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7 Minimal版本的简单配置和软件安装记录

1.下载

Index of /centos/7/isos/x86_64/

2.VMware安装CentOS Minimal

        参考:VMware15安装Centos7超详细过程 - happy_2010 - 博客园

3.配置地址

        这里用的是net连接方式,就是主机作为网关,虚拟机作为其内部的机器。

        3.1 查看地址:

        因为精简版本的linux没有ifconfig命令,所以需要用到命令 ip addr

        3.2 修改网络配置,并重启网络服务

                3.2.1  输入命令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将最后一项改为ONBOOT=yes

                3.2.2 sudo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重启网络服务。

参考:Linux虚拟机没有IP的解决办法 - ★行者尚★ - 博客园

4.修改时区

        4.1. 查看当前时区
        date -R

        4.2. 修改设置时区
                方法(1)
                        tzselect
                方法(2) 仅限于RedHat Linux 和 CentOS系统
                        timeconfig
                方法(3) 适用于Debian
                        dpkg-reconfigure tzdata

        4.3. 复制相应的时区文件,替换CentOS系统时区文件;或者创建链接文件
                cp /usr/share/zoneinfo/$主时区/$次时区 /etc/localtime
                在中国可以使用:
                cp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参考:设置修改CentOS系统时区 - 51CTO.COM

5.各目录的含义

/bin: /usr/bin: 可执行二进制文件的目录,如常用的命令ls、tar、mv、cat等。

/boot:放置linux系统启动时用到的一些文件。/boot/vmlinuz 为 linux 的内核文件,以及 /boot/gurb。建议单独分区,分区大小100M即可

/dev:存放linux系统下的设备文件,访问该目录下某个文件,相当于访问某个设备,常用的是挂载光驱 mount /dev/cdrom /mnt。

/etc:系统配置文件存放的目录,不建议在此目录下存放可执行文件,重要的配置文件有 /etc/inittab、/etc/fstab、/etc/init.d、/etc/X11、/etc/sysconfig、/etc/xinetd.d修改配置文件之前记得备份。

注:/etc/X11 存放与 x windows 有关的设置。

/home:系统默认的用户家目录,新增用户账号时,用户的家目录都存放在此目录下,~表示当前用户的家目录,~edu 表示用户 edu 的家目录。建议单独分区,并设置较大的磁盘空间,方便用户存放数据

/lib: /usr/lib: /usr/local/lib:系统使用的函数库的目录,程序在执行过程中,需要调用一些额外的参数时需要函数库的协助,比较重要的目录为 /lib/modules。

/lost+fount:系统异常产生错误时,会将一些遗失的片段放置于此目录下,通常这个目录会自动出现在装置目录下。如加载硬盘于 /disk 中,此目录下就会自动产生目录 /disk/lost+found

/mnt: /media:光盘默认挂载点,通常光盘挂载于 /mnt/cdrom 下,也不一定,可以选择任意位置进行挂载。

/opt:给主机额外安装软件所摆放的目录。如:FC4使用的Fedora 社群开发软件,如果想要自行安装新的 KDE 桌面软件,可以将该软件安装在该目录下。以前的 Linux 系统中,习惯放置在 /usr/local 目录下

/proc:此目录的数据都在内存中,如系统核心,外部设备,网络状态,由于数据都存放于内存中,所以不占用磁盘空间,比较重要的目录有 /proc/cpuinfo、/proc/interrupts、/proc/dma、/proc/ioports、/proc/net/* 等。

/root:系统管理员root的家目录,系统第一个启动的分区为 /,所以最好将 /root和 /放置在一个分区下。

/sbin: /usr/sbin: /usr/local/sbin:放置系统管理员使用的可执行命令,如fdisk、shutdown、mount 等。与 /bin 不同的是,这几个目录是给系统管理员 root使用的命令,一般用户只能"查看"而不能设置和使用。

/tmp:一般用户或正在执行的程序临时存放文件的目录,任何人都可以访问,重要数据不可放置在此目录下

/srv:服务启动之后需要访问的数据目录,如 www 服务需要访问的网页数据存放在 /srv/www 内。

/usr:应用程序存放目录,/usr/bin 存放应用程序,/usr/share 存放共享数据,/usr/lib 存放不能直接运行的,却是许多程序运行所必需的一些函数库文件。/usr/local: 存放软件升级包。/usr/share/doc: 系统说明文件存放目录。/usr/share/man: 程序说明文件存放目录,使用 man ls 时会查询 /usr/share/man/man1/ls.1.gz 的内容建议单独分区,设置较大的磁盘空间

/var:放置系统执行过程中经常变化的文件,如随时更改的日志文件 /var/log,/var/log/message:所有的登录文件存放目录,/var/spool/mail:邮件存放的目录,/var/run:程序或服务启动后,其PID存放在该目录下。建议单独分区,设置较大的磁盘空间

参考:Linux 下各个目录的作用及内容 - JackyTang - 博客园

/etc目录下的文件及详细作用

参考/etc目录下的文件及详细作用 - 59111618 - 博客园

6.安装JDK8

解压然后配置环境变量

参考:linux安装jdk8_baseline-CSDN博客_linux安装jdk

7.安装mysql

        7.1.CentOS下tar包和rpm包的区别

        https://www.cnblogs.com/skyblue123/p/13282878.html

        7.2.下载linux通用包

        mysql-8.0.18-linux-glibc2.12-x86_64.tar

        https://downloads.mysql.com/archives/community/

        7.3.mysql的tar包方式安装

        https://blog.csdn.net/qq_40181063/article/details/90713153

        7.4 mysql的my.cnf配置文件

        [Mysql] MySQL配置文件my.cnf的理解 - Devops达人 - 博客园

        简单配置参考:

[mysql]

# 设置mysql客户端默认字符集

default-character-set=utf8

[mysqld]

#设置3306端口

port = 3306

# 设置mysql的安装目录

basedir=/usr/local/mysql

# 设置mysql数据库的数据的存放目录

datadir=/usr/local/mysql/data

# 允许最大连接数

max_connections=200

# 服务端使用的字符集默认为8比特编码的latin1字符集

character-set-server=utf8

# 创建新表时将使用的默认存储引擎

default-storage-engine=INNODB

lower_case_table_names=1

max_allowed_packet=32M

        注意不同配置添加到 [mysqld]或[client] 下面

        7.5 启动报错信息路径

        /usr/local/mysql/data/localhost.localdomain.err

        7.6 mysql改密码,并设置root用户所有ip能连接

        set PASSWORD='123456';

        use mysql;

        update user set host='%' where user='root';

        flush privileges;

        7.7创建账户并授权

        CREATE USER 'yaoct'@'%' IDENTIFIED BY '123456';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yaoct'@'%';

        grant select on *.* to 'yaoct2'@'%';

        7.8 查看表格式

        show full fields from 表名;

        7.9 修改mysql列格式

alter table subscription_origin_information modify column id bigint(20)

alter table subscription_origin_information modify column id bigint(20)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8.防火墙开发指定端口

查看防火墙状态
    firewall-cmd --state
如果没有开启,则开启

开启防火墙: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service

查看监听的端口: firewall-cmd --list-port

 添加3306端口监听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3306/tcp --permanent

刷新防火墙设置

   firewall-cmd --reload
 

9.mysql导入导出数据

创建指定编码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tuying DEFAULT CHARACTER SET utf8 COLLATE utf8_general_ci;

一、导出数据库用mysqldump命令
(注意:先cd到mysql的运行路径下,再执行一下命令):
1、导出数据和表结构:
mysqldump -u用户名 -p密码 数据库名 > 数据库名.sql
mysqldump -uroot -p dbname > dbname .sql
敲回车后会提示输入密码
2、只导出表结构
mysqldump -u用户名 -p密码 -d 数据库名 > 数据库名.sql
mysqldump -uroot -p -d dbname > dbname .sql

二、导入数据库
1、首先建空数据库
mysql>create database dbname ;
2、导入数据库
方法一:
(1)选择数据库
mysql>use dbname ;
(2)设置数据库编码
mysql>set names utf8;
(3)导入数据(注意sql文件的路径)
mysql>source /home/xxxx/dbname .sql;
方法二:
mysql -u用户名 -p密码 数据库名 < 数据库名.sql

参考:linux下mysql数据库导入导出命令 - chandb - 博客园

10.开机自启Jar包

Linux设置jar包开机自启动 - 无敌小韩韩 - 博客园

写startup.sh,导出路径可参考配置/etc/profile

export JAVA_HOME=/usr/local/jdk1.8.0_212

export JRE_HOME=${JAVA_HOME}/jre

export CLASSPATH=.:${JAVA_HOME}/lib:${JRE_HOME}/lib:$CLASSPATH

export JAVA_PATH=${JAVA_HOME}/bin:${JRE_HOME}/bin

export PATH=$PATH:${JAVA_PATH}

nohup java -jar /usr/local/jarserve/tuying-data-0.0.1-SNAPSHOT.jar > output.log 2>&1 &

不输出日志文件情况

nohup java -jar /data/three/yongchuanThree-1.0-SNAPSHOT.jar --spring.profiles.active=prod > /dev/null 2>&1 &

请注意,这里的export设置环境变量不可少,如果不知道本机的环境变量,可以通过more /etc/profile来查看。nohup命令可以让java在后台运行,即使关闭窗口也会继续运行。chmod改变out.log输出日志的读写权限,使得普通用户也可查看。

然后运行chmod命令,使其可运行。

chmod +x /usr/local/startup.sh

接着编辑/etc/rc.local,加上一行

/usr/local/startup.sh

系统启动后,在加载完所有组件后会以root身份执行rd.local的命令。

给rc.local可运行权限

chmod +x /etc/rc.local

保存后reboot重启服务器,待重启后通过命令查看是否运行了java

ps -ef|grep java

如果出现错误$‘\r‘: command not found       

出现这样的错误,是因为Shell脚本在Windows系统编写时,每行结尾是\r\n,而在Linux系统中行每行结尾是\n,所以在Linux系统中运行脚本时,会认为\r是一个字符,导致运行错误。

解决方法
去除Shell脚本的\r字符:

方法1
sed -i 's/\r//' one-more.sh


linux nohup启动java忽略输出

linux nohup启动java忽略输出_mob649e8158ed1f的技术博客_51CTO博客

11.pg数据库操作

Linux上POSTGRES操作 - 施凯sky - 博客园

postgreSQL在linux下的使用_quanqxj的博客-CSDN博客_linux 连接postgresql

Linux postgresql11 安装_dakerKing-CSDN博客

postgres安装(linux)

先切换到postgres账户

$ sudo su - postgres

 $psql [database]< postgres.sql  导入

创建schema

# create schema myschema;

查看shema下的所有表

\dt xxl_job.

\l 所有数据库

\c [数据库名]  切换数据库

连接pg数据库报错:no pg_hba.conf entry for host

解决办法:
修改pg_hba.conf,在第一行添加一行:
host all all 0.0.0.0/0 md5
表示允许任何用户连接到任何数据库,用一个加密的密码

pg_dump -U postgres -C -p 8099 [database] > XXX.sql

config_file | /var/lib/pgsql/10/data/postgresql.conf
data_directory | /var/lib/pgsql/10/data
external_pid_file |
hba_file | /var/lib/pgsql/10/data/pg_hba.conf
ident_file | /var/lib/pgsql/10/data/pg_ident.conf

12.linux常用命令

传输文件:
rz -be(可以把windows系统的文件传输到Linux系统里面,jar包可以这个,其他文档只用rz这个命令就行)
sz xxx.log(可以把Linux系统的文件复制到window系统,需要cd到该文件的路径下)


目前图影项目服务jar包运行:
nohup java -jar tuying-data-0.0.1-SNAPSHOT.jar > output.log 2>&1 & (运行并且输出日志)
nohup java -jar tuying-data-0.0.1-SNAPSHOT.jar &(普通运行)

停止jar包运行:
(1)、查看当前服务应用所占用端口:netstat  -nlp|grep 8090     (8090是当前系统jar包启动访问的端口,这个命令可以查看当前端口的运行线程)
(2)、关闭系统:kill 256097          (由第一步的命令查询出线程为256097)

返回上一级目录:
cd ..


删除文件:
rm -f /usr/jarserve/output.log     (/usr/jarserve/output.log这个是当前文件所在的路径)

复制文件:
cp dir1/a.doc dir2 表示将dir1下的a.doc文件复制到dir2目录下


移动文件:
mv b.txt c.bak   将文件 b.txt 重命名为  c.bak
mv -i 456.txt /home/hk/cpdir/copy/abc    将  456.txt 移动到 /home/hk/cpdir/copy/ 并取名为 abc 若已存在文件 abc则会询问是否覆盖。

修改具体文件:
vim Hello.java(这个是进入该文件的当前目录)
vim /usr/javatest/Hello.java(该文件的路径)

查看防火墙状态: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有active (running)是开启的)(有inactive (dead)是关闭的)
firewall-cmd --state(running是打开的意思,not running是关闭的)

开启防火墙: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关闭防火墙: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防火墙开放指定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5672/tcp --permanent   # 开放5672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remove-port=5672/tcp --permanent  #关闭5672端口
firewall-cmd --reload   # 配置立即生效(上面两个命令在success之后,需要输入这个生效的命令)

查看防火墙所有开放的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list-ports

MySQL当前具体数据库运行sql文件:
use databasename;
source xxx.sql;

MySQL导出数据库命令:
mysqldump -u root -p databasename > /usr/sqlfile/databasename.sql
回车输入密码

MySQL转储sql文件(导入数据库脚本文件)
mysql -uroot -p密码 databasename < /usr/sqlfile/databasename.sql

创建指定编码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tuying DEFAULT CHARACTER SET utf8 COLLATE utf8_general_ci;

接口测试:
curl -X GET "http://localhost:8090/test/list" -H "accept: */*"

update equipment_installation_point set ipAddress='33.157.70.201' where categoryCode='002';


查看Java由哪些进程使用
ps -ef | grep java

查看端口占用(某些精简系统不带此命令)

netstat -lnpt |grep 5672

<think>好的,我需要帮助用户在CentOS 7 Minimal上进行安装基础配置。首先,我得回忆一下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里面有关于镜像下载、网卡重命名、安装后的初始化配置网络设置等信息。 用户的问题是关于CentOS 7 Minimal安装基础配置教程。我需要按照步骤来组织回答,确保每个步骤都有对应的引用支持。首先,系统安装部分需要提到镜像下载,因为CentOS 8之后没有Minimal版了,所以用户必须用CentOS 7的镜像,这里可以引用引用[1]。然后,安装过程中可能需要调整网卡名称,引用[1]也提到了这一点,作为可选步骤。 接下来是初始配置,包括网络配置。用户提到使用nmcli命令来设置网络,引用[4]中有具体的命令,比如nmcli conn show设置DNS。这部分需要详细说明如何启用网络配置静态IP,或者使用DHCP。 然后是软件安装,用户可能需要安装一些基础工具,比如vim、gcc等,引用[2]引用[3]都提到了需要安装软件包,比如kernel-devel、gcc、vim*等。这部分需要分步骤列出安装命令,并说明这些软件的作用。 最后是其他配置,比如防火墙SELinux的设置,这些是常见的初始化步骤。用户可能还需要配置主机名更新系统,这部分需要参考常规操作,但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引用,不过引用[3]中有提到yum update,可以引用。 生成相关问题的时候,要围绕安装后的步骤,比如网络问题、软件安装、系统优化等,确保问题有针对性,并且基于引用内容。例如,如何配置静态IP,如何安装开发工具,如何关闭防火墙等。 需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步骤进行,每个步骤都引用对应的引用来源。同时,避免使用用户不可见的格式,保持自然的中文表达。还要检查LaTeX是否符合要求,但看起来问题中可能不需要数学公式,所以可能不需要用到。不过如果有相关配置参数需要公式化表达,可能需要用行内格式,比如IP地址的配置示例。不过根据引用内容,可能不需要LaTeX,所以可能可以忽略这部分。 最后,确认所有引用都正确标注,比如网卡重命名引用[1],软件安装引用[2][3],网络配置引用[4]等。回答中的每个步骤都要有对应的引用支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think>### CentOS 7 Minimal安装与基础配置教程 #### 1. 系统安装准备 - **镜像下载**:从CentOS官网获取CentOS 7 Minimal镜像[^1]。注意CentOS 8及更高版本不再提供Minimal镜像,需选择CentOS 7的`Minimal`或`NetInstall`版本。 - **虚拟机配置**:在Virtual Box或VMware中创建虚拟机时,建议分配至少2GB内存20GB硬盘空间。安装过程中选择“Minimal Install”以保持系统轻量。 #### 2. 系统安装调整 - **网卡名称重命名(可选)**: CentOS 7默认使用动态网卡命名(如`ens33`),可通过修改GRUB配置改为传统命名(如`eth0`)。编辑文件`/etc/default/grub`,添加`net.ifnames=0 biosdevname=0`到`GRUB_CMDLINE_LINUX`参数,随后运行`grub2-mkconfig -o /boot/grub2/grub.cfg`。 #### 3. 初始网络配置 - **启用网络连接**: 安装后默认网络可能未激活。使用以下命令检查并连接: ```bash nmcli conn show # 查看网络连接状态 nmcli dev connect ens33 # 激活网卡(假设网卡名为ens33) ``` - **配置静态IP(可选)**: 编辑网卡配置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修改以下参数: ```bash BOOTPROTO=static IPADDR=192.168.1.100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1.1 DNS1=8.8.8.8 DNS2=8.8.4.4 ``` 重启网络服务:`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4]。 #### 4. 安装基础软件包 - **安装常用工具**: Minimal安装默认缺少部分工具,需手动安装: ```bash yum install -y vim lrzsz wget net-tools telnet # 文本编辑、文件传输、网络工具 yum install -y gcc make kernel-devel # 开发工具(需编译软件时必备)[^2][^3] ``` - **更新系统**: ```bash yum update -y # 更新所有软件包 ``` #### 5. 其他基础配置 - **关闭防火墙与SELinux(测试环境可选)**: ```bash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 临时关闭防火墙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 永久禁用防火墙 setenforce 0 # 临时关闭SELinux sed -i 's/SELINUX=enforcing/SELINUX=disabled/g' /etc/selinux/config # 永久禁用 ``` - **配置主机名**: ```bash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mycentos7 # 设置主机名 ```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