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眼镜(增强现实眼镜)成像原理浅析

本文主要介绍了虚拟现实眼镜的成像原理,基于‘透镜+屏幕’的结构,探讨了放大镜成像原理,指出焦距与物距的关系,并分析了头戴式眼镜如何通过调整透镜实现不同视力需求的适配。同时提到了光场成像技术对减轻眼部疲劳的优势。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首先,本文仅仅介绍市面上现有的普通“头盔+透镜+屏幕”的成像原理,其他(如光场成像等等)暂不作解析,期待后续更新~


如果你明白放大镜的原理,我想这个眼镜的原理你也不难理解了。


虚拟现实眼镜现在的结构一般都是“透镜+屏幕”的成像方式,透镜在眼前2-3cm处,屏幕距透镜3-6cm,虚像成像在眼前25cm-50cm左右。(这就带来了视力疲劳的问题,戴头盔眼镜时,视线将一直持续聚焦在25cm-50cm处,无法移动,并且视野里全部是电子显示屏,时间长后眼部肌肉会极度疲劳,想象一下你双眼距离电视屏幕半米以内一直不动……但上述光场成像则是模仿现实世界的真实光场信息,眼部聚焦点会不断移动,没有上述问题)


1、放大镜成像原理

当物体 AB 置于透镜焦距 f 以外时,得到倒立的放大实像 A′B′(如图 1-1(a)),它的位置在 2 倍焦距以外。若将物体 AB 放在透镜焦距内,就可看到一个放大正立的虚象 A′B′(如图 1-1(b))。映象的长度与物体长度之比(A′B′/AB)就是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放大率)。若放大镜到物体之间的距离 a 近似等于透镜的焦距(a≈f),而放大镜到像间的距离 b近似相当于人眼明视距离(250mm),则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为:N=b/a

[Ps:人眼能够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就称之为明视距离。实际上明视距离因人而异,对于近视眼,明视距离会短一些,远视眼会长一些。对于健康的人眼,明视距离在250mm左右,因此我们通常将明视距离就设定为 250mm。]


<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