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

交换排序介绍

交换排序的基本思想是:两两比较待排序记录的关键字,发现两个记录的次序相反时即进行交换,直到没有反序的记录为止。 应用交换排序基本思想的主要排序方法有: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

冒泡排序介绍

冒泡排序(Bubble Sort),又被称为气泡排序或泡沫排序。

它是一种较简单的排序算法。它会遍历若干次要排序的数列,每次遍历时,它都会从前往后依次的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如果前者比后者大,则交换它们的位置。这样,一次遍历之后,最大的元素就在数列的末尾! 采用相同的方法再次遍历时,第二大的元素就被排列在最大元素之前。重复此操作,直到整个数列都有序为止!

冒泡排序说明

将被排序的记录数组R[1..n]垂直排列,每个记录R[i]看作是重量为R[i].key的气泡。根据轻气泡不能在重气泡之下的原则,从下往上扫描数组R:凡扫描到违反本原则的轻气泡,就使其向上"飘浮"。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最后任何两个气泡都是轻者在上,重者在下为止。

1)初始
     R[1..n]为无序区。

2)第一趟扫描
     从无序区底部向上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气泡的重量,若发现轻者在下、重者在上,则交换二者的位置。即依次比较(R[n],R[n-1]),(R[n-1],R[n-2]),…,(R[2],R[1]);对于每对气泡(R[j+1],R[j]),若R[j+1].key<R[j].key,则交换R[j+1]和R[j]的内容。
     第一趟扫描完毕时,"最轻"的气泡就飘浮到该区间的顶部,即关键字最小的记录被放在最高位置R[1]上。

3)第二趟扫描
     扫描R[2..n]。扫描完毕时,"次轻"的气泡飘浮到R[2]的位置上……
     最后,经过n-1 趟扫描可得到有序区R[1..n]
  注意:
     第i趟扫描时,R[1..i-1]和R[i..n]分别为当前的有序区和无序区。扫描仍是从无序区底部向上直至该区顶部。扫描完毕时,该区中最轻气泡飘浮到顶部位置R[i]上,结果是R[1..i]变为新的有序区。


冒泡排序动态演示过程

冒泡排序的实现

冒泡排序的实现(算法:C语言实现P165)

void bubble_sort(Item a[], int l, int r)
{
	int i, j;
	for(i=l; i<r; i++)
	{
		for(j=r; j>i; j--)
		{
			compexch(a[j-1], a[j]);
		}
	}
}

冒泡排序的完整实现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typedef int Item;
#define key(A) (A)
#define less(A, B) (key(A)<key(B))
#define exch(A, B) {Item t = A; A = B; B = t;}
#define compexch(A, B) if(less(B, A)) exch(A, B)	//最后A<B
/*
冒泡排序:i下标元素前面是已经排过序的
*/
void bubble_sort(Item a[], int l, int r)
{
	int i, j;
	for(i=l; i<r; i++)
	{
		for(j=r; j>i; j--)
		{
			compexch(a[j-1], a[j]);
		}
	}
}

int main(void)
{
	int i, N, sw;	
	N = 50;
	sw = 1;
	int *a = (int *)malloc(N*sizeof(int));	//为数据a分配相应的存储空间
	if (sw)
	{
		for(i=0; i<N; i++)
		{
			a[i] = 1000 * (1.0 * rand()/RAND_MAX);
		}
	}
	else
	{
		for (i = 0; i < N; i++)
		{
			scanf("%d", &a[i]);
		}
	}
	puts("排序前");
	for(i=0; i<N; i++)
	{
		printf("%d ", a[i]);
	}
	bubble_sort(a, 0, N-1);
	puts("\n排序后");
	for(i=0; i<N; i++)
	{
		printf("%d ", a[i]);
	}
	printf("\n");
	return 0;
}

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和稳定性分析

冒泡排序时间复杂度

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O(N2)
假设被排序的数列中有N个数。遍历一趟的时间复杂度是O(N),需要遍历多少次呢?N-1次!因此,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O(N2)。 

(1)算法的最好时间复杂度
     若文件的初始状态是正序的,一趟扫描即可完成排序。所需的关键字比较次数C和记录移动次数M均达到最小值:
        =n-1
        =0。
     冒泡排序最好的时间复杂度为O(n)。

(2)算法的最坏时间复杂度
     若初始文件是反序的,需要进行n-1趟排序。每趟排序要进行n-i次关键字的比较(1≤i≤n-1),且每次比较都必须移动记录三次来达到交换记录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和移动次数均达到最大值:
        =n(n-1)/2=O()
        =3n(n-1)/2=O()
     冒泡排序的最坏时间复杂度为O()。

(3)算法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

     虽然冒泡排序不一定要进行n-1趟,但由于它的记录移动次数较多,故平均时间

冒泡排序稳定性

冒泡排序是稳定的算法,它满足稳定算法的定义。
算法稳定性 -- 假设在数列中存在a[i]=a[j],若在排序之前,a[i]在a[j]前面;并且排序之后,a[i]仍然在a[j]前面。则这个排序算法是稳定的!


冒泡排序的分析与改进

1、记住最后一次交换发生位置lastExchange的冒泡排序
  在每趟扫描中,记住最后一次交换发生的位置lastExchange,(该位置之前的相邻记录均已有序)。下一趟排序开始时,R[1..lastExchange-1]是有序区,R[lastExchange..n]是无序区。这样,一趟排序可能使当前有序区扩充多个记录,从而减少排序的趟数。


2、改变扫描方向的冒泡排序
 ①冒泡排序的不对称性
  能一趟扫描完成排序的情况:
       只有最轻的气泡位于R[n]的位置,其余的气泡均已排好序,那么也只需一趟扫描就可以完成排序。
【例】对初始关键字序列12,18,42,44,45,67,94,10就仅需一趟扫描。
需要n-1趟扫描完成排序情况:
     当只有最重的气泡位于R[1]的位置,其余的气泡均已排好序时,则仍需做n-1趟扫描才能完成排序。
【例】对初始关键字序列:94,10,12,18,42,44,45,67就需七趟扫描。
 
②造成不对称性的原因
  每趟扫描仅能使最重气泡"下沉"一个位置,因此使位于顶端的最重气泡下沉到底部时,需做n-1趟扫描。

 ③改进不对称性的方法
     在排序过程中交替改变扫描方向,可改进不对称性。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