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反射机制的灵活性(Properties)

1.今天学到了一个新东西:在反射机制中用Properties。

2.先介绍一下Properties:

1)最先用到Properties,是之前在学习IO流的时候,IO+Properties的联合应用。
先看一下Properties在API里的介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能对Properties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好像就是说,Properties是一个Map集合,有一个key和一个value,key和value都是String类型

再举个实例理解一下:

1)先创建一个properties文件(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username=lihua
password=123456

  • 这里用到了配置文件:所谓配置文件就是说:对于以后经常改变的数据,可以单独写到一个文件中,使用程序动态读取,将来只需要修改这个文件的内容,java代码不需要改动,不需要重新编译,服务器也不需要重启,就可以拿到动态的信息。类似于以上机制的这种文件被称为配置文件,并且当配置文件中的内容格式是:key1=value1;key2=value2;的时候,我们把这种配置文件叫做属性配置文件。
  • java中属性配置文件建议以properties结尾,但这不是必须的。而所有以properties结尾的文件在java中都被称为:属性配置文件。其中Properties是专门存放属性配置文件内容的一个类。
  • 在属性配置文件中注释是#,属性配置文件的key重复的话,value会自动覆盖。
  • username : admin(这样写也可以,但不建议这样写),各符号之间最好不要有空格

2)将IO和Properties用在一起:

import java.io.FileReader;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util.Properties;

public class IOPropertie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新建一个输入流对象
        FileReader fr=new FileReader("D:\\ideaProjects\\javacode\\projects\\src\\com\\java\\note\\userinfo.properties");
        //新建一个Properties集合
        Properties pro=new Properties();
        //调用properties对象的Load方法,将userinfo文件中的数据加载到Properties集合当中去
        pro.load(fr);
        // 文件中的数据顺管道加载到Properties集合中,其中等号左边做key,右边做value
        fr.close();
        System.out.println(pro.getProperty("username"));
        System.out.println(pro.getProperty("password"));
    }
}

运行结果:lihua 123456

3.在反射机制中用Properties

1)先创建一个classinfo配置文件,用来存放className,像下面这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验证反射机制灵活性

import java.io.FileReader;
import java.util.Properties;

public class ReflectTest0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FileReader fil = new FileReader("D:\\ideaProjects\\javacode\\projects\\src\\com\\java\\note\\classinfo.properties");
        //properties文件所在的绝对路径
        Properties pro=new Properties();
        pro.load(fil);
        fil.close();

        //通过key获value
        String className=pro.getProperty("className");
        System.out.println(className);//输出:java.util.Date,说明创建类成功

        //再通过反射机制实例化对象
        Class c=Class.forName(className);
        Object obj=c.newInstance();
        System.out.println(obj);
    }
}

运行结果:
java.util.Date
Sat Jul 22 13:38:24 CST 2023

如果把classinfo文件里的value改一下,改成自己编写的User类,像这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产生的运行结果:
com.java.note.User
无参数构造方法 !
com.java.note.User@4554617c

感觉悟到了一点点OCP开闭原则(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这样写就非常灵活,在不改变java源代码的基础之上,可以做到对不同对象的实例化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