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I²C、SPI、UART通信的优缺点

关注+星标公众,不错过精彩内容

68c67ba39ea6b29d76682e8f508085f6.gif

转自 | 芯片之家

虽然现在USB、CAN、网络的应用非常广泛了,但在嵌入式电子设备通信中,I2C、SPI 和 UART 等仍然最常用的通信协议,本文,我们将剖析这三种协议,让大家清楚、直观的了解它们的功能、优点和局限性,并辅以 GIF 动图展示

I2C 协议

44dc8a0f816f48824db4a0e164023042.gif

I2C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通常用于连接低速设备,如传感器、存储器和其他外设。它使用两根线(SCL和SDA)来实现双向通信,具有地址定向性和主从模式。

优点:

  • 多设备支持:I2C支持多个设备连接到同一总线上,每个设备都有唯一的地址。

  • 简单:I2C协议相对简单,易于实现和调试。

  • 低功耗:在空闲状态时,I2C总线上的器件可以进入低功耗模式,节省能量。

9d3cef9baa925aa3f60c408f05542b83.png

缺点:

  • 速度较慢:I2C通信速度较低,适用于低速设备。

  • 受限制:I2C的总线长度和设备数量受到限制,过长的总线可能导致通信问题。

  • 冲突:当多个设备尝试同时发送数据时,可能会发生冲突,需要额外的冲突检测和处理机制。

应用案例:

就其应用而言,连接方面,I2C在需要简单且经济的通信环境中表现出色。它尤其擅长在小型传感器、LCD 屏幕和 RTC(实时时钟)模块中使用。此外,I2C 由于其在紧凑电路中的效率,在温度控制设备、电池管理系统和 LED 控制器中很有用。但是,在需要快速或长距离数据传输的项目中,最好选择其他协议。

读写等详细的通信过程可参考下文:

通信教程 | I²C基础原理及通信协议(点击阅读)

SPI 协议

e7b7cc406ec0b0a1cc8c8ae6bb647f8d.gif

SPI(串行外设接口)以其高速度而著称,使其成为快速通信的首选。与 I2C 不同,SPI 使用四线工作:MISO(主输入从输出)、MOSI(主输出从输入)、SCK(串行时钟)和 SS(从选择),允许全双工通信(发送和同时接收)。尽管简单且速度快,但 SPI 比 I2C 需要更多的引脚,这可能是电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优点:

  • 高速:SPI通信速度较快,适用于对速度要求较高的应用。

  • 全双工:SPI支持全双工通信,可以同时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

  • 简单:SPI的通信协议相对简单,适用于快速开发和实现。

2caccdae864f9f4cb6881ee2a166bf6e.png

缺点:

  • 连线复杂:SPI需要多根线进行连接,可能会增加硬件设计的复杂性。

  • 长距离传输受限:SPI的传输距离受到限制,过长的线路可能导致信号衰减和干扰。

  • 主从模式限制:SPI通常采用主从模式,主设备数量受限,不适用于多主设备场景。

应用案例:

SPI 非常适合需要快速可靠的数据传输的情况,例如 TFT 显示器、SD 存储卡和无线通信模块。然而,在具有许多从站的复杂系统中,其有效性会降低。

UART 协议

ced57b3677aaf00d84d1f75cadfd68d6.gif

UART(通用异步接收器/发送器)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因其多功能性和简单性而被广泛使用。与 I2C 和 SPI 不同,UART 只需要两条线即可运行:TX(发送)和 RX(接收)。该协议允许异步通信,也就是说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无需共享时钟。数据被组织成数据包,每个数据包包含一个起始位、5 到 9 个数据位、一个可选的奇偶校验位和一个或两个停止位。

f6098f76c42cdf0f85a697d4ca7c67d2.png

优点:

  • 简单:UART通信协议相对简单,易于实现和调试

  • 适用性广泛:UART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之间的通信,具有较好的兼容性。

  • 距离:UART通信距离较远,适用于需要长距离传输的场景。

缺点:

  • 速度较低:UART通信速度相对较低,不适用于对速度要求较高的应用。

  • 485单工:串口485通信是单工的,只能单向传输数据,无法同时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

  • 不可靠:由于UART是异步通信,可能会受到噪声和干扰的影响,导致数据传输不可靠。

应用案例:

  • 微控制器和外设之间的连接:用于简单直接的数据交换。

  • GPS 模块和与计算机的串行接口:用于可靠、低复杂性的通信。

  • 工业机器:UART 通常用于工业设备中以实现稳定的通信。

  • 使用 RS 标准(例如 RS-232、RS-485):这些标准支持更长距离的 UART 通信,并提供使用适当的收发器创建多从属网络的可能性,从而增加 UART 应用的灵活性和广度。

为我们的项目选择合适的协议:

  • 通信速度:SPI 提供高速度,UART 提供高灵活性,I2C 适用于速度要求较低接线简单的配置。

  • 电路设计:I2C 可实现多个设备的高效空间管理,SPI 可实现大型设计中的性能,而 UART 可实现简单性和多功能性。

  • 距离和通信环境:UART 在长距离上具有稳定性,而 I2C 更适合短距离。

  • 双工要求:SPI 和 UART 提供全双工功能,而 I2C 仅限于半双工。

结论

I2C因其简单性和用最少的引脚管理多个从设备的能力而脱颖而出,使其成为短距离配置的理想选择。

SPI具有高速和全双工模式,非常适合在空间不是主要问题的系统中进行快速高效的数据传输。

UART功能强大且功能强大,在长距离通信和速度要求较低的配置中表现出色。

aaf0b5a06e076fd890c8c7f6cc666d58.gif

动图来源:www.parlezvoustech.com

------------ END ------------

08b4cc59366e349739d0ec45f0295e0d.gif

●专栏《嵌入式工具

●专栏《嵌入式开发》

●专栏《Keil教程》

●嵌入式专栏精选教程

关注公众号回复“加群”按规则加入技术交流群,回复“1024”查看更多内容。

2e396f42dfbd4a833f2982506f4fc935.jpeg

3f8b202b2b4bc39cb52243c8b89ed40c.png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分享。

<think>好的,用户想了解SPI、IIC和UART这三个通信协议的详细信息,包括资料教程。我需要根据提供的引用内容来组织回答,同时遵循系统级指令。首先,得分别介绍每个协议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场景,然后比较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注意使用正确的LaTeX格式,比如行内公式用$...$,独立公式用$$...$$,但根据引用内容可能不需要太多数学公式,主要文字描述。还要生成相关问题,放在最后。 首先看引用内容。引用1和2提到了三个协议的区别,比如IIC需要双向IO和上拉电阻,SPI有全双工,UART需要固定波特率等。引用3提到了IIC的管脚配置,但可能帮助不大。需要整理每个协议的要点: 1. UART: - 异步通信 - 全双工 - 需要固定波特率 - 两线(TX/RX) - 应用场景:远距离,如设备间通信 2. SPI: - 同步,有时钟线 - 全双工 - 四线(SCK, MOSI, MISO, SS) - 高速,适合板内短距离 - 主从结构,片选信号选择从机 3. IIC: - 同步,双向数据线 - 半双工 - 两线(SDA, SCL) - 多主多从,地址选择从机 - 速度较慢,抗干扰弱,适合板内 然后比较三者的区别,如线数、速度、全双工、应用场景等。根据引用内容,用户可能关注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 接下来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点讲解每个协议,再对比。可能需要补充一些技术细节,比如UART的数据帧结构,SPI的时钟极性,IIC的起始停止条件等,但根据引用内容可能不需要太深入,但用户要求详解,所以需要适当扩展。 生成的相关问题要围绕协议的特点、应用、比较等,比如如何选择协议,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协议的发展等。 最后检查LaTeX格式是否正确,比如行内变量如$I^2C$,但根据引用,用户可能习惯写成IIC或I²C,需统一。可能不需要太多数学公式,除非提到某些参数计算,如波特率误差,但引用中没有涉及,所以可能不需要。 现在组织回答内容,分三个大点分别介绍每个协议,再比较,最后相关问题。</think>### SPI、IIC与UART协议详解 #### 1. **UART(通用异步收发器)** - **基本原理** UART采用**异步通信**,无需时钟线,依赖双方预定义的**波特率**同步时序。数据以帧传输,每帧包含起始位、数据位(5-8位)、校验位和停止位[^2]。 - **全双工**:支持同时发送(TX)和接收(RX),但需两根独立数据线。 - **固定波特率**:双方波特率误差需控制在±5%以内,否则可能误码。 - **应用场景** 适合**远距离通信**(如设备间通过串口连接),但抗干扰能力较弱时需添加电平转换芯片(如RS-485)[^1]。 #### 2. **SPI(串行外设接口)** - **基本原理** SPI为**同步通信协议**,通过**主从架构**工作,包含四根信号线: - **SCK**(时钟)、**MOSI**(主发从收)、**MISO**(主收从发)、**SS**(片选)[^2]。 - **全双工**:可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时钟由主设备控制,速率灵活[^1]。 - **多从机支持**:通过片选信号(SS)选择从机,硬件复杂度随从机数增加[^2]。 - **应用场景** 适用于**高速短距离通信**(如传感器、存储器与MCU的板内连接),典型速率可达数十MHz[^2]。 #### 3. **IIC(Inter-Integrated Circuit)** - **基本原理** IIC为**同步半双工协议**,仅需两根线: - **SDA**(双向数据线)、**SCL**(时钟线),均需上拉电阻[^1]。 - **地址寻址**:主设备通过发送从机地址(7/10位)选择通信对象。 - **多主多从**:支持总线仲裁,但协议复杂度较高[^3]。 - **应用场景** 适合**低速板内芯片互联**(如EEPROM、温湿度传感器),速率通常为100kHz(标准模式)或400kHz(快速模式)[^1]。 --- ### 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 **特性** | **UART** | **SPI** | **IIC** | |----------------|------------------------|------------------------|------------------------| | **通信方式** | 异步 | 同步 | 同步 | | **双工模式** | 全双工 | 全双工 | 半双工 | | **信号线数量** | 2(TX+RX) | 4(SCK+MOSI+MISO+SS) | 2(SDA+SCL) | | **速率** | 较低(通常≤115200bps) | 高(可达MHz级) | 低(通常≤400kHz) | | **抗干扰能力** | 较弱(依赖电平标准) | 较强 | 较弱(需上拉电阻) | | **典型应用** | 设备间远距离通信 | 板内高速数据传输 | 板内低速多设备互联 | ---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