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搓传染病模型(SVEIR)

仓室分类:

一、易感者(S)

易感者是指那些尚未被感染,且对传染病具有易感性的人群。当他们与感染者接触后,就有很大概率会被感染,从而转变为暴露者。此外,他们也可以通过接种疫苗进入接种疫苗者群体。在传染病流行初期,易感者往往占据人群的较大比例,是疾病传播的潜在对象。随着时间推移和防控措施(如接种疫苗)的实施,其数量会逐渐减少。

二、接种疫苗者(\(V_s\))

这部分人群已经接种了疫苗,但由于疫苗接种后,人体需要一定时间来产生抗体,在抗体产生之前,他们仍然处于可能被感染的状态。这段时间内,他们就属于接种疫苗者。比如在新冠疫苗接种后,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有效防护水平,在此期间接种者并非绝对安全。

三、疫苗生效者(\(V_r\))

当接种疫苗者经过抗体生成期,成功产生了抗体,就转变为疫苗生效者。一旦成为疫苗生效者,他们就对相应传染病具备了免疫力,不会再被感染。这是疫苗接种期望达到的理想状态,通过扩大疫苗生效者在人群中的比例,可以有效阻断传染病的传播。

四、暴露者(E)

暴露者是已经被感染,但还未表现出传染性的人群。他们处于感染后的潜伏期,虽然此时自身可能没有症状,也不具备传播疾病的能力,但在经过一定时间(由每单位时间内暴露者转为感染者的速率\(\omega\)决定)后,就会转变为具有传染性的感染者。例如流感病毒感染后,通常有 1 - 3 天的潜伏期,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者就属于暴露者范畴。

五、感染者(I)

感染者是被感染且已经具有传染性的人群,他们能够将病毒传播给易感者。感染者的传播能力用\(\beta\)来表示,\(\beta\)值越大,说明该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的速度可能越快、范围可能越广。同时,感染者也会以速率\(\gamma\)康复,脱离感染状态。

六、康复者(R)

康复者是指从感染状态中恢复过来的人群。他们一般对该传染病具有了一定的免疫力(但部分传染病存在二次感染可能)。在模型中,这部分人群不再参与疾病的传播过程。

此外,模型中还涉及一些重要的动态变化速率:

  • 每单位时间内,暴露者以速率\(\omega\)转为感染者,这个速率反映了传染病潜伏期的平均时长等因素对感染进程的影响。
  • 感染者以速率\(\gamma\)康复,体现了疾病自然病程以及医疗干预等因素下感染者恢复健康的速度。
  • 易感者以\(\phi\)的速率转为接种疫苗者,反映了人群接种疫苗的积极性和接种工作的推进效率等。
  • 接种疫苗者以f的速率转变为疫苗生效者,和疫苗本身特性、个体差异等有关。

整个模型基于总人口(N)恒定,无出生或死亡的假设构建,这是为了在相对简化的条件下研究传染病的传播规律和防控策略效果,实际情况中人口的自然变动也会对传染病传播产生影响,但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拓展模型使其更贴近现实。

模型

开始手搓

% 模型参数
N = 220000; % 总人数
I0 = 1; % 初始感染人数
R0 = 0; % 初始康复人数
E0 = 0; % 初始暴露人数
Vs0 = 0; % 初始疫苗接种者
Vr0 = 0; % 初始疫苗生效者
S0 = N - I0 - R0 - E0 - Vr0 - Vs0; % 初始易感人数
beta = 0.3; % 传染率
omega = 0.111; % 暴露转化速率
gamma = 0.05; % 康复速率
f = 0.2; % 抗体产生系数
q = 0.2; % 接种疫苗未产生抗体者的比例
Vacdata = [4730; 4896; 2038; 34394; 36182; 42410; 58666; 87193; 12246; 3263; 87577; 63686; 52780; 45617;
    2310; 2691; 746; 1416; 2169; 2553; 2448; 5674; 67455; 92117; 83533; 67768; 64567; 70476; 100094;
    16106; 5258; 82717; 63992; 59041; 64649; 86073; 12445; 5380; 67880; 51960; 48485; 53048; 66528;
    9287; 3087; 45007; 37920; 34606; 32830; 44738; 7819; 2498; 29398; 24219; 21516; 20931; 25720;
    5684; 2126; 16236; 17610; 16794; 15758; 16340; 4280; 1497; 12379; 12513; 14333; 12205; 12436;
    4187; 1690; 12360; 14280; 12372; 12446; 8593; 3584; 1402; 9517; 11063; 11527; 10827; 9561; 4018;
    1020; 7271; 8041; 5450; 4189; 4000; 923; 440; 3200; 3117; 3301; 3247; 2020; 793; 274; 2217;
    2578; 2348; 3202; 2111; 614; 265; 18; 874; 997; 1177; 598; 239; 159; 773; 1023; 1142; 1009;
    581; 254; 138; 600; 970; 845; 762; 744; 219; 104; 718; 569; 522; 487; 290; 108; 63; 263; 423;
    350; 267; 163; 67; 39; 224; 225; 184; 116; 27; 1; 1; 5]/100; % 疫苗接种数据
day = numel(Vacdata) + 1; % 疫苗接种数据的天数(加一天表示总天数)
fai = sum(Vacdata) / day / N; % 平均每日疫苗接种率(单位:1/天)
num_days = 360; % 模拟天数

% x(1):感染人群I, 
% x(2):易感人群S, 
% x(3):康复人群R,
% x(4):暴露人群E
% x(5):初始疫苗接种者Vs
% x(6):初始疫苗接种者Vr
dxdt = @(t, x) [
                omega * x(4) - gamma * x(1); % dIdt
                -beta * x(2) * x(1) / N - fai * x(2); % dSdt
                gamma * x(1); % dRdt
                beta * x(2) * x(1) / N - omega * x(4) + q * beta * x(1) * x(5) / N; % dEdt
                fai * x(2) - f * x(5) - q * beta * x(1) * x(5) / N; % dVsdt
                f * x(5)
                ];
 
[t, y] = ode45(dxdt, 1: num_days, [I0, S0, R0, E0, Vs0, Vr0]);
hold on
plot(t, y(:, 1));
plot(t, y(:, 2));
plot(t, y(:, 3));
plot(t, y(:, 4));
plot(t, y(:, 5));
plot(t, y(:, 6));
xlim([0 360]);
legend('感染人数I', '易感人数S', '康复人群R', '暴露人群E', '初始疫苗接种者Vs', '初始疫苗接种者Vr', 'Location', 'best');

看下效果

结果解读

易感者数量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少。这是因为在传染病传播过程中,易感者与感染者接触后,会被感染从而转化为暴露者。随着感染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易感者被卷入感染进程,其数量不断下降。当大部分人通过感染获得免疫、接种疫苗产生抗体或者被隔离等方式脱离易感状态后,易感人群数量趋于平稳,意味着疾病传播的潜在对象大幅减少,传播动力减弱。

接种疫苗者数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态势,且变化幅度较小。初期增加是因为有更多的易感者选择接种疫苗,进入接种疫苗者群体。而后减少,是由于这部分人群随着时间推移,一部分成功产生抗体转变为疫苗生效者(\(V_r\)) ,使得接种疫苗者数量有所回落。较小的变化幅度说明在整个传染病传播过程中,接种疫苗的进程相对平稳,没有出现大规模集中接种或接种中断等剧烈变动情况。

疫苗生效者数量逐渐增加,直到总人口都被感染后不再变化。这是因为随着时间推进,接种疫苗者不断产生抗体,转化为疫苗生效者。当几乎所有人都通过接种疫苗(或感染后康复获得免疫)达到免疫状态,即总人口都处于免疫(感染康复或疫苗生效)情形下,疫苗生效者数量便不再上升,标志着人群整体免疫水平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高度,对传染病传播形成有效遏制。

暴露者在初期快速增加,这是因为大量易感者被感染后进入潜伏期,成为暴露者。但随着潜伏期结束,暴露者按照一定速率转变为感染者,其数量随后逐渐减少 。这一过程体现了传染病从感染到发病(具备传染性)的时间特征,潜伏期结束后暴露者的减少也预示着新发病例增长势头的减缓。

感染者数量在初期逐渐增加,这是由于暴露者不断转化为感染者,同时感染者又持续将病毒传播给易感者,使得感染人数不断攀升。随着时间推移,当达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医疗干预、人群免疫水平提升等因素,感染者的康复速率超过新感染速率,其数量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反映出传染病传播在受到控制后疫情逐渐缓解的过程。

康复者数量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加,原因是感染者不断康复,流入康复者群体。康复者的增加一方面标志着患病个体恢复健康,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人群中具备免疫能力的人数增多,进一步降低了传染病传播的可能性,对疫情的控制起到积极作用。

总体而言,易感人群数量逐渐减少并趋于平稳这一现象,是传染病传播得到控制的重要标志。它表明通过自然感染、隔离措施、疫苗接种等多种途径,大部分人脱离了易感状态,传染病传播失去了大量的潜在宿主,传播基本结束,人群逐步恢复到相对安全稳定的状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