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结束已经有段时间了,总结整理下自己的保研过程,算是对过去半年努力的回顾,也为后辈们提供些参考。
不得不说,今年的保研形式愈发严峻。中美关系紧张,留美难度增加,导致一些大佬转出国为保研,再加上清北研究生改革(缩减硕士名额等),Top学校的保研难度越来越大,层层影响下来,作为保研食物链底端的双非菜鸡,欲哭无泪啊。
个人情况
本科院校:普通双非(加上非双一流,也可以说是四非)
专业:软件工程 (学科评估B)
排名:1/90
六级:520+
其他:一篇SCI、数模国一
获得offer:浙大计院、浙大软院、中山计算机、东南计算机、合工大计算机
夏令营:海投海拒
一开始心气高,一心冲刺。再加上不想去北方,基本只投了南方的一些中上985(复旦、上交、南大、中山等),北方就投了清北和中科院的几个所,最后结果惨不忍睹,只有同济和中山夏令营入营了,信工所没入营但也收到面试邀请,因为冲突就拒了。这告诉我们,夏令营还是要不同层次的学校都投一下,尤其是对于双非的同学,就算不是你的理想院校,就当是去旅游和拿个保底offer,也能练习下面试技巧。
同济大学电信学院 夏令营
同济电信学院下属有5个系,计算机是其中之一。今年夏令营入营了400多人,最后发230个左右的优营。注:同济的优营是按复试分从高到低录取,因此拿了优营也并不一定百分百保证能被录,但鉴于鸽同济的人应该不少,所以如果确定要去同济的话,在联系好导师的情况下拿了优营就基本稳了,九月份也无需再来。
除去第一天的报道,夏令营实际上只有2天时间,安排非常紧凑,主要就是考核,第一天是笔试,第二天是面试。
笔试我个人认为有点难(主要是都没复习,而且编译原理也没学过),30%编译原理,30%算法,40%数据库(英文题),50分的专业英语是一篇关于deep learning的文章,让你写summary和comments,文章非常容易,科普入门级别的。
面试分了五六个教室进行,每个教室大概7-8个老师,每人面20分钟左右,看起来挺久,其实进去以后发现时间过的真快,还没说过瘾就结束了。进去以后先把复试表交给一边的志愿者学生,然后把简历什么的交给老师,他们自己会传阅。首先是英语面试,introduce yourself in 2 minutes,你呱呱呱背的时候,一般都是老师看简历的时间,完了后再随机问一个问题,我被问到了study plan,同学被问到了为什么想来同济。因为我是带了论文进去的,老师大概挺感兴趣,问了十几分钟的论文,其他啥都没问。最后问了个轻松的生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