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解释性深度错觉
简单地说,很多人觉得自己对世界的了解很到位,但实际上,他们真实的了解程度和他们以为的相差很远。也就是说,他们误以为自己可以对周遭发生的事件、谈话中涉及的概念做出清晰的解释,但其实这是一种错觉。
这就叫解释性深度错觉。
解释性深度错觉无处不在
比如,你可以问问朋友,知道电台里的广播是怎么回事吗?他们大都会认为自己对广播太了解了,不就是把开关打开,调整频率,比如 87.6MHz,然后北京文艺广播的节目就开始播放了。
但你要是问他,广播是怎么把几十公里外那两个主持人的嗓音传到我们耳朵里的?这个原理解释一下?我想,即便很多理工科背景的人也会被卡住。
这就是人们对同一个事情不同的解释深度。第一层解释深度就是他们日常接触到的,只是使用而已,而第二层解释深度就是把那个东西的工作原理清晰地讲出来。
这些概念长久地、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我们的一部分价值观就构建在这些误以为自己很熟悉的概念上。
当自己发现很多都是错觉之后,将导致严重的后果,也就是我们需要承认,自己多年来形成的价值观、世界观会因为承认自己对某个概念的无知而崩塌。于是,争吵和极端化观点就由此诞生。
解释性深度错觉很难消除
首先是互联网对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在流量为王的奖励机制下,绝大部分提供内容的人都倾向于把文章缩短、把标题惊悚化,倾向于报道有爆炸性的新闻内容,平淡无奇或者逻辑复杂的内容会在筛选中被首先淘汰。
有很多调查都发现,超过一半的人在看新闻的时候只看标题,连具体内容的超链接都没有点开。这样的内容看多了,就自以为对新闻事件有所了解。
第一性原理
哪些人最不容易产生解释性深度错觉呢?就是习惯用第一性原理思考的人。
马斯克经常提到的第一性原理,也就是相信每个系统都存在一些基本命题,不能省略和违背,哪怕这个系统后续成长得很庞大,也都是从基本命题衍生出来的。
你会发现,很多理科的人好像对社会话题、经济、政治不感兴趣,这也是同样的原因。因为这些问题的相关内容大都没有清晰的概念,由于参与的人也都不在意这些,所以哪怕查了查,也很难有收获,于是思想习惯促使他们在思考上作罢。
演化思维
而实际上,即便参与讨论的都是内行,从本质上说,社会、经济、政治也都不可能像物理和数学一样由清晰的公式定义,它们都是包含了很多未知因素的复杂系统。从第一性原理深入了解整个系统的做法只是一种妄想。
那么,对于和社会、经济、政治相关的内容,应该如何把握呢?这就要使用演化思维了。
避免解释性深度错觉的一个好方法是,先假设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然后用第一性原理搞清楚基本概念。如果发现这件事不是第一性原理能应付的,而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演化思维,把这个系统从诞生到今天所有重要环节的演化路径梳理清晰。
总结
1.很多人觉得自己对世界很了解,但实际上,他们真实的了解程度和他们以为的相差很远。也就是说,他们误以为自己可以对周遭的事件做出清晰的解释,但其实这是一种错觉。这就叫解释性深度错觉。
2.避免解释性深度错觉的好方法是,假设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然后用第一性原理搞清楚基本概念。如果这件事不是第一性原理能应付的,而是一个复杂系统,那就利用演化思维,把这个系统从诞生到今天所有重要环节的演化路径梳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