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TI学画PCB【直流输入 · BLDC驱动器 · 48V-500W三相逆变器】

文章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TI的DRV8350R驱动芯片和CSD19532Q5B功率管设计一款48V-500W的直流输入、三相逆变器,包括电流和电压采样方案。PCB布局部分强调了顶层和内层的元件布局、布线策略以及地平面设计,特别提到了电流采样电阻和散热通孔的重要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跟着TI学画PCB【直流输入 · BLDC驱动器 · 48V-500W三相逆变器】

1. Overview

1.1 实物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 系统框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3 系统性能

ParameterValue
直流输入24V-60V
输出电流 ± 10 A R M S \pm10A_{RMS} ±10ARMS
电流采样范围 ± 30 A \pm30A ±30A
采样电阻 1 m Ω 1mΩ 1mΩ
采样损耗30A / 0.9W
PWM频率16k
死区时间自动/可设定
工作温度-40°C / 85°C

2. 硬件方案及原理图

2.1 驱动芯片(DRV8350R)

芯片手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 功率管(CSD19532Q5B)

芯片手册

2.3 相电流采样(INA240)

芯片手册

  • 采样电阻方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参考电压计算与设置

    增益为50,输出电压范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此需要设置3V的参考电压。方案采用TLV431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 13 R_{13} R13设置灌入IO电流的大小,选用300Ω
    R 15 R_{15} R15设置 V r e f V_{ref} Vref大小,2.1k - 1.5V // 3.3k - 1.65V

2.4 相电压采样(分压方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得到交变电压,可以有几种采集方案:

  • 加法运算电路,增加直流偏置
  • ADC差分采集

3. PCB布局

3.1 顶层元器件布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2 顶层布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3 内层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4 内层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5 底层元器件布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6 底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PCB仔细观察

4.1 顶层观察

实物顶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释:
①:直流母线稳压电容
②:下桥臂
③:上桥臂
④:电流采样电阻

其他注意点:
①:散热通孔没有打在开关管下面,打在GND和桥臂空隙处,过孔盖油
②:电流/电压采样线路都不粗(跟电流有关)

问题: Vdc从哪里来的?上桥臂铜皮好像是孤立的

解答: 功率管底部也是需要过孔的,但是过孔打在铜皮身上显示不出来,②、③号功率管底部应该有过孔(上面注意点①是错的)

4.2 内层2观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地平面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Chorgy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