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T2260(编码发送)\pt2294(接收解码),下图是发送模块
二,下图是接收模块,lm358、R25无线接收放大,PT2294接收模块。
1.实物图如下
2、解码原理示意图
由上图可见(高平电组合方式可分为3种)
(0). 数据 “0” : “窄、窄” 表示数据“0”。
数据“0”=4T高+12T低+4T高+12T低
(1). 数据“1”: “宽、宽”表示数据“1”
数据“1”=12T高+4T低+12T高+4T低;
(2). 数据“F”: “窄、宽”表示数据“F”
数据“F”=4T高+12T低+12T高+4T低。
(3).同步码 : 4T高+124T低+4T高; //用于间隔每个完整的数据:例如:A0A1A2A3A4A5A6A7D0D1D2D3同步码
3、PT2262输出数据的结构顺序:编码由地址码、数据码、同步码组成:A0A1A2A3A4A5A6A7D0D1D2D3同步码
PT2262输出数据的顺序:A0A1A2A3A4A5A6A7D0D1D2D3同步码 。
当PT2262发送数据时: A0A1A2A3A4A5A6A7D0D1D2D3同步码……,连续发四次。每组编码之间由同步码隔开,同步码低电平宽度是窄脉冲宽度(4T)的31倍(124T),
用单片机软件解码时,程序只要判断出同步码,然后对后面的字码进行脉冲宽度识别即可。2262每次发射时至少发射4 组字码,我们只需连续两次检测到相同的地址码加数据码就可以了。
根据PT2262编码芯片的编码格式可以看出
同步码时长=4T高+124T低+4T高;
数据“0”=4T高+12T低+4T高+12T低;
数据“1”=12T高+4T低+12T高+4T低;
数据“F”=4T高+12T低+12T高+4T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