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与数据结构系列之[图-概念]

前言

前面我们介绍了线性表和树这两大类数据结构,线性表局限于一个直接前驱和一个直接后继,树也只能有一个直接前驱也就是父节点,当我们需要表示多对多的关系时就需要用到图这种数据结构,比如微博,微信互相关注,互加好友的社交关系就用图来表示。

1.概述

图(Graph)是一种数据结构,由结点和边组成,通常表示为G(V,E),其中G表示一个图,V是图G中结点的集合,结点也称顶点,可以具有零个或多个相邻元素,E是图G中边的集合,两个结点之间的连接称为边。

举个栗子:就拿微信加好友来举例把,我们可以把每个用户看做一个顶点,如果两个用户互加好友,就在两者之间建立一条边。所以整个微信好友的关系就可以用一张图来表示。其中,每个用户有多少个好友,对应到图中,就是顶点的度(degree),就是和顶点相连接的边的条数。

再拿微博的好友关注举个栗子,我们都知道微博是允许单向关注的,即A关注了B,B可以不关注A。表示这种关系,我们引入了方向的概念,如果A关注了B,我们就在图中画一条从A到B的带箭头的边,如果B也关注了A,我们再画一条从B到A带箭头的边。我们把这种边有方向的图叫做有向图,把边没有方向的图叫做无向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刚刚介绍过,无向图中“度”表示一个顶点有多少条边。有向图中我们把度分为入度(in-degree)和出度(out-degree)。

顶点的入度表示有多少条边指向这个顶点,顶点的出度表示有多少条边是以这个顶点为起点指向其他顶点,对应到微博的栗子,人度表示有多少粉丝,出度就表示关注了多少人。

前面举了微信,微博的栗子,再来举个QQ的栗子:

QQ中的社交关系就要稍微复杂一点。QQ不仅记录了两个用户之间的好友关系,还记录了两个好友之间的亲密度,如果两个好友经常聊天,亲密度就高,不经常聊天,亲密度就比较低。这种关系表示到图中,就是带权图(Weighted Graph),在带权图中,每条边都有一个权重值(weight),我们可以用这个权重值来表示好友的亲密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带权图还可以表示交通图中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图的表示

图的常用表示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邻接矩阵(可以用二维数组存储),一种是邻接表(可以用链表存储)

  • 邻接矩阵: 邻接矩阵的底层依赖一个二维数组。对于无向图来说,如果顶点i与顶点j之间有边,我们就将A[i][j]和A[j][i]标记为1;1表示两个顶点有连接,0表示两个顶点时间没有连接。对于有向图来说,如果顶点i到顶点j之间,有一条箭头从顶点i指向顶点j的边,那我们就将A[i][j]标记为1。同理,如果有一条箭从顶点j指向顶点i的边,我们就将A[j][i]标记为1。对于带权图,数组中就存储相应的权重。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邻接矩阵需要为每个顶点都分配n个边的空间,其实有很多边都是不存在的,会造成一定的空间浪费。如果我们存储的是稀疏图(Sparse graph),也就是说,顶点很多,但每个顶点的边并不多,那邻接矩阵的存储方法是很浪费空间的。比如微信有好几亿的用户,对应到图上就是好几亿的顶点。但是每个用户的好友并不会很多,一般也就三五百个而已。如果我们用邻接矩阵来存储,那绝大部分的存储空间都被浪费了。所以邻接矩阵比较适合存储稠密图(Dense graph)。

针对上面邻接矩阵比较浪费内存空间的问题,我们来看另外一种图的存储方法, 邻接表(Adjacency List)

  • 邻接表:邻接表只关心存在的边,不关心不存在的边。因此没有空间浪费,邻接表可以用数组存储,也可以由数组+链表组成。每个顶点对应一条链表,链表中存储的是与这个顶点相连接的其他顶点。

用数组存储的邻接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用数组+链表组成的邻接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邻接矩阵存储起来比较浪费空间,但是使用起来比较节省时间。相反,邻接表存储起来比较节省空
间,但是使用起来就比较耗时间。

3.代码实现

完成如下图的一个图的基本代码实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ublic class Graph {

    private ArrayList<String> vertexList; //存储顶点集合
    private int[][] edges;  //存储图所对应的邻接矩阵
    private int numOfEdges; //表示边个数
    private boolean directed; //是否是有向图

    public Graph(int n,boolean directed){
        vertexList = new ArrayList<>();
        edges = new int[n][n];
        numOfEdges = 0;
        this.directed = directed;
    }

    //添加顶点
    public void insertVertex(String vertex){
        vertexList.add(vertex);
    }

    //添加边
    public void insertEdges(int v1,int v2,int weight){
        edges[v1][v2] = weight;
        if(directed)
            edges[v2][v1] = weight;
        numOfEdges++;
    }

    //返回顶点个数
    public int getNumOfVertex(){
        return vertexList.size();
    }

    //获得边的个数
    public int getNumOfEdges(){
        return numOfEdges;
    }

    //通过索引获取对应的节点
    public String getVertexByIndex(int i){
        if(i < 0 || i>=vertexList.size())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非法索引");
        return vertexList.get(i);
    }

    //获取n和m的的权值
    public int getWeight(int v1,int v2){
        if(v1 < 0 || v1 >= edges.length || v2 < 0 || v2 >=edges.length)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非法索引");
        return edges[v1][v2];
    }

    //显示图对应的矩阵
    public void showGraph(){
        for (int[] edge : edges) {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edge));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n = 5; //结点个数
        String[] vertexs = {"A","B","C","D","E"};
        Graph graph = new Graph(n,true);
        //添加顶点
        for (String vertex : vertexs) {
            graph.insertVertex(vertex);
        }
        //添加边
        //A-B A-C B-C B-D B-E
        graph.insertEdges(0,1,1);
        graph.insertEdges(0,2,1);
        graph.insertEdges(1,2,1);
        graph.insertEdges(1,3,1);
        graph.insertEdges(1,4,1);

        //显示邻接矩阵
        graph.showGraph();
    }
}

4.总结

这篇主要介绍了图的基本概念,图的两种存储方式,以及用邻接矩阵存储图的代码实现。关于图的邻接表存储方式,就不在用代码实现,下一篇介绍图的遍历。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