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代周刊》:雅虎兵败中国


雅虎创始人杨致远没有想到,仅在自己来华的半个月之前,雅虎中国前任总裁和现任执行总经理在一场大吵中,把雅虎中国的过往痛处揭了个“底朝天”.

  这次争吵是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第一口水战,自然引发业界全方位关注.但面对这一切,杨致远只能无住观望.

  “你问田健他拿没拿到250万元奖金!”

  8月15日上午,北京惠通时代广场D座1号楼2层,奇虎网站的大会议室里,奇虎网总裁、原雅虎中国总裁周鸿祎一脸怒火,面对全国很多媒体,他让记者当众以电话免提的形式质问田健.周鸿祎之所以这么愤怒,是因为前一天这位曾经的老部下、现任雅虎中国执行总经理田健指责自己没有职业道德.

  田健 “滋事”也是事出有因.在微软和中国电信先后和雅虎中国解除合作协议后,周鸿祎的“360安全卫士”要断田健的最粗壮摇钱树——雅虎助手,而雅虎助手正是由周鸿祎领导的原3721公司核心产品3721插件的改进版本.因此,田健在8月14日向几家核心媒体通发了一篇“旧同事首度公开揭露周鸿祎诸多罪状”的文章,披露周鸿祎在担任雅虎总裁时的诸多“黑幕”.

  文章称雅虎支付给周鸿祎的收购3721款项中,有一部分钱应属于收购完成后雅虎中国和 3721的所有员工,周鸿祎却将这笔钱视为己有.在文章中,田健还揭露周在2005年不能完成雅虎业绩考核情况下,利用公司资源创办奇虎,并在离职之前通过各种方式从雅虎中国挖人.其中包括安排原“一搜”总经理王航等10人离开雅虎投奔奇虎.

  周鸿祎对田健行径作出激烈反应:分配给员工的奖金是3721原股东赠予员工的,我代表3721的最大股东对这笔奖金有绝对的分配权.而前述对田健的质问则是回应自己独吞奖金无妄指责的反驳.

  或许是田、周二人都气急攻心,把本不应该为外人道的雅虎中国交易内幕披露了出来,没想到却由此转移了矛盾焦点——业界对雅虎中国失败经历的兴趣程度远超口舌之争.

  可咨旁证的是,周鸿祎在谈及挖人问题时的一句话反映了雅虎中国的实质:别人可以挖走你的一两名员工,甚至十几个员工,如果数以百计的员工都离你而去,那就不能埋怨别人,只能怪自己太无能!

  对于周鸿祎的说法,9月9日受马云之邀来到杭州出席首届中国网商节的杨致远大不以为然,他认为“现在他(指周鸿祎)做事似乎有个人化的情绪在里面,这不太合适”.而现时身为雅虎中国总裁的马云说话就直接了许多,他批评周鸿祎把雅虎中国掏空了.“我接手的时候雅虎中国已经很危险了,差不多被抽空了,随时会倒掉!”马云说.

  马云一语惊人!一个受全球市场尊敬的互联网巨头,怎么独在中国市场就差一点被人掏空?周鸿祎担任雅虎中国总裁期间究竟做了什么?同时,马云的阿里巴巴和雅虎中国合作以来,雅虎中国依然人事动荡、策略多变,马云究竟能否出招整治,这个话题也开始变得受人关注起来.

第一章 输在起跑线上

  杨致远来晚了.雅虎正式进入中国时,国内的竞争对手已经跑在了他的前面.

  作为中国第一代网民,也是新浪创始人之一的王志东比较完整地见识了雅虎在中国发展的全部过程,他认为雅虎全身心投入中国市场的步伐迈得过晚了.“和其他高科技行业老是落后几拍不同,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是和世界发展同步的.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国际资本、国际性的人才、国际化的商业运作等已经参与到了中国互联网企业,以新浪在2000年成功上市纳斯达克为标志,中国本土互联网企业已经把国外同行远远甩在了后面.”王志东说.

  本来雅虎还是有机会的,但是中国的互联网市场还在幼年,无利可图的雅虎选择了静观其变.
雅虎在三大门户时代
  在正式进入中国大陆之前,杨致远已经做了中文网站.业内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他把华渊资讯网(新浪网的前身)的两个创业元老挖过来做雅虎中文化的. 1998年5月4日,雅虎开通其第13个非英语站点——中文雅虎,这是所有雅虎中文站点的前身,它包括雅虎香港、雅虎台湾和雅虎中国.

  虽然在大陆没有设立办事机构,但早在1998年雅虎就开始在大陆卖互联网广告.事有巧缘,在内地市场最早帮杨致远销售广告的就是现任雅虎中国总裁马云.

  早在1995年4月,马云成立了中国最早互联网公司之一的中国黄页.凭着专门给企业做主页,马云在第3年就赚了500万元利润.1997年,在经贸部的邀请下,马云带着创业班子北上,建立国家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的MOFTEC网站.

  1998年,经贸部电子商务中心下属的国富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和雅虎达成合作,由国富通帮助雅虎开展在华业务,并因此成立项目部以负责雅虎中英文广告业务在内地的独家代理.马云那个时候是国富通的头儿.

  被马云第一个招来和雅虎总部沟通的是周磊(现在他自己创立的“六人行”网站刚刚起步),他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用雅虎通(雅虎自主开发的及时通讯工具)和雅虎总部的全球广告协调员沟通.雅虎的网络广告是同时面向全球客户销售,为了不冲突,雅虎总部的协调员每天都要和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区域销售代理沟通.

  1990年代末,网络广告在中国还是个新鲜物,而雅虎就是靠这个小东西在美国获得了盈利,所以国内网站都模仿其做法,甚至连条幅广告(Banner)的尺寸大小都直接照搬.而此时,现在的国内三大门户网站才刚刚有了雏形——1998年,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华渊资讯公司合并推出新浪网,搜狐网成立才2年,网易也就1年.

  互联网作为新生产业,其市场瞬息万变.国内三大门户的快速成长,迅速取代了雅虎在中国的领头羊地位,并远远地把雅虎中国甩在了后面.

闷头一棍

  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新浪第一时间作出报道,自此一炮走红.全国大部分网民开始养成 “看新闻上新浪”的消费习惯.网民对新浪的认可,使其取代雅虎中国门户登上了中文第一门户的宝座.

  互联网市场变化之快,令人感到残酷.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在一月份的时候,雅虎还是中国网民的首选浏览网站,大使馆事件两个月后,CNNIC的网站排名榜已经被三大门户占据,雅虎落在了后面.

  网站的广告客户是只认人气的,网民认可谁他们就投谁广告.周磊清楚地记得,一个既是客户又是哥们的人当时对他说,现在互联网有两个网站要登广告,一个已经定了是新浪,另一个则在搜狐或者雅虎中挑一个.

  内地互联网的竞争态势已然出现不利格局,但广告用户的热捧还是让杨致远决心正式进入这个市场.可当时中国法律禁止任何形式的外国资本对内容提供商(ICP)进行投资.作为外资企业中进入中国互联网服务的先锋,先知先觉的杨致远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为了绕开政策壁垒,杨致远在和前方正集团总裁王选院士两次顺利沟通之后,双方达成共识,雅虎出技术和平台,方正负责销售.

  1999年9月,雅虎中文不动声色地将其简体中文网站改名为“雅虎中国”,网址也由gbchinese.yahoo.com改为www.yahoo.com.cn和cn.yahoo.com.“雅虎中国”第一任总经理张平和踌躇满志,提出“找到任何事,沟通所有人”的宣传口号.11月,方正香港控股公司和美国雅虎公司共同投资的方正互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拉拢国内众多知名品牌在雅虎网站开展网络品牌推广或促销活动.

  借助方正集团公司曲线入市之时,雅虎刚好赶上中美两国重开中国入世谈判的关键时刻,雅虎中国网站的开通还是引起了中国政府的警觉.原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随即下禁令,重申外资不得参与国内电讯市场,矛头直指雅虎.当时就有权威媒体报道,雅虎在中国前途未卜.

  更不凑巧的是,雅虎进入中国的时机,也恰逢第一次互联网泡沫汹涌之时.

跌入中国第三阵营

  和雅虎在中国的低调务实风格不同,本土公司争夺门户网站的战斗在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中显得火药味十足.随着2001年美国第四大门户网站莱科思(Lycos)中国站点开通,本来已经拥挤的中国门户网站市场更是水泄不通.

  借着炙手可热的网络概念,本土的中华网(China.com)、新浪、网易和搜狐先后在纳斯达克上市.满地黄金的网络市场也吸引了Tom、联想(FM365)摩拳擦掌,以排(钱)山倒(钱)海之势强行进入.但杨致远是抱着旁观的态度.

  按照当时网络分析师王冉(现为易凯资本CEO)的分析,中国的网络公司表面春风得意,实质上并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都在烧钱!雅虎选择了静观其变,稳扎稳打.作为第一任雅虎中国总经理,张平和的任务就是把雅虎全球成功模式复制到中国,因而雅虎中国在本质上仍是雅虎网站的汉化版:新闻频道是美国雅虎的汉化,汉化的邮箱、雅虎通、雅虎相册、雅虎公文包、雅虎聊天室和英汉字典等等.

  和本土门户网站相比,雅虎中国新闻频道的首页新闻数量少得可怜.虽然雅虎在图片编辑方面做得很出色,但中国的网民似乎更愿意选择接受国内门户海量新闻的疲劳式轰炸.和雅虎中国几个人在维护新闻不同,国内的门户网站成百上千的编辑像流水线上的工人那样大量地生产着新闻.虽然大多数新闻都是C&P(拷贝和粘贴).

  周磊认为,雅虎在中国不做新闻是导致其全面失败的致命伤.他告诉《IT时代周刊》:“美国信息化相对发达,网民面临的问题是找到需要的信息,所以雅虎在美国采用目录分类式的网站导航很符合美国国情.但在中国,网上信息资源缺乏是初期的网民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三大门户同时奉行新闻超市的做法极大缓解了中国网民的信息饥渴,也使他们迅速确定了中国互联网第一阵营的地位.

  事实上,张平和(和他的继任者陈焕守)意识到了中国网民需求,不愿意闭门造车,但雅虎美国总部对此却很难理解.“雅虎全球都这样(做目录分类)成功了,你们为什么不行?”

  美国人对中国市场的理解偏差同样表现在服务领域.当三大门户都通过短信和游戏等服务获得大量现金流的时候,雅虎却成了旁观者.杨致远事后总结时承认,中国人的短信收入模式和国外的有很大差别,这也难为国外互联网从业者理解.

  作为雅虎中国的直接操盘手,由于很难把中国市场的声音传达到总部,张平和等十分了解中国市场的职业经理人眼睁睁看着自己被一个个国内门户网站赶超,无奈之下他只好挂冠而去.此外,在2001年随着网络泡沫的破裂,雅虎股价惨跌,自顾不暇.在总部眼里,尚在观察中的中国市场需要盈利而非长期投入.所有这些因素都导致这个全球网络第一门户在中国连二流阵营都没有进去,管理层变动频繁.

  但雅虎还是有机会的,只是习惯了不重视中国市场的雅虎们是高傲的,他们放弃了合作的机会,没有搭理一直向雅虎敞开合作大门的新浪们.“如果雅虎当时放下架子和新浪合作,或许故事将会重写.”王志东说.很多人认为当时限制外资进入ICP的政策门槛是阻挡雅虎在中国发展的根本因素,然而王志东却认为这根本就是借口,四通利方和有美国背景的台湾华渊网合作成立新浪网的事实就足以戳穿杨致远的狡辩.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中国成了跨国公司争夺的要地,此时的雅虎也开始对中国市场认真起来,考虑在这里夺回与自己全球互联网老大相称的市场地位.

第二章 钱还该不该投

  本土的竞争对手并不给雅虎赶超的机会.要想跨越,只有并购一途.而中国加入WTO后,在外资介入互联网经营领域的政策有所放开,这也给了雅虎选择收购合作之路开启了大门.

  2003年,雅虎在新总裁兼CEO特里·赛梅尔的带领下摆脱了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的阴影,开始把搜索作为主要业务方向,和Google进行全球性的较量.在中国台湾,雅虎并购门户网站奇摩公司的成功案例,让杨致远在大陆也决心找一个当地的合作伙伴,通过收购一改雅虎在中国4年来萎靡不振的尴尬状态.

  当时进入杨致远视野的主要有百度和3721.相比之下,后者更合胃口.据当事人回忆,百度虽然技术不错,但其创始人李彦宏更希望能单独上市,他向雅虎出价1.5亿美元.而3721的周鸿祎要价是1.2亿美元.

  在杨致远眼里,3721已经有很强的盈利能力,这是相当重要的.2003年,3721收入达到2亿多元人民币,利润约6000万元.同时,3721的客户群对于雅虎未来的发展极为有利.3721当时拥有45万中小型企业客户,这和雅虎在全球用户目标的定位一致,未来最有潜力的业务——搜索、电子商务、宽带服务、企业邮箱、企业即时通讯、竞争情报等无一不是中小企业将占据主角地位.更为关键的是,3721在资本市场遭到一次次冷遇后,周鸿祎的上市欲望比李彦宏淡了许多,他也就比李彦宏有更强烈的被收购意愿.

  于是历史让杨致远和周鸿祎欢欢喜喜地走到了一起.而在后来网络分析师的眼里,杨致远对中国市场还是抱着观望态度、对本土经理人是不信任的.在中国的互联网市场环境下,这些都已经注定了双方合作的必然失败,只是谁都没有想到,他们的分手来得这么快.

摇摆不定的杨致远

  据周鸿祎介绍,3721当时并不值1.2亿美元,是阿里巴巴的马云在表露有意将其收购后,无形中抬高了3721身价.2003年11月,雅虎中国宣布以1.2亿美元为代价正式收购3721公司.

  这是雅虎中国收购3721中的一段小插曲,但周鸿祎要想全部拿到这笔钱也并不容易,他必须要满足杨致远提出的几个条件.

  根据双方达成的收购协议,收购计划在2年内完成,雅虎先行支付总收购金额的50%,余下的部分依据周鸿祎带领雅虎中国取得的利润情况给付.按规定,第1 年雅虎中国要创造1000万美元的纯利润,如果完成,雅虎方面将再付25%,第2年雅虎中国需要完成2500万美元的纯利润,这样3721股东才可以拿到余下部分.

  2004年3月22日,意气风发的3721公司总裁周鸿祎正式成为雅虎中国总裁,但此时的雅虎中国只有雅虎品牌这一张皮了,其他一切都得重新开始.但首先摆在眼前的问题是,钱!

  雅虎在中国发展一直没有战略方向,是要长远发展还是立刻盈利,雅虎总部一时也没有给出答案.杨致远对此总结认为,要把落后的5年时间赶上,靠自身积累速度太慢了,永远跟不上对手的步伐.而要跨越式发展,就需要总部进行大量投入.雅虎高层陷入了投与不投的矛盾之间.

  在雅虎的周鸿祎时代,这种矛盾体现得尤为突出.在周鸿祎看来,雅虎在国外很强的搜索业务在国内根本不入流,将1.2亿美元中的另一半投资和1年的业绩挂钩,自己的压力可想而知;而在雅虎总部看来,如果一次性太多投入,那么无法通过盈利要求约束和激励周鸿祎.按照原雅虎中国副总裁齐向东的理解,雅虎甚至有可能故意设置障碍阻止周鸿祎完成利润指标的完成,从而降低收购3721的成本.

“别把村长不当干部”

  履新后的周鸿祎豪情万丈,他说:“雅虎中国要做世界最好的搜索!我们的竞争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Google.”

  然而,不仅总部投入不够,而且雅虎中国内部的发展也远远赶不上外部网络业界发展的速度.迫不得已,把自己原来200人的团队带过来后,周鸿祎上任伊始就对雅虎中国大刀阔斧实施改革,他抛出了三大计划——推动中文上网的国际化、实现雅虎搜索技术(YST)的本地化、推动雅虎电邮在中国取得与之相匹配的优势地位.

  此后,雅虎中国开始在电子商务、即时通讯、搜索、邮箱领域重拳出击.6月8日,雅虎中国推出新版即时通讯软件“雅虎通6.0中文版”.6月21日,雅虎中国独立的专门搜索网站“一搜网”上线.7月26日,雅虎中国率先把免费邮箱扩容至1G.

  周鸿祎开始强调专注,他砍去了一些雅虎在内容上不擅长的频道,面向城市白领主推房产、汽车、娱乐、体育等内容.周鸿祎并不理会雅虎总部坚持做门户的想法,只将有限的资源聚焦在邮件和搜索上,这种激烈的态度让他赢得了“雅虎野蛮人”的外号.正是周鸿祎和雅虎总部对发展方向看法的不一致,为双方形成猜忌埋下隐患.

  在两家公司高层之间嫌隙初现的时候,底层员工之间也并不坦然.当时有说法是,与其说是雅虎中国收购3721,不如说是近200人的3721接收了50人左右的雅虎中国.并且,是雅虎中国员工从华润大厦搬到3721所在的和乔大厦.

  因为业绩压力太大,周鸿祎顾不上谁收购谁的谣言之争,他知道并购失败的原因往往发端于企业文化融合的失败,因此周鸿祎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他开始实施“奋进、向前奔跑、快速行动”的创业文化来清洗雅虎中国固有的跨国公司式官僚气息.“不认同理念不如趁早离开!”强悍的周鸿祎认为公司应该更依靠文化来凝聚人,而不是通过完善的制度来约束人.

  为了迅速将原3721团队与原雅虎中国团队合兵一处,周鸿祎耗巨资将双方员工全部拉到海南三亚做了一周的团队活动.为了能和员工推心置腹,活动之中的周鸿祎采用了最有“中国特色”的做法——和原雅虎的员工一起喝酒.“这可不是绅士一般的浅啜,而是'不醉不归'地喝.”他回忆说.结果,周自己喝醉后掉进游泳池磕掉了两颗门牙.

  周鸿祎采取的上述措施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04年雅虎中国扭亏为盈,营业收入为4000万美元,利润为1000万美元.周鸿祎的努力令行业人士重新审视雅虎这个网络巨头在中国的影响.用周的话说就是“别把村长不当干部!”

  一切都似乎表明,雅虎中国已经开始走上正轨,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但是在这些暂时的成绩背后,周鸿祎与雅虎总部矛盾逐渐激化.

注定失败的结合

  在周式雅虎的第1年,雅虎总部对周鸿祎是大力支持,对于周的“野蛮做法”,杨致远采取了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

  比如,周鸿祎对于不支持自己的雅虎中国财务、人事、法律的高层主管十分不满,直接要求雅虎总部撤换,杨致远同意了.在没有耐心等到总部回复后,周鸿祎决定不在雅虎中国的页面上强化搜索,而是推出专门的门户搜索“一搜”.由于没有得到总部的同意,周鸿祎从3721,而非雅虎中国拨款进行“一搜”的前期建设.雅虎也默许了,但周鸿祎认为雅虎总部管得还是太死.

  “我们进入雅虎之后就成了他的雇员,进入了官僚体系,往上有十几层,我这就是基层,根本没办法跟他平等对话,更不用谈什么战略.我的任务就是每个季度完成他给的指标,一搜、1G邮箱全是我们自发做的,出于创业者的热情,先斩后奏.人员上从 200多人发展到600多人,用的全是3721的资源.”周鸿祎对《IT时代周刊》抱怨说.

  雅虎之所以支持周的“野蛮做法”,主要是雅虎中国在2004年的业绩达到了要求.不过这些成绩在得到总部认可的同时,杨致远又对雅虎中国在2005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搜索要超过百度成为市场第一,而邮箱的用户也要得到大规模增长.

  雅虎总部在作出上述安排的同时却不向中方提供任何资金支持,这意味着完成业务新的增长必须用雅虎中国自身盈利来做支撑,周鸿祎肯定不同意这样的安排,他强烈要求雅虎总部大幅度增加投资预算.对中国发展战略摇摆不定的杨致远无法答应周鸿祎的要求,双方的矛盾随着雅虎财政年度预算开始慢慢公开化.

  雅虎每年的财政预算都在上一年的6、7月份开始编制,周鸿祎发现新财年预算并没有对中国市场有什么资金投入.他当时并没有太过于激动,因为预算最终要在 12月份才能正式确定.但事实是,在2004年7月份,雅虎中国在推出1G邮箱后再也没有什么大的动作,时间点和财政预算时间不谋而合.周鸿祎开始观望,此时他还抱着希望.

  到了12月份,这个预算似乎并没有什么改变的迹象.2005年初,周开始和雅虎进行了一系列的谈判.周鸿祎透露,在谈判过程中,他提了两个方案:收购金额不变,长线的邮箱和搜索业务再拨一笔额外的费用;或者双方都退一步,协议提前结束,最后支付的金额不按照当初设定的利润收入目标来确定,而是直接确定一个比原定收购价格低的金额,但雅虎总部都不同意.

  后来,雅虎总部也给周鸿祎提了一个方案,请周鸿祎和他的团队留下,以收购金额原价为标准支付周鸿祎所属股权应得,但周不要干预雅虎收购其他股东股权的应付款.这次轮到周鸿祎不同意了.

  激烈的谈判一直持续了5个月.据一位当时的雅虎中国员工回忆,一次周鸿祎在越洋电话里同总部吵得很凶,挂了电话后,扔东西将自己办公室的玻璃砸得粉碎.双方的互不相让使得雅虎中国的业务受到极大影响.2005年上半年,雅虎中国的业务几乎停滞,管理团队只顾安排自己的事情,甚至集体出游,员工也人心惶惶.

  周鸿祎的要求也并不算过分,杨致远等雅虎高层经过激烈的争论后,董事会还是认同需要将长远发展作为雅虎中国的发展目标,并在1.2亿美元的基础上再拨款500万美元用作投资.但此时已经是2005年的5月,中国的网络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如盛大突然成为新浪的最大股东,网易也悄悄地加强内容建设——这些对雅虎来说,都是不大不小的外部威胁.

  500万美元对雅虎想要达到的目标来说远远不够,以至于有业内人士戏称,“现在网络界的收购都是千万美元级别,雅虎的钱不能买下任何公司,只能自己发展,而自己积累的速度显然又太慢了.”

  争论最后的结果是周鸿祎宣布离职,收购协议提前结束,雅虎前后共支付给3721股东9000万美元,3721归属雅虎中国.雅虎中国区总裁周鸿祎正式确认自己于8月31日离开雅虎中国.

  一段看似走上正轨的雅虎中国,因为总部高层在投资上的畏首畏尾,大好前程就白白浪费了.而此时新浪、搜狐和网易等门户网站在网络增值业务中赚得盆满钵满.

第三章 危机重重的马云时代

  虽然杨致远不愿意承认,但是雅虎在中国的接连失败令他放弃了单干或者收购的办法.他采取了最彻底的办法,完全把雅虎中国交给别人打理,他最终确定的人选是马云.据说杨致远开始最看好的是新浪公司,但是盛大公司恶意收购新浪的现实令他只好放弃新浪.

  马云和杨致远相交已久.在国富通的时候,马云就做了雅虎在中国的广告代理.那个时候,雅虎想进入中国,杨致远欲邀马云做雅虎中国的掌门,但被婉拒.几年之后,当马云带领阿里巴巴在中国市场打败电子商务世界巨头eBay,此时正在全球和eBay竞争的杨致远想起了他.
不知道谁收购谁的合作

  2005年4月,杨致远回复马云6年前的一封邮件说,“阿里巴巴和淘宝做得很好,有机会想跟你谈谈互联网的走势.”3个月内,在双方共同的投资人软银孙正义的撮合下,双方最终达成了共识.

  2005年8月11日,雅虎宣布计划用总计6.4亿美元现金、雅虎中国业务以及从软银购得的淘宝股份,交换阿里巴巴40%普通股(完全摊薄).其中雅虎首次支付现金2.5亿美元收购阿里巴巴2.016亿股普通股,另外3.9亿美元将在交易完成末期有条件支付.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雅虎将斥3.6亿美元从软银公司手中收购对方持有的淘宝股份,并把这部分股份转让给阿里巴巴管理层,从而使淘宝网将成为阿里巴巴的全资子公司.

  在此次并入阿里巴巴的资产里,还包括了雅虎与新浪合资的“一拍”在线拍卖业务(www.1pai.com.cn)中雅虎的股权.而在周鸿祎时期,一拍网是和雅虎中国同级的.

  和雅虎收购3721引发的混乱一样,业界仍然未搞清楚究竟是谁收购谁.当时媒体对事件的报道呈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美国权威商业杂志《福布斯》称,雅虎并购一家中国本土互联网企业30%股份,价值10亿美元;国内媒体则说,一家中国企业鲸吞了雅虎中国的资产,并得到雅虎10亿美元的陪嫁.“这不过是雅虎的一次战略性合作,合作方式比较独特而已.”杨致远巧妙地回避了“谁并购谁”的问题.
一向以大嘴著称的马云自己更是夸张,甚至对媒体说杨致远是董事,他是董事长,所以他是杨致远的老板.

一切为了老大

  中国市场上90%的收购兼并是失败的,马云坦言自己不想成为其中的一员,但阿里巴巴和雅虎的整合难度相当大,大大超过马云想象的程度.

  “我接手的时候雅虎中国已经很危险了,已经被抽空了,随时会倒掉.”马云打了个比方说,雅虎中国就像是一个重病的病人,需要推上手术台做大手术,而他是主治医生.马云说,“雅巴合作”不仅是2个公司的整合,而是7个公司的文化整合.这7种文化分属:原雅虎中国、原3721、一拍网、一搜网、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

  为了“示好”原雅虎中国的员工,马云把他们全部请到杭州,给大家立下军令状:不谈业务,只要“感情”.整个活动策划非常复杂,阿里巴巴为此开了专门的讨论会,甚至讨论雅虎中国员工从北京赶到杭州时,接待他们的早餐是包子还是面包.

  2个月后,马云宣布整合第一阶段结束.新阿里巴巴帝国里,旗下4个公司各扮演不同的角色.马云描绘说,老大是阿里巴巴.当初为了防止eBay进入老大的 B2B领域来抢地盘,就搞了老二“淘宝”;为了解决支付手段和市场诚信,就做了老三“支付宝”;后来发现老大还需要一个得力帮手,就找了雅虎中国做搜索.而目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老大.

变来变去的脸

  作为阿里巴巴的子公司,雅虎中国几乎完全失去了雅虎的味道.

  马云执掌雅虎中国后,雅虎中国开始反复调整主页,成为一张变来变去的脸.与被束缚了手脚的周鸿祎相比,马云可谓大权独揽,一切都可以自己作出决断,但这没有约束的权力似乎对雅虎中国没有什么好处.

  刚开始,马云说“雅虎就是搜索,搜索就是雅虎”,2005年11月9日,雅虎摒弃了门户概念,把首页变成与Google很像的搜索栏.与此同时,马云对雅虎中国进行了大刀阔斧式的改革,停止无线、广告等盈利业务,甚至连仅创立1年既实现盈利的“一搜”也被宣布强制叫停.

  在业内人士看来,马云采取了强硬的“融化”政策,全面消除周鸿祎留下的各种痕迹,包括域名在内的几乎所有3721品牌都被阿里巴巴取缔或者冷藏.

  据刚离职的一位雅虎员工介绍,当时网络广告和无线业务每月都分别有几百万元的收入,马云此举给雅虎中国带来不小损失.有报道称负责无线业务的团队已经全部投入到奇虎.周鸿祎对此戏言要感谢马云源源不断将优秀的人才向奇虎输送.

  接着,马云开始投入巨资进行雅虎搜索的宣传推广.雅虎中国先是以80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夺取了CCTV新闻联播后5秒广告的播放权,没过多久又斥资 3000万元人民币邀请冯小刚、陈凯歌、张纪中三位当红导演为其拍摄广告片,之后又在全国范围内为广告片寻找主角“雅虎搜星”.但雅虎中国在烧玩钱后悲哀地发现,搜索用户并没有从百度和Google投向雅虎阵营.巨额的广告宣传并未吸引到足够的用户.
  或许马云的做法已经超过了美国总部的容忍程度,2006年2月,马云飞往美国硅谷.未经证实的消息称,当时杨致远对马云下达的第一条指示是,立刻把改掉的雅虎中国首页恢复过来.之后要求马云恢复被砍掉的盈利部门.事实是,3月31日,雅虎中国再次以门户页面出现在中国的广大网民面前.不久,马云把冰封的3721网络实名也重新开放,不再意气用事.

  既使如此,马云并没有把雅虎中国门户的人气做起来.8月15日,雅虎中国在和奇虎的口水仗期间又宣布改版,媒体戏称这个页面几乎创造了国内网站首页大调整的纪录.从庞杂的门户到简捷的搜索数次变身,此次又提出“搜索”加“编辑”的复杂概念;同时,雅虎还发布了一个几乎跟百度一模一样的搜索页面.
  马云解释说:“雅虎在中国什么时候不像雅虎就成功了.”

马云也水土不服?

  2006年8月9日下午,在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接近一年之际,马云首次以独特的“马氏幽默”对外承认了“雅巴合作”并不成功.在2006哈佛 AUSCR中美学生领袖峰会上,马云说:“阿里巴巴同雅虎的合作并不算成功.我现在的心情就如同一个一直想结婚的人,明天就要举行婚礼了,今天晚上他却不想结了.”

  很多人认为雅虎中国失败在整合上.1年来,雅虎中国在整合方面并不是非常成功,人才、文化、技术这三个层面没有一个是不欠缺的.比如,让阿里巴巴人事总监邓康明负责原3721的网络实名销售,用外行管内行.阿里巴巴一直采用直销的销售模式,而3721网络实名销售则通过渠道做得十分出色.在整合过程中,阿里巴巴方面就曾经放出风说要统一销售模式,虽然后来没有做成,但还是导致一些分销商倒戈.

  此外,据一位刚刚从雅虎离职的中国员工介绍,雅虎中国高层任人唯亲的现象相当严重.安排自己人,排挤不听话的,不以业务好坏作衡量.在田的“感召下”,下面的人也拉帮结派,大搞裙带关系,因此她选择离开.

  除了整合的不利导致大量人员离职之外,雅虎中国和外部的合作也不尽人意.

  2006年8月2日,由于合同到期,雅虎中国结束了与微软的合作关系.从此之后,微软的IE浏览器中再也无法通过输入中文名称进入指定网站.不幸的是,微软在继IE7.0支持CN中文域名的网络直达后,未来还将从Windows的平台层面全面支持中文网络实名.这对于通过中文网络实名获益的雅虎中国来说是另一个打击.而在年初的搜索渠道大会上,马云还曾信誓旦旦地保证一定会跟微软把合作谈下去.

  继微软与雅虎中国结束合作后,中国电信也结束了与雅虎合作.据了解,微软、中国电信这些合作伙伴都是周鸿祎执掌雅虎时所建立,已经有雅虎的代理商表示终止合作后对流量和市场份额的担忧.

  “雅虎强调的是搜索和门户,而阿里巴巴强调的是电子商务,很难在商业上产生协同效应.”一开始就不看好雅虎和阿里巴巴合作的王冉还是坚持他原来的观点,不管是雅虎还是阿里巴巴,战线铺得过长时,对他们的全球战略都不利,这将是两家企业面临的最大风险.而现在雅巴合作后,软银套现退出的同时,为阿里巴巴引入一个强有力的股东,马云手脚将受到束缚.

  而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雅虎员工眼里,马云现在也是明显水土不服.阿里巴巴是在杭州温室里长出的花朵,根本没有像北京等地的互联网公司那样经历过腥风血雨的竞争,阿里巴巴在中国市场从小到大基本没有遇到什么大的竞争对手,所以有时间让你改正错误,但别人不会给雅虎中国时间.

  9月9日,当着杨致远的面,马云坦诚它对雅虎中国发展方向的迷茫.“如果说自己已经完全想清楚,那是在说谎.”不过他表示,他认为雅虎必须要有创新,不是传统的门户,也不是纯粹的搜索,至于具体是什么,还要看发展.按照马云为雅虎中国制定的3年整合目标,第1年是“求存”,第2年健康运营,第3年则发展强劲.“去年是最艰难的一年……我们计划用三年时间让雅虎中国重返第一梯队.”

雅虎还要付出多少代价

  马云的表态已经表现出马云时代的雅虎中国前途同样不容乐观,但杨致远只能看在眼里,忧在心头,马云已经把话挑明,杨致远对雅虎中国不具实质影响力.“雅虎中国就像是一个重病的病人,需要推上手术台做大手术,而我才是主治医生,具有最高的决策权,其他人只能给建议,而不能提要求.雅虎中国与雅虎美国之间没有任何报告的关系.所以即使是杨致远,合理的建议我会听,我认为不合理的他说一万句也没用.”

  面对强人马云,不知道杨致远是否又在为雅虎中国的前途黯然神伤——自己是否又要再次面临选择呢?还留在中国市场甚至还是退出呢?

  对此,王冉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杨致远已经在选择退出中国市场了,作为股东他只关心马云的业绩.”

  由于中国对内容的监管政策,雅虎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很难在门户上有所作为.而对搜索和电子商务市场,互联网巨头最好的选择就是等到市场成熟后,再通过收购等手段介入.不过,那样会付出更多的代价.

  回看雅虎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无论是自力更生、收购本土团队还是把业务交给本土团队经营,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都已失败.如果说开始没有中国的政策壁垒,雅虎或许会采取在中国台湾、日本的做法,收购中国本土公司直接切入中国市场,一样在大陆取得雅虎在日本、中国台湾等亚洲区域市场的老大地位.同时,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的破裂也使雅虎们在世纪之交自顾不暇,无心眷顾中国市场.

  而雅虎在中国的发展策略一直摇摆不定,到底是贪图眼前盈利还是长期发展的大方向问题一直困扰着杨致远?杨致远说:“我想每个跨国公司都有类似的这种挑战,就是到底在本土公司上投资多少,在全世界产品的推广上投资多少.”

  跨过公司层级森严、冗长低效的决策流程使本土经理人不能把中国市场的信息有效传达到总部影响决策,这些因素都导致雅虎错过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最佳时机,让新浪、搜狐、网易这样的本土公司迅速抓住历史机遇,把雅虎远远甩在后面.

  一日千里,互联网产业发展瞬息万变,对手从来不给你悔过的机会.当杨致远开始认识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时,采取借助周鸿祎领导的本土公司奋力追赶时,一错再错,雅虎却并没有把中国作为长期投资的长期市场,而是希望快速收回投资成本.战略发展方向的错误,加上雅虎和周鸿祎相互之间的不信任也使双方的合作埋下了失败的种子.但杨致远并不承认这一点:“最开始我们收购3721的时候,他们还有一些投资者,投资者要走一条路,但是我们有我们的想法,所以3721有两个不同的方向.”

  等到杨致远决心发力中国市场,付出近10亿美元的代价,把雅虎中国完全交给马云这样的本土公司打理的时候,中国互联网市场格局早已今非昔比.作为后来者,雅虎在中国互联网市场单纯依靠马云这样的土鳖,似乎有简单撩包袱之嫌.虽然杨致远一直强调和马云合作是为了在中国在将来成为领先者,但很多业内人士认为他变相退出了中国市场.

  那么,雅虎中国的前途到底在哪里呢?马云是不是另一个版本的周鸿祎?看来,雅虎如果在中国市场长期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已经不是杨致远愿不愿意的问题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