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顺序对程序可读性及性能的影响

看代码

下方有ABC三段代码,功能都是一样的,获取当前审核类型。基本逻辑是:正常价成交那么就是单位内审;异常价成交且特殊事项开启那么就是特殊事项审批,否则还是单位内审。
A

    public String needAudit(Param param) {
        // 正常价成交,单位内审
        if (param.isNormalPrice()) {
            return “单位内审”;
        }

        // 异常价成交且特殊事项开启,需要走特殊事项审批
        boolean specialProcessEnabled = ruleReadServiceRpc.isSpecialProcessEnabled(Context.getUser());
        if (specialProcessEnabled) {
            return “特殊事项审批”;
        }

        return “单位内审”;
    }

B

    public String needAudit(Param param) {
    	boolean specialProcessEnabled = ruleReadServiceRpc.isSpecialProcessEnabled(Context.getUser());
        // 异常价成交且特殊事项开启,需要走特殊事项审批
        if (!param.isNormalPrice() && specialProcessEnabled) {
           return “特殊事项审批”;
        }
        
        return “单位内审”;
    }

C

    public String needAudit(Param param) {
    	boolean specialProcessEnabled;
        // 异常价成交且特殊事项开启,需要走特殊事项审批
        if (!param.isNormalPrice() && (specialProcessEnabled = ruleReadServiceRpc.isSpecialProcessEnabled(Context.getUser()))) {
           return “特殊事项审批”;
        }
        
        return “单位内审”;
    }

ABC有什么差异吗?乍一看好像除了格式上也没什么差别,实则不然。A与C仅有格式差别,这个看个人编码习惯,均是可取的,但是B不可取,然而项目上就是采用的B,what the …
首先,ruleReadServiceRpc.isSpecialProcessEnabled(Context.getUser())是一个RPC请求,显然,这个规则还需要从数据库中去读取,B首先就去执行了此操作,增加网络以及数据库开销,但是实际上这个操作多数情况下是不必要的,因为异常价成交的情况是少数,程序在判断是正常价的时候就直接可以返回“单位内审”。

NOTE:很多时候,编程也需要参考线上数据来选择更合适的方案。比如异常成交是极少数情况,这个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选择

结论

中国近代翻译家严复提出翻译有“三难”:信、达、雅,编程亦如此。首要准确,其次性能,那终极就是优雅了。
代码的顺序有时候虽然不影响准确性,但是会影响性能以及可读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