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程序代码
优化自己开发的程序,建议采用以下准则:
二八法则:
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在优化实践中,我们将精力集中在优化那20%最耗时的代码上,整体性能将有显著的提升;这个很好理解。函数A虽然代码量大,但在一次正常执行流程中,只调用了一次。而另一个函数B代码量比A小很多,但被调用了1000次。显然,我们更应关注B的优化。
编完代码,再优化;编码的时候总是考虑最佳性能未必总是好的;在强调最佳性能的编码方式的同时,可能就损失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开发效率;
gprof使用步
用gcc、g++、xlC编译程序时,使用-pg参数,如:g++ -pg -o test.exe test.cpp编译器会自动在目标代码中插入用于性能测试的代码片断,这些代码在程序运行时采集并记录函数的调用关系和调用次数,并记录函数自身执行时间和被调用函数的执行时间。
执行编译后的可执行程序,如:./test.exe。该步骤运行程序的时间会稍慢于正常编译的可执行程序的运行时间。程序运行结束后,会在程序所在路径下生成一个缺省文件名为gmon.out的文件,这个文件就是记录程序运行的性能、调用关系、调用次数等信息的数据文件。
使用gprof命令来分析记录程序运行信息的gmon.out文件,如:gprof test.exe gmon.out则可以在显示器上看到函数调用相关的统计、分析信息。上述信息也可以采用gprof test.exe gmon.out> gprofresult.txt重定向到文本文件以便于后续分析。
相关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