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链接
题目难度:简单
题目来源:第四届蓝桥杯省赛C++ A组,第四届蓝桥杯省赛Java C组
题目描述
小明开了一家糖果店。
他别出心裁:把水果糖包成4颗一包和7颗一包的两种。
糖果不能拆包卖。
小朋友来买糖的时候,他就用这两种包装来组合。
当然有些糖果数目是无法组合出来的,比如要买 10 颗糖。
你可以用计算机测试一下,在这种包装情况下,最大不能买到的数量是17。
大于17的任何数字都可以用4和7组合出来。
本题的要求就是在已知两个包装的数量时,求最大不能组合出的数字。
输入格式
两个正整数 n,m,表示每种包装中糖的颗数。
输出格式
一个正整数,表示最大不能买到的糖数。
数据范围
2≤n,m≤1000,
保证数据一定有解。
输入样例:
4 7
输出样例:
17
题目分析
这道题其实就是非常经典的一道数学题目,题目意思也很简单,就是给两个数,问最大的不能凑出来的数是多少
假设我们不知道这个数学定理,如何尽力去分析呢,首先假设这两个数字是p和q,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d,那么对于大于p和q,且因数中没有d的数字是一定凑不出来的,反过来,那么只要他们的最大公因数d是大于1的,就一定是无解的,那么这种情况就可以排除
例如6和2,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2,那么对于大于6的奇数,因数没有2,因此也无法用6和2凑出来
那么如果p和q互质,也就是他们的最大公因数为1,是否一定有解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里有一个定理叫做裴蜀定理,他的内容是如果p和q的最大公因数为d,那么一定存在两个整数满足 a p + b q = d ap+bq=d ap+bq=d,那么如果这两个数互质,就有 a p + b q = 1 ap+bq=1 ap+bq=1,当我们要凑的数m足够大时,就有 a m p + b m q = m amp+bmq=m amp+bmq=m,这里我们做一共恒等变形 ( a m − q ) p + ( b m + p ) q = m (am-q)p+(bm+p)q=m (am−q)p+(bm+p)q=m因为题目要求是正整数,那么只要m足够大,p和q的系数就一定是正整数,就是可以用p和q凑出m了
再往后思考似乎也分析不出什么了,这里我们就要用到一个做题的方法,打表找规律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bool dfs(int m, int p, int q)
{
if (m == 0) return true;
if (m >= p && dfs(m - p, p, q)) return true;
if (m >= p && dfs(m - q, p, q)) 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
int main()
{
int p, q;
int res = 0;
cin >> p >> q;
for (int i; i <= 1000; i++)
{
if (!dfs(i, p, q)) // 找到最大的一个不能被凑出来的数
res = i;
}
cout << res << '\n';
return 0;
}
然后我们尝试不同的输入,可以得到
/*
3 2 1
3 4 5
3 5 7
3 7 11
3 8 13
3 n m=2n-3
*/
这里我们发现还是有一些规律的,第二项多1,第三项就多2
然后我们再把第一项再进行枚举
通过总结规律,其实是能猜出来m = (p-1)(q-1)-1
这个结论其实是一个定理,他的证明极其复杂,这里给出链接525. 小凯的疑惑
结论就是如果 a, b 均是正整数且互质,那么由 a x + b y , x ≥ 0 , y ≥ 0 ax + by, x \ge 0, y \ge 0 ax+by,x≥0,y≥0 不能凑出的最大数是 a b − a − b ab - a - b ab−a−b。
示例代码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p, q;
cin >> p >> q;
cout << p * q - p - q << '\n';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