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之前, 想针对我前几天发表的一篇技术文档说点什么,深入 CSocket 编程之阻塞和非阻塞模式 一文
分别在CSDN和VCKBase上发表:
http://dev.csdn.net/develop/article/58/58739.shtm
http://www.vckbase.com/document/viewdoc/?id=1375
这是我自认为写的比较好的文章,而且这是我第一次在VCKBase发表的文档,这篇文章详细讲解了WinSock的工作机制,记得当时写这篇技术文档直至半夜方才得以完成。
现将这些天碰到的问题记录一下:
来自CSDN的一篇文档 什么时候需要虚析构函数 引起我的兴趣,让我对C++的认识又进一步:
先引用Lostmouse译:Effective C++
C++语言标准关于这个问题的阐述非常清楚:当通过基类的指针去删除派生类的对象,而基类又没有虚析构函数时,结果将是不可确定的。
......
声明析构函数为虚就会带来你所希望的运行良好的行为:对象内存释放时,派生类enemytank和基类enemytarget的析构函数都会被调用。
我的理解是,对于定义基类的析构函数为虚函数的好处在于,在从派生类类型至基类类型转换后,在析构过程中也能确保派生类和基类的析构函数均被调用! 简单用代码说明:
class A
{
A() {}
virtual ~A() {} // 定义为虚析构函数
}
class B : public A
{
B() {m_psz = new char(256);} // 在堆(heap)中分配256个字节,返回首地址m_psz
~B() {delete m_psz;} // 析构时释放堆
char* m_psz;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A* p = new B; // 1
delete p; // 2
return 0;
}
1. 派生类B实例的指针p被转换为基类A指针。
2. 引用:《C++ Primer》 (潘爱民译):虚拟函数机制只在使用指针和引用时才会如预期般起作用。(潘爱民译)
在定义类A的析构函数为虚函数的情况下,直到运行时才能确定p调用哪一个类实例中的析构函数。
实际析构过程:派生类B的析构函数先被调用,然后是基类A的析构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