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当作一家公司,你就不迷惘了

我经常说,每个人都是自己这家公司的CEO。许多35岁被职场淘汰的人,其实早就破产了,只是活在一家还没倒闭的公司里。

所以,每一位职场人,要像经营一家公司一样经营你自己,你在职场上就不会再迷惘。那么怎样才能经营好自己这家公司呢?本文就来聊一聊。

第一,不要挣死工资,而是要积累“职场资本”。

作为成本的你,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而存在的成本消耗品;而作为资本的你,是为了创造价值而存在的。

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来评估自己的职场价值:

一个人当前的职场价值(PV)=未来现金流量的平均值(CF)÷折现率(R)

从公式来看,想要提高一个人当前的职场价值,需要做两件事:

第一件事,增大分子,提高未来现金流量平均值。

关注两个方面:利用平台提升你的个人能力、工作成果显性化、善于管理他人预期。

第二件事,减小分母,降低折现率。

做好两点:控制情绪做一个“确定性”高的人、在风险可控范围内接一些有挑战性的项目。

第二,提高自己的“职场估值”。

具体要提升4个要素:

1)核心竞争力。就好像是企业的护城河,在职场上需要不断挖掘并且展示出来。每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不一样的,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不一样的。

怎样建立核心竞争力呢?就是要做好“优势管理”。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成功就是99%的努力,加1%的天分”,其实这句话还有下半句“如果没有这1%的天分,再努力也是白搭”。

细细品味这句话,你会发现,找到自己的职业优势所在,有多么重要。

《现在发现你的职业优势》一书中,作者马库斯•白金汉,也就是优势理论的创始人,提出一个寻找优势信号的SIGN模型,通过这个模型,你能够找到被自己忽略已久的优势。

Success :你的“自我效能感”很强,觉得自己肯定能成

以我自己为例,我第一次读到一个朋友写的一本书,感觉就是----这我也可以啊。同事们觉得我在吹牛,然后经过半年多的撰写,我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而且非常幸运,这本书很畅销。

Instinct :你自动自发 ,迫不及待想尝试

比如那些你一听就很感兴趣,希望参与,甚至不仅是兴趣,而是热爱和渴望的领域。

Grow:你发现自己,学得很快

据说丁俊晖第一次打桌球,就比他父亲打得好。16岁的南京少年陈智强通过90分钟记住了88幅沙画并击败3名选手,加冕“全球脑王”。他接触记忆训练只有2年,刚接触就取得中国青少年组第1,中国第11,世界第46。

你有没有一些领域,一接触就明显比其他人进步更快一些?

Need:事后充满了满足感

脱口秀演员呼兰,他此前是个互联网公司的技术高管,职业上已经非常成功了,然而他却感觉不到成就,自己不喜欢。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无道具表演,几年后参加了“奇葩说”、“吐槽大会”,虽然作为新人,需要从头开始,但是他干得非常起劲,充满了满足感,最后成为了出色的脱口秀演员。

2)未来潜力。包括对企业的忠诚、优秀的理解与学习能力、超强的适应性。

这些素质都是企业非常看重的,职场人需要重点关注这些方面的提升。

3)赛道价值。要对本专业的发展趋势保持敏感,要具备快速学习的能力,成为新问题的解决专家。

有一句话叫做:早就是优势。把握好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赚时间红利的钱。

4)口碑反馈。做一个正直、专业、善良的人。

在职场当中,要把自己当作一件产品来打造,为自己建立口碑,你的客户才会源源不断。

第三,以经济周期的视角,看待自己的职业周期。

要遵守下面几个原则:

1)对面顺境逆境要有平常心,顺利时不要春风得意,遇到阻碍时要客观分析再做出选择。

大家都是职场成年人,不要被情绪脑所控制,你所有的决策都应该以利弊作为依据,什么样的决定对自己最有利,而不是我做得不爽了,我要离职。

2)在职业生涯的高速发展期,打造自己的品牌。

当你处在一个不错的平台,做到了不错职位,这个时候更要借助平台的优势打造自己的品牌,建立你在行业中的影响力。

以我自己来讲,我就是在担任某互联网公司技术总监的时候,频繁出席各大技术论坛担任分享嘉宾、出版自己的著作、写作公众号,逐渐在行业里建立了影响力,成为别人眼中的大咖。

我所得的所谓的名气,为我后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许多帮助,让我获得了比别人更多的发展机会。

3)职业瓶颈时期,要安心、沉心,专注在主业和学习中,耐心地等待下一个好机会的出现。

巴顿将军说过:“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等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谷底的反弹力”。

处于职业瓶颈时期、职业发展低谷期,不要放弃自己,这个时候要安下心来专注主业,不断提高,等待下一次机会的来临。

4)关注经济周期,避开高风险行业,找到高速航行中的船,让自己职业发展尽量平滑一些。

如果把公司比作船,那么你就是船上的水手,所在行业就好比大海。你不仅要做好本分,确保这艘船的航行,还要关注海浪和天气。当你预知到巨浪即将来临,仔细评估这艘船是否足以应对海浪,否则就要果断下船,找一艘更大的船,或者找到另一片更适合航行的大海。

比如我的几位朋友,在K12行业面临巨变之前,跳槽去金融、电商、直播等行业,收入不仅没有影响,还得到了不错的发展机会。

以上就是把自己当作一家公司经营的3个方面,希望能够改变你对职场的理解,每个人都是自己这家公司的CEO,你并不是为谁而打工,你只为自己这家公司的经营结果负责。

以上内容,摘自畅销书《技术人修炼之道》,作者黄哲铿,曾担任壹药网技术副总裁、海尔农业电商CTO、中通商业CTO、1号店技术总监等;出版过畅销书《技术管理之巅》;科技媒体“技术领导力”创办人,全网30万粉丝;擅长企业数字化转型、技术人成长、新技术应用及创新等。

089cae9074033516db60dfcf68c877dc.jpeg

d9fb69c657d8c28859b110aaf2477270.jpeg

9b48786ff08707b33c3e108fd226c717.jpeg

内容概要:文章详细探讨了数据连接性和云集成在增强汽车电子电气架构(EEA)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介绍了从分布式到集中式架构的技术演进,解释了域集中式和中央集中式架构的优势,如远程软件升级(OTA)、软硬件解耦等。其次,阐述了云平台在远程软件更新、数据存储与分析等方面的支持作用。接着,强调了数据连接性在实时通信、低延迟决策、多模态传感器融合以及工业物联网集成中的核心作用。此外,讨论了云集成在个性化服务、AI助手、自动驾驶训练与仿真、预测性维护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分析了市场需求与政策支持对这一领域的影响,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如5G-A/6G、边缘计算与AI大模型的融合。 适用人群:汽车电子工程师、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从业者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式到集中式的演进过程及其带来的优势;②掌握数据连接性和云集成在提升车辆智能化水平的具体应用和技术细节;③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支持与规范;④探索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可能带来的变革。 其他说明:本文仅提供了技术层面的深入解析,还结合了实际应用案例,如特斯拉、蔚来、中联重科、约翰迪尔等企业的实践成果,有助于读者全面理解数据连接性和云集成在现代汽车工业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文中提及的政策法规也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