年前后,其实大数据这个就开始流行起来。以至于我父辈的亲戚中都说我是搞大数据的。其实和他们也解释不通,别说他们了,就是和周围的开发同事或者都是做技术的也解释不清楚(也可能是很多人清楚但是装着不清楚)。

这里我要说的是:

1:Hadoop是大数据解决方案之一,是个代名词,但是不是全部。

2:除了少数公司,绝大多数(99.99%)的公司没有大数据场景。只是如果出去说没有大数据不好意思和别人聊天。但是如果都是做技术的,心里估计在想“你这也好意思出来聊天?”

3:大数据属于数据库技术范畴。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或者是不愿意意识到。

4:今天的随着软硬件进步,今天单机数据库足以处理20年前所谓的“大数据”。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尤其是数据库从业者发现,很多企业核心数据资产的数据规模不大。单机足够处理,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觉得Hadoop这套技术栈过于庞大,性价比不高。但是他的思路(思路其实是谷歌的)还是很好的。

5:即使回到20年前,好好写SQL,根本用不到所谓的“大数据”。当年我很多系统的单表100亿级别都没有用到小型机,在PC服务器上就运行的很好,那些表大约都是100TB级别,基本碾压现在大部分公司的数据量。那时候我都没好意思说自己是大数据,我不配。现如今10万条数据也要放到Hadoop中去处理。大数据库的门槛是越来越低了。

6:大部分企业可能还是ETL数据过来以后做了报表,至于挖掘什么的其实没有。如果说就是做报表,其实有多种多样的方式。甚至不用ETL,因为这个实效性太差了。所以接下来(其实已经开始)的概念就是实时数仓。

7:降本增效下,如果要战略收缩,没有这个企业还能经营吗?答案是,可以没有。

概念2:

微服务。

这个暂时还没有大数据那么大的负面,但是也有不少公司在去掉微服务。我曾经不理解问开发为什么要微服务。开发说一是要敏捷,二是要自己和其他互不影响。然后在我听到和看到不同公司中发现(这些不包括阿里、京东等),敏捷不那么重要,尤其在传统企业中,稳定远比敏捷重要。做的很快,结果错了不少,管理者更加重视开发的质量。如果都是问题、缺陷和Bug,甚至导致故障,那还不如稳稳地做。

至于相互不影响,我看到的基本不存在。传统行业上下游联系紧密,上面传给错误的数据都会影响下游,更加别说上游故障宕机了。也许会有人说至少自己这里没事。对,局部没事,但是全局影响更大。

很多看阿里的PPT就是会员,订单,物流。那么就抄吧。傻子过年看街坊,总没错。比如原来有订单的流程中,支付流水、账户金额、合同、物流信息、买卖双方信息等都在一个数据库中。现在在微服务的指导下,拆分了多个数据库。本来一个触发一个变更是一个事务保证一致性和效率。现在是多个数据库,异步解耦,分布式事务,还分布式锁,最终一堆技术栈上去以后,数据还不能保证100%一致。

从前有个朋友自己开公司,我就问他你们这么个小公司用什么微服务?他说,如果我们不用这个,招聘的人一听说你们这里都没有微服务都没人来。我估计现在相关从业人员也是想不断跳槽,希望自己经历中有过相关经验。这其实也是被外部绑架了。

概念3:

中台。

这里拿移动打个比方,下图是我自己臆想的架构(实际不是这样)。各自子公司玩各自的。

然后中台化一下。如果原来某个省的计费出问题了。那么只影响一个省。现在如果计费出问题了。那么全国的计费都出问题了。当然这时候有人会说全国的登录不受影响。

至少我个人愚见,这种极端情况下,我认为这种中台化的故障范围比起烟囱型的时候是大了。

以前网上有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说的:马老师(马云)跟我讲,你去干这个中台,我也不知道怎么干。他只说了3个统一:技术统一;数据统一;文化统一。做了一两年之后,有一次跟马老师汇报,我说我终于明白什么叫数据中台了。他听了一下以后,说你大概只懂了50%。那他自己理解到了100%吗?我也不知道他知不知道。他只是说我汇报的东西里面,可能有50%是符合他当初的期望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说中台是玄学。

概念4:

区块链。

其实区块链也是数据库技术。但是似乎把区块链和大数据归到数据库中觉得掉价。或许很多人觉得数据库没什么价值,不愿意承认这些。其实区块链要大多数达成一致的这种设计就是数据库中最终一致性的思路。所以区块链也被称为史上最慢的交易数据库。因为这个链上的参与节点越多,要写入的环节也越多,自然就慢。

有多少企业的业务是没有区块链活不下去的?很少。作为锦上添花的功能,在经济富足的时候需要,在经济不行的情况下就有点可有可无了。

尽管要求唱响,但是实实在在我感受到的还是不行啊。

最后来一个段子:

微服务开始合并了,恭喜你,开始做中台了。
微服务拆分逻辑,开始做中台了,开始做数据治理了。
中台开始统一规划,恭喜你,开始做前台了。
前台开始大屏展示,恭喜你,开始做数字化转型了。
数字化转型开始数据建模,恭喜你,开始做大数据了。
大数据开始数据挖掘,恭喜你,开始做人工智能了。
人工智能开始提供智能服务,恭喜你,开始做物联网了。

物联网开始控制物理世界,恭喜你,开始做XX了。

后面是什么?Web3.0?

  • 23
    点赞
  • 2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非常抱歉,我的回答是错误的。在Java的POI库中,确实有一个名为`shiftRows()`的方法,可以用于移动行和删除行。以下是删除第一行的示例代码: ```java import java.io.File; import java.io.File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FileOutputStream; import org.apache.poi.ss.usermodel.Workbook; import org.apache.poi.ss.usermodel.Sheet; import org.apache.poi.xssf.usermodel.XSSFWorkbook; public class DeleteRow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 读取工作簿 FileInputStream fis = new FileInputStream(new File("example.xlsx")); Workbook workbook = new XSSFWorkbook(fis); // 获取第一个工作表 Sheet sheet = workbook.getSheetAt(0); // 删除第一行 sheet.shiftRows(1, sheet.getLastRowNum(), -1); // 保存工作簿 FileOutputStream fos = new FileOutputStream(new File("example.xlsx")); workbook.write(fos); fos.close(); System.out.println("Row deleted successfully!");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首先使用`FileInputStream`读取了一个名为`example.xlsx`的工作簿,并使用`XSSFWorkbook`创建了一个`Workbook`对象。然后,我们获取了第一个工作表,并使用`shiftRows()`方法删除了第一行。最后,我们使用`FileOutputStream`将修改后的工作簿保存到磁盘上。 请注意,`shiftRows()`方法的第一个参数是要移动的起始行索引,第二个参数是要移动的结束行索引,第三个参数是要移动的行数。在我们的例子中,我们将从第二行开始的所有行向上移动了一行,因此第一个参数是1,第二个参数是工作表中的最后一行,第三个参数是-1。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